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是国家教育部和北师大进行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17年,前身为师大女附中,有着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享有盛誉。的女科学家郝诒纯(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启恒(原中科院副院长)、陆士嘉、女新闻工作者浦熙修、陈柏生、女将军聂利、女画家肖淑芳等都先后从这里毕业。全国学者、教育家马寅初、陈荩民、傅仲荪、程春台、闵嗣鹤,胡洁青等都先后在校任教。
“追求发展、追求卓越”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人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学校的教育追求。学校在历届高考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大学升学率为99%,每年重点大学上线率均在95%以上,其中考入清华、北大两校的人数约占26%以上,每年向十余所大学保送优秀生10余名。
执着的事业追求,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传统,使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承担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或学科教育著作近百本,有较大的影响。撰写论文千余篇,其中数百余篇发表在全国或市级刊物上。
学校重视体育卫生工作,是北京市女排高水平运动队和田径传统校。学校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构建了“必修+专修”的体育教学模式。多次被评为传统项目先进校和全国卫生保健先进校。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培养人才新模式,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又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积极搭设培养国际性人才平台。十几年来,先后共有几百名教师、几百名学生到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进行考察、进修,并与美国、德国等学校建立互访交流关系。学校多次被评为西城区外事先进单位。近几年来学校有大量学生升入世界知名大学深造。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已经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发展要求,使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的、充分的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和教育追求。注重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特色。注重品德培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认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学校的校训是:“诚信、严谨、求是、拓新”。
实验中学分设高中(本部)、初中(分校)。本部占地面积35359.26平方米,建筑面积51667.7平方米,运动场(馆)面积120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约几万种,约十几万册,有两个电子阅览室,可供110人同时上网阅览,电子图书千余种;期刊百余种,报纸几十种。分校建筑面积29930平方米,于2007年8月竣工,是融合“科技、人文、绿色”理念于其中的新型现代建筑。
90年发展历程,学校取得成绩显著。先后评为北京市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活动示范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外事先进学校、健康促进金牌校、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卫生保健先进校和传统项目(排球)先进校、中国游泳协会北师大游泳运动学校、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网络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师资团队概况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师资介绍
全体师生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际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实验中学国际部秉承本校“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学科基础、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并支持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国际高中招生详情
一、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验背景
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是北师大实验中学立足于国内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形势的发展、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示精神,积极主动探索高端国际型人才培模式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校一直注重“建设面向世界的学校”和“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在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吸收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引进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形成校本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素质中国人奠定基础。自2001年起,学校多名毕业生被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加拿大多伦多、英国剑桥等国外知名大学录取。从2010年开始,我校取得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班提前招生资格,从高一开始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国际型人才培养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学校为此成立专业攻关队伍,从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开展全新的育人模式探索。国际型人才培养与国内人才培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项目攻关组坚持“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做精规定动作,做亮自选动作”的总体指导原则,兼顾学校教育理念与学生升学现实背景,既保持传统优势,又体现培养特色,积极、稳妥、有效的推进各方面的工作。
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验内容
1.培养目标
依据实验中学“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整体培养目标,立足于实验中学现有的教育教学人力资源、学科优势及学科特色、学生优势及学习特点、既往出国学生的成功经验的启示,实验中学国际班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坚实学科基础以及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高端优秀高中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指导国际班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坚持走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之路的基本衡量尺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塑造实验中学毕业生鲜明的文化身份和人文素养,是适应跨文化交流、提升国际理解能力的基本保障;坚实的学科基础既保持了实验中学毕业生的学科优势,培育了学科素养,也是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有效保障;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是提升实验中学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2. 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
教学计划与课程建设是确保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管理保障。国际型人才培养,首先是抓好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计划和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做重点突破。在积累既往教学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各学科组积极配合,密切结合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了较为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国际型人才培养三年教学计划强调梯级推进,稳中有升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上兼顾国际型人才培养的主观教育追求和标准化考试的客观教学现实;在教学方式上稳步推进分层教学、导师制、选课制等方面的探索。国际班教学计划已经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固化下来,指导全体师生的教学实践行为;学校将根据国际教育形势和教育对象结构的变化积极、稳妥、主动地持续改进现行教学计划。
同时依据现行教学计划,学校以学科组为龙头,大力推进国际班校本课程建设,目前四个学科组共开发出约500万字的国际教育校本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逐年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形成了富有实验中学校本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架构。
3.课程实施
学科队伍建设是落实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保障。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坚实学科基础以及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的高端优秀毕业生,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责任心强、团结合作、术业有专攻的创新型攻关队伍。依据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成立了人文与社会学科组、数学学科组、英语学科组、科学学科组等四个学科攻关组以及学生活动指导小组和学生升学指导小组两个学生成长指导小组;确定了以学科组为龙头、兼顾教育理念和教学现实、全面但各有侧重的工作推进机制。
4.近几年的录取结果分享
实验中学国际部近几年培养成果丰硕,优秀学子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达特茅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等世界学府录取。
2012年国际部录取结果统计(共72人)
2014年国际部录取结果统计(共164人)
5.招生录取
(1)招生人数:计划内60人
(2)招生录取办法:根据选拔和中考成绩确定录取名单。选拔综合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语言与思维突出表现”两个方面进行。
综合素质评价:参照学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
语言与思维表现:参照学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和数学学习表现,包括阅读、思维、表达等三个 方 面中某个方面表现突出。
(3)具体标准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制定。
(4)时间安排:
报名:7月4日全天、7月5日上午
加试:7月5日、7月6日
录取: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