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双语”学成“双外语”,可能是北上广深中产家长最大的噩梦之一。从出生就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给孩子学英语,结果十几年外教、双语学校培养下来,少说也烧了几百万,本来希望孩子能提笔写小篆、张口伦敦腔,孩子却中英文都不过关,英语方面到了初中还在读小屁孩日记;中文方面传统文化内容一概不懂,更别说将来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
#01 双语教育的“四大迷信”
中国双语教育的起步应该是1990s年代末开始的。从那时起,双语教育市场上就开始流行四个“迷信”。它们其实有对有错,但是流行起初都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明和理论支撑,只是经验假说,所以这里姑且称为“迷信”。
第一:双语的学习时间越多越好。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从古人对于学习的经验得出的(Antient experiential evidence),。
第二:双语开始学得越早越好,这是从当代人的经验得出的(Contemporary experiential evidence)。
第三:掌握双语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智商)。这是从一些个人的偶然性经验来的(Anecdotal evidence)。
第四:双语学习不会损害母语。举个当前的例子,就是双语学校的孩子,中文不会落后于自己的年龄。这个更多的是双语教育界的一种“假说”,当时并没有任何有效的证据支撑。
从1990s年代到现在,针对双语学习,科学家已经做过了大量的脑神经科学研究,特别是fMRI技术的应用,积累了大量实验数据,帮助我们大致确定了人类使用语言时,大脑神经网络的整个活动过程,以上这四个“迷信”从而也就得以解决了。
我最近读了一篇综合了很多前沿文献的论文<The Margins of the Language Network in the Brain>,发现这四个“迷信”里面,前三个的回答是“Yes”,最后一个的回答则是不确定的。
#02 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双语人”真的比普通人聪明
大脑皮层有160-200亿个神经元,这里管理着人的所有意识和思维潜意识活动。语言的过程是在大脑四个主要分区里的两个——颞叶和额叶里面完成的。
而且,现在的实验证明,不管是第一语言(母语)还是第二语言,使用的其实都是“同一块大脑”——大脑里面同样的分区。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语言尽管不同,但它们代表的语义集合大致相同,都是人生命活动的内容。而且把话说出去,也都是同样的那些面部肌肉在活动,所以完全可以共用大脑分区。如果必须分出两个区来管两个语言,那些掌握十几种语言的人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脑量来支撑了。
大脑在说双语时的“切换”能力,也已经被脑科学家定位到了一块特定的区域——间脑部分的边缘系统来完成,具体地说是纹状体的尾核(caudate)。这种切换过程是一种习惯,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习惯了就好,可以不加入意识支。所以,很多人都能够练成同声翻译。
但是Caudate有一个问题——脑量极少,反复切换很快会导致疲劳,所以同声翻译一般要有两个人一起做,要不断地互相替换才行。
但是!那些真正的“双母语娃”——比如父母说不同的语言,两种语言都能掌握到母语程度的人,就不需要Caudate做高频替换,只需要在大脑负责语言的分区同时储备(学习)好两种语言的逻辑就够了。
大脑的这个“神奇功能”——用同一个分区说两种语言,其实是人脑可塑性(plasticity)的体现。也就是同一个脑区可以炼成好几种不同的功能。
人脑可塑性体现了大脑的巨大潜力,医学上有不少很极端的例子,比如失掉了大部分大脑的人甚至还能基本上完成所有的大脑功能。而正常人如果给自己的大脑增加可塑性,就相当于虽然没有让脑神经元增加(脑神经元是不可再生的,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固定了),但可以增加神经树突(可再生,成年后也一直在增长和减少)的数量。
举个我们都知道的例子,左右手都能独立工作的“双巧手”就比单手左、右撇子的大脑可塑性高。而掌握了双语的大脑,可塑性也高于只懂得一种语言的大脑。
可塑性是一种习惯,有这个习惯的大脑,具有多线程思维能力和更高的创造性。同时,这样的大脑还有成熟快、衰老慢和抗劳损的优势。这就是双语人整体上认知能力要高于普通人的原因。
#03 理想的双语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该怎样做?
既然两种语言是同一块大脑来学习的,对应的语义集合也基本一致,那么理想的双语教育就应该是:保持两种语言的同步学习。
同步,指的是口头、文学、学术这三个层次上,都要同步。中国目前的双语教育,就是在“同步”上出了问题。
在学母语时,这三个层次都是在小初高按部就班完成的。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孩子要把口头语言练好,小学初中阶段,要把文学语言练好,到了初高中,就要练学术语言了。
如果第二语言教育的过程也是这样,每个阶段都能对标该语言母语地区的同年级的母语教学内容,那两种语言之间就是无差距的,或者差距极小。
可惜的是,中国的双语教育并不是这样的理想状态。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口语到了初中才基本完成,进入高中必须应对美本升学,就只有时间应付学术语言了。这样的结果是,高中毕业时,第二语言除了口语和母语水平基本无差距,学术语言和文学语言都保持很大差距。
在优秀学生和比较优质的双语教育中,又是另外一种较好的情况,就是在高中阶段加入了相当于第二语言母语地区的内容,用一种激进的模式快速将学术语言补起来。这样,学生到了高中毕业时,在第二语言的学术语言上已经可以和母语地区的学生匹敌了。
但是由于大量时间都用在学科学习上,就没有时间补足文学语言的差距了。结果就是,虽然中国的双语高中有很多学科优秀的孩子可以写出很好的英文研究报告,但他们写出的大学申请文书,往往都让人不敢恭维。
这是因为,申请文书是接近文学语言的narrative(叙述性)文字,和他们习惯的学术语言(descriptive,reflective,描述性和反思性)的文字是很不同的。
大家可以看出来,中国孩子双语差距的最大难点,是没有安排足够内容的文学语言学习,造成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文学层次上的同步难、差距大。
这一方面是初中以前的教育体制的现实造成的。开始得晚、教得慢、自然形成差距。另一方面也缺乏教师人才。
“学术语言”层次中国不缺人才,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大量中国人熟练掌握英语,而且学科的概念是共同的,学科知识承担了中、英文之间之间的桥梁,懂了学科,就自然懂了这一学科的中文和英文。
但文学不一样,它的概念不独立于语言,而是直接存在于自己属于的语言中。学英语文学只能用英文学,学汉语文学只能用中文学。没有自然桥梁,中、英文可以同质量自由切换的文学老师数量就少了很多。
#04 不同年龄的中国孩子该怎么解决双语“不同步”?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把前面提到的四个“迷信”做一个了结了。
第一,双语学习,肯定是时间越多越好,但这并不是个必要条件。如果有能力在内容上做精选的话,其实是可以省却很多学习时间的。
我自己在教学生SAT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给学生们整理了课前泛读资料,我叫它“马桶文”,都是从英语的优秀文字中精选出来的片段,可以说包含了英语的“语言基因”,优秀英语作者的语言都带有这些基因,学习它就能快速充实学生的语言库。
如果在睡前花个20-30分钟泛读(不是精读)马桶文,1-3个月时间就可以读完,这样,英语母语的学生通过十几年英语学习才能达到的阅读基础,九年级以上中国孩子3个月内就能完成,还不用老师教。
第二,双语学习确实越早越好。因为母语就是从一生下来就开始的,第二语言要想保持和母语无差距或小差距的学习进度,确实越早越好。开始得晚了,起步差距就会拉大,就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第三,双语会提高认知能力,这也是肯定的。因为双语可以提高大脑“可塑性”。
第四,双语学习的孩子,母语会受到损害吗?如果“不同步”,第二语言确实可能损害母语。
一个人思维的成熟度是由他思考时的语言决定的。如果外语大大落后于他的年龄,大脑中就会存在两种不同成熟度的思维能力,比如,孩子已经十几岁了,每天还要花4、5小时的时间用幼小程度的英语来思考,必然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避免这个损害,就要尽量保持双语的同步,这个同步是两种语言在概念和逻辑上的同步,不是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数量的同步。
那么,不同年龄的孩子该怎么解决双语学习的问题呢?
对于刚开始学双语的低龄孩子,要尽量做到“同步”,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比如孩子如果在家里没有双语环境,家长就可以用网络视频资料或者购买视频资料,把美国适合同龄孩子的资料给孩子看。小学阶段,一个学期读1-3本合适孩子年级阅读的英文书即可。最好能配有声、影资料。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如果想尽快补足英文或中文的差距,做到中英文同步,就要突出一个“兴趣”。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就是他在劣势语言上的“亲和基”,有了亲和基,补语言就好切入了。
我在美国就见过喜欢听笑话的孩子,通过讲笑话学中文,喜欢动漫的孩子,通过看动漫学日语,也有喜欢音乐的孩子,通过学唱英文歌学英语的。
如果孩子喜欢游戏,家长也可以了解一下游戏,找一些相应语言的内容、视频给他。喜欢体育运动的,让他学会用中文解说他的项目。
至于学科英语,尤其是数学这样的科目,国内的孩子我还是建议以中文为主,这样思维效率比较高。可以参考同年级美国或英国孩子的课本,随他们课程进度选篇来阅读。
这些年来,我见过不少学双语安排得不好的孩子,老实说,这样的孩子有可能其中一种语言学不好,但是我没见过两种该语言真的都没学好的例子(家长对双语要求都特别高的,我们这里先不讨论)。
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以某种语言作为常用语言去掌握,能被损害的是另一种语言。要双语兼顾,就要外力帮助他们保持双语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