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道尔顿学院学子的北大第一课

来源: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道尔顿 2022-03-29 59个人阅读

焦点间的梦幻联动

大家早上中午晚上好!我是北大附中领航计划中选修北京大学《中东地区的国家关系》课程的Laura。目前,我已经在北京大学上了两节课,以下是我的亲身体验。

北大初印象

2月24日下午,我从海淀黄庄站坐了两站地铁来到北大东门前。扫脸,进门。第一次感觉到进北大也可以这么轻松,扫脸机器还对我嘟囔了一句“谢谢”。我瞟了一眼时间:15:45,离上课时间 18:30 还远得很,于是我决定先确定上课的位置,有多余时间就再闲逛一番。

“二教109”,导航告诉我到了,可我四处张望不见这个第二教学楼,就地询问才发现第二教学楼也叫“李兆基楼”,正是我脚下台阶引向的建筑。很快,跟着楼内平面图,我就找到了109教室的门,向里张望看到的是在上课的老式阶梯教室。

利用上课前的这段空档,我在“李兆基楼”附近转了转,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内的快餐车、稳重的建筑和清澈的天空。路上的人大多急匆匆地骑着电动车、自行车从我身边飞快地经过,尽是些青年人面孔。北大果然是这副忙碌又充满朝气的模样。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道尔顿学院学子的北大第一课

靠左侧倒数第二排视野里的109阶梯教室,上课前我在看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北大第一课

第一节课的内容并不难,大概是对这门课必备背景知识的介绍。虽然知识性的内容并不难,甚至于可以说是随意搜索就能获得的常识,但结合教授的讲解,那些枯燥的关键词就变得鲜活了。

比如,讲到伊斯兰教的仪式时,教授提到了很多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展示朝觐图片,指出了穆斯林具有凝聚力这一宗教文化特征。再比如,谈到中东地区语言时,调侃当地人语言有也“土话”和“普通话”之分。教授给我一种既有过硬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大量亲身经历作为补充的感觉。课堂氛围也很轻松融洽,偶尔遇到笑点也有全场哄笑的情况。

第一节我的电子笔记

第一节课我就在课堂上遇到了不少“人才”。有学生在上课前用阿拉伯语互相“加密通话”,还有当我还在犹豫怎么形容“伊斯兰国家”时,就已经果断地整理出“宗教、政治范围”的“卷神”学姐(这个学姐第一节课坐在我斜前方,我时不时对着她电脑里的笔记修正、补充一下我的记录)。

PKU · 上课体验

第二课

由于第一节课我拿到了课程大纲,第二节课前我照着提纲的小标题疯狂查阅了不少资料,主要是怕两个小时的课密度太大跟不上节奏。结果!就是因为准备得用力过猛——上课讲的我基本上没有不知道的。即便这样,我也很庆幸我提前学了点东西,不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塞进那么多知识头都要裂了。

第二节课讲的是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一些问题。在我看来,这种主题从大范围讲可以讲得很简单,不外乎几轮相关联的争端的起因、经过、结果。但同时往细了讨论,又能带出一些没有尽头的细小争议。虽然我查阅资料时整理下来的东西和上课提及的内容覆盖面基本一致,但在听完那堂课之后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格化国与国之间的互动。这大概可以解释为,在我自己理解的过程中,我将“国家”的概念用“个人”的方式简化了,从而方便理解冲突和矛盾的原因。诚然,这种方法在快速串通长段历史时是十分有效的,可是问题就出在这种理解方式会过分平面化以“国家”这个复杂的单位做出决定、处理争端时考虑问题的多面性。这就导致,我在第一轮自己查资料的时候没能考虑到更多潜在的可能性与转折点。我这样的错误在课堂上经过教授对某些国家经济、历史、宗教、外交等多个层面的分析之后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差点沦为传统意义上思维简单的网络“喷子”,我心有余悸。)

我独特的箭头笔记,黑字是提前自学留下的概括,铅笔字是上课的补充

另外,结合第二节课的内容倾向,以及之后课程的提纲作为预告,不难推断出这门课将和我在道尔顿学院所上的特色课程Jordan and Global Refugee Crisis(中东难民危机)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出现大量“梦幻联动”。当然,我报这门课就是抱着这个期待去的。本质上,这两门课讨论的是相似问题的不同角度,北大的《中东地区的国家关系》探讨的是地区和国际层面的互动,而道尔顿学院的Jordan and Global Refugee Crisis 侧重分析组成国家中个人的现实生存问题。所以,在前者的知识里,我能靠人民生活状况补全对“结果”的理解;在后者的课上,我又能用大国之间的历史背景、利益关系、国际地位作为基础,理解人们的境遇和选择。总而言之,相信这个“梦幻联动”能帮我更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结语

我从教室出来,到“李兆基楼”外面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冷风默默地吹着,原先在教室里高度紧张的大脑随着凉快的空气放松下来了。路上依旧是步伐匆匆而直奔目的地的北大学生,真是充实极了。

最后,感谢道尔顿学院提供的去北京大学上课的宝贵机会,希望我能好好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