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小学数学当下最热门的话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做出了巨大改变,并结合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022年4月25 — 27日,浙江育英教育集团下属的四所小学共90余位数学教师联合开展了一次富有实效的线上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四下《三角形》和三下《面积》两个内容为研究课题。
磨课与上课
前期,杭州市育海外国语学校、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四所学校在各校团队卷入式的备课磨课之后,各派一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录像。
杭州市育海外国语学校
邓招徒老师执教《三角形三边关系》
课前邓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关于三角形的认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抽象出来。针对前测的情况,课堂上邓老师先从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生成问题“围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接着给出5厘米、11厘米两根小棒,放手让学生寻找第三根小棒。在大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完善认识—总结概括—推广运用、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最后在思辨说理中掌握知识的本质。
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黄贤君老师执教《三角形分类》
课始黄老师从三角形的概念入手,以分类的方式强化三角形的概念。接着以分出的三角形为整节课的素材,放手让学生探索,依据不同的标准分出的四种不同的分法。再通过观察对比,引导发现,达成共识,最终归纳出两类分类标准“按边分、按角分”。课堂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始终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科学建构。
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居晓红老师执教《面积》
居老师以不同工具度量同一线段,以长量长,唤醒一维长度的度量经验。巧妙地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产生面积单位的需求。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想象,形成对面积度量的感悟,内化了面积的意义。居老师在课堂关注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使学生在数学课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邵莹老师执教《面积》
从一块破了的玻璃入手,要安装这块玻璃我们需要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抛出,将已学过的周长知识与即将要学习的面积知识巧妙地串联在一起。从一维的“线”过渡到二维的“面”。以“这个面有多大?”这一问题激发学生主动用身边的物体进行“面”的度量,再到统一度量面的标准,最后提炼出测量准确便捷的方法。学生学得积极,学得生动,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说课与议课
四所学校组织数学组所有教师,在观看了四节精彩的示范课后,进行了激烈的评课。在评课过程中所有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在肯定每位老师教学优点的同时,也提出合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指出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专家点评与报告
本次活动我们请来了重量级的专家——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斯老师对育英教育的这次活动进行了肯定和赞赏,她说这次活动让她看到了“学校美好教研的样子”。这四节课聚焦一个领域,研究两个单元,四所学校共同参与,两两同课异构,持续研究,四节课都是为学生服务,人、课、团队都会得到成长。斯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基于学生立场的单元整体教学和实践”的讲座,使在线所有老师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浙江育英教育集团副总裁、特级教师朱先东校长也为老师们带来了“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化,项目化学习”讲座。朱校长主要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线、面、体”这一系统几何领域为例展开讲座。以从“盲人摸象”到“庖丁解牛”故事中阐述数学教学是从“散—浅—乱”到“整—深—序”的过程。讲座生动具体,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浙江育英教育集团教研部杜纪东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希望四所学校四个团队能抱团取暖,群策群力,投身教改,潜心教研,成为学校一支充满活力而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开创出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天地。三个多小时的教研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大家的思考步伐却没有停止,又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