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致知国际学校怎么样呢?情感教育取代无人的教育

来源:京领新国际 2022-05-16 59个人阅读

过去的2021年对整个教育行业都是令人难忘的一年,随着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影响,国际教育及整个教育行业都在经历一轮“大洗牌”。中国国际学校井喷式增长的局面或将成为历史,中国国际教育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未来他们将进入更加规范的新时期。北京致知国际学校怎么样?经过时代大浪遴选出来的学校,必定是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学校。

在教育的新时代里:

什么样的教育能够让孩子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呢?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更好地获得教育及成长呢?

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值得信任的国际教育品牌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这轮浪潮中诞生的北京致知学校给出了他们的回答。

北京致知国际学校怎么样呢?情感教育取代无人的教育

学校简介

北京致知学校坐落于朝阳区中央别墅区,地属京城国际教育核心地带。学校致力于为5-15岁的孩子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以中国国家课程为基础,创造性融合IB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运用双语言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加思维的深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发展交流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全球意识与参与能力。

致知出色的办学质量与良好的口碑不仅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更是获得了国际文凭组织的高度认可。学校在短短十五个月的时间,便通过了IBO组织严格的审核,获得了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PYP官方授权,同时刷新了北京地区学校申请IB-PYP项目认证的时间纪录。

01 从“无人的教育”到“以学生为中心”

在中国现代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一直是应试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生的厌学、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好成绩,亦或是德育工作的不灵验都表露出我们传统的教育走上了一条“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歧路。这是因为现代理性教育观虽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规范与高效,但也是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教材中心”、“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考试中心”等弊端,使得传统的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学生的丰满个性被压抑,使教育教学走向了冷漠、死板和僵化,被一些学者批判为“无人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近八成学生表示家长对自己最关注的是学习情况,远高于对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关注。家长对子女的情感世界往往很少触碰,大多采取回避、转移、贬低、缩小的方式。孩子的很多情感问题在这样的冷漠、疏远、缺乏交流的环境中被掩盖。久而久之,这样的环境便成了滋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土壤。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科学有效的情感教育亟待提上日程。

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看似已经成为历史,但仍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破而后立”,僵化的传统应试教育表面上在众多家长学子的声讨中黯然退场,而创新的、成熟的、广受认可的教育模式一直在探索建立之中。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们显示了唯理性主义教育的局限性,更加呼唤教育创新的到来。而与唯理性主义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就是情感教育。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强调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的和谐教育,即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保证个性全面发展和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使学习富有成效。而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在于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和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冲击下 ,作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国际学校率先作出实验性的探究和变革,将学校的重心重新拉回到学生的身上,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架构,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北京致知学校也是这个大浪潮中的一名弄潮儿。致知学校与众不同的两点优势分别是: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和天赋教育(Gifted Education)。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

SEL项目是美国CASEL(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组织研究提出的,北京致知学校的创校校长张晔也一直在进行这个项目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对于以往的情感教育,社会情感学习更加聚焦于学生在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情感表现。社会情感学习是指开发学生获取社会情感能力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学习环境的规划建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应对挑战、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能力。

致知学校与耶鲁大学联合,采用的是耶鲁情商中心开发的基于数据的社会情感学习方法——RULER项目。一项研究显示,在使用RULER项目的学校在一年之内将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了10%,课堂气氛改善了12%。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000所学校采用RULER项目,致知学校就是获得授权的其中之一,并且是第一所获得耶鲁情商中心RULER项目授权的中国国际学校。

在理论的实践方面,致知的所有教师都会接受SEL训练,进而让他们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中获益。在致知,每天早上都有15分钟是学生的SEL时间,在这15分钟里,老师们会带着学生一起整理情绪,帮孩子把情绪调动到为一天的学习活动的准备当中;致知学校在不同学段也安排了1-2节SEL课;在放学前也会有一个Reflection环节。

天赋教育(Gifted Education)

而在天赋教育上,学校的学术校长Michael Cascianelli在这方面造诣颇深。曾在全球范围出版《理解天赋教育——父母与教育者必读》,并引起学界关注。同时,还曾在众多专业刊物发表过学术文章。

Micheal在采访中打破了家长对“天赋”的刻板印象,他指出,孩子有天赋不是指他们是“天才”,我们寻找的不是所谓的“天赋学生”,而是在找“天赋行为”。Michael表示,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天赋”也是一个动态变量。“就像我们的智商是一个变量,会随着我们自身的变化而改变。”

换言之,即使是幼年时被认定为“天才”的人,也有可能发生“伤仲永式”的悲剧;而幼年时天赋不太突出的孩子,在经过长期的观察、识别与科学的培养后,也有可能在某个领域成为“天才”。而评定一个孩子的行为是否是“天赋行为”。致知学校采用的是资深教授Joseph Renzulli的“天才三环模型”:

北京致知国际学校怎么样呢?情感教育取代无人的教育

1、一个孩子在某一科目表现出色,成绩是班里的5%——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

2、在谈论到与这个科目有关的话题时,他经常会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创造力;

3、且他能够一直对这一科目着迷,并长期坚持下去——对任务的执著精神。

在致知,Michael发现的孩子们几乎都具备“天才三环模型”的第三点——都有执著精神,这可能跟家长对他们的良好教育有关,这说明这些学生都可能成为“天才学生”。而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没有机会长期地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学生,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天赋的浪费。

针对这一痛点,致知推行了Michael 校长的“丰富教学模式”理论,并开设了丰富课程小组。通过观察和关注每一位学生,发掘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所在。

走在北京致知学校的校园里,可以看到走廊上张贴着每一位学生的海报,可见学校对孩子的“个性化关注”。

可以说,社会情感学习和天赋教育是致知的特色所在,也是学生未来需要拥有的软实力。而在整个学校推行“天赋教育”,需要全体老师乃至家长的努力。

02 家长在教育中的多重角色

致知追求家校的深度合作,在这里,家长将会拥有多种不同的角色:谨慎的抉择者,孩子成长的陪伴者,致知社区的建立参与者。

近年来,国际教育在中国慢慢普及和成熟,人们对国际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对国际教育目标清晰且坚定的家庭越来越多。随着中产高知家庭大批加入,涌现出很多专家型家长,这些家长对国际升学的研究不亚于专业人士,他们善于分析学校的生源、师资、课程体系,通过海外名校放榜等因素去分析各校升学水平。而致知,就是这样一所众多“专家型家长”选择的学校。

在一篇采访中,四位致知的家长说出了他们选择这所学校的理由:

1. 投资人爸爸:我从投资人角度调研和分析学校投资方和管理团队,选择了致知。我在跟在校家长深入沟通和访谈后,对学校投资方、核心管理团队和师资做了背调,认可了致知雄厚的投资方实力,通过全面的对比数据来理性分析,排除了多所没有资质或资金实力不足的学校,最后选择了致知。

2. 心理咨询师妈妈:我从孩子成长角度选择了致知。我认为像许多公立学校那样,靠背书和做题获得的知识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际学校教学方式很能够开拓孩子的眼界,培养他解决问题能力。比如他们以前学校学物理就是做题,这学期在致知物理学的是光学,要做一个3D建模,做一个不用电使用光能的房子,要去设计屋里边的采光,然后要写一个paper解释为什么这样去设计,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3. 资深HR妈妈:我会从学校每个岗位的员工评估一个学校的素养。我觉得一个学校好与坏与它的知名度没有很大关系,而是跟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师资力量非常有关系。我做了16年的HR工作,阅人无数。在致知,我跟张校长深入的聊了,她给我的感受非常不一样。校长身上那种价值观和责任感挺触动我的,她的教学理念、建校体系,孩子们未来的发展都很打动我。我跟致知很多老师也亲自交谈过,包括图书馆的老师,打扫卫生的阿姨,他们给我的感觉都特别好。这个氛围很重要,彰显了一个团队的全面素养,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这些我觉得是最核心的东西。

4. 企业高管妈妈:我会从管理架构角度评估一个学校的运营。我从三个角度考量,最后选择了致知。第一,投资方稳定健康,而且有长期投资的打算;第二,管理架构完善;第三,管理团队,特别是核心管理人员要有经验,我考察了中方和外方校长,他们都符合我的期望。

这四位家长刚好在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领域工作,也都是行业内的翘楚,在给孩子择校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职业经验,从各自的职业视角阐释了他们择校背后的思考,给正在择校中的家长提供了一些借鉴。

有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差异的根源是个体差异,而导致个体差异的根源则是家庭教育。在当今“双减”的背景下,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都得到了缓减,但同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步上升。如果家庭的教育观念滞后,孩子的教育及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作为一所以SEL为核心优势的学校,致知的SEL学习渗透至全校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孩子们的日常点滴之中。而所有的教育都离不开家校双方的合作,社会情感教育更是如此,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联动和沟通,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情感成长。致知的学术校长Michael Cascianelli 就指出:“我们会确保老师、学生、家长都学到了社会情感学习相关的概念,我们不止为学生服务,而是为整个家庭服务,让家庭成员通过一系列活动去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不只是在脑海中思考。”

为了和家长更好地沟通,致知做出了多种尝试:开办“智者讲堂”,和家长共同讨论教育理念与心得,邀请家长分享他们的想法与观点;家长会上,家长们和老师们进行1对1交流,体会“家校共育”社区真实的模样;开办家长工作坊,请到了学校常驻的心理教师,与家长们共同探讨社会情感学习和心理学的课题。

03 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教育品牌

致知团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既怀揣着教育理想,又具有务实精神,脚踏实地地塑造着致知这一品牌。

张晔校长在京领的采访中表示,目前中国有许多国际学校都使用国外耳熟能详的学校品牌,比如伊顿、哈罗、德威等等,这些老牌的公学确实能为中国学校带来品牌价值。北京致知学校在筹备办学之初,其实也准备与英国一所上千年历史的名校合作办学。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致知没有采用这个策略。她认为最了解中国教育的还是中国人,致知没有选择将时间和资本花在引入国外品牌,而是更多放在塑造自身优势上。

北京致知学校自建校之初就树立了高标准,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为成为北京国际学校第一梯队的一员,从品牌宣传的方式上、支撑品牌的资源上,以及学校的教育理念等方面,他们都是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品牌建设的。

张晔校长认为,一所学校的人最能代表其品牌,致知对品牌的塑造也体现在其教职人员的选择上,张校长亲自精心筛选致知的员工,学校的学术校长Michael Cascianelli博士就是她直接选过来的。这位校长是剑桥大学的博士,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教育理想的人,与致知的品牌相呼应。不同于许多学校会选择资深的老校长,张校长认为当下这个时代要做国际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有创新能力,致知需要这样一位能够和时代接轨、和国际接轨的领导者。

北京致知学校学术校长

Michael Cascianelli

剑桥大学教育学博士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

最后,打造一个教育品牌应该回到教育的本质去思考,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正如张晔校长所说的,处在工业信息化4.0的时代,教育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知识或者为就业做准备。这场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也启示我们,教育还应该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解决问题,以及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的能力。

教育是播种,是浇灌,是呵护,也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在新时代教育的背景下,愿致知学校守住教育的理想与初心,塑造孩子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