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随着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从此也有“法”可依。“持证上岗”的父母们,面对家里的大小“神兽”们,有的外放,有的内敛,有的喜文,有的好武…… 每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家庭需要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的支持也各有侧重。
知易行难,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青浦世外初中部结合“家庭教育宣传周”的契机,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以构筑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为基础、激发共同成长的家庭关系为阶梯、搭建平等交流的家庭平台为目标,从不同维度设计活动,以此来帮助家庭教育能够真正回归家庭。
家庭有爱
光影陪伴,共同成长
两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与工作,令很多父母开始重新思考增进亲子互动的方式方法。如何使亲子沟通不至陷入僵局,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自己、表达爱,六年级开展了“光影点亮爱”亲子观影活动,为父母与孩子创造了情感链接的契机。中华民族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中,父母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在日常生活中探讨各种话题,父母与子女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增进家庭幸福,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阳光小美女》这部电影使我更加坚信,家是一个真正有爱的地方。家的真正的含义是每个人人生旅途的加油站,开心幸福的时候家是你的骄傲,烦恼郁闷的时候家是你的依靠,家是人一辈子的驿站。
——六(1)班 燕玟希
作为职场里的父母,在观影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一直回闪着孩子的成长,“痛苦的日子才是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为那些日子塑造了你我”,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告诉孩子,生活要我们经历失败的时候,那么就从容地接受生活要我们感受痛苦的时候,就去感受。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会互相陪伴。
——六(1)班 燕玟希妈妈
这次亲子观影活动不仅让我可以观赏到喜爱的影片,还有父母的全程陪伴,让我既放松又愉快。我喜欢和父母一起看电影,我们可以一起疯狂大笑,一起挽着手紧张地为主人公捏一把汗,一起表达着对某个人物的赞赏。看完电影,我们还交流了什么是爱、责任和生命,我也明白了父母为家庭所做出的付出与牺牲,加深了我们对彼此的了解。
——六(2)班 戚芯然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在观看影片时情绪的释放,不时捧腹大笑,不时表达着对主人公赞赏,也不时为主人公身处险境而紧张。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放下手中的工作,静心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在观影过程中,我们能感知到孩子的想法与成长,从而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她、关爱她、支持她。
——六(2)班 戚芯然妈妈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拉近了我和家人的心。这部电影让我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有着如此悲惨的命运,我们随手可见的东西,却是他们需要用一辈子去争取的。看完电影,我更加懂得,要珍惜父母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六(3)班 付轩赫
孩子居家学习已经近2个月,学校这次用心的活动排解了孩子居家生活的单调,也让我们全家能借此机会一起探讨有关家的话题。观看前,我们特意告知孩子这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让孩子加深认识,体会小主角生活的艰辛。通过这部影片,我们跟孩子再次强化了珍惜和感恩的观念。也希望他坚信,家人之间只要相互扶持,就不惧任何困难。
——六(3)班 付轩赫妈妈
这次观影活动,让我明白面对困难,我们不应该退缩,而要始终选择坚强,微笑面对。同时主人公赞恩的遭遇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原来不是每个人的12岁都是幸福美好的。我所厌烦的父母的唠叨和同学的争吵,可能是有些孩子的渴望。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六(4)班 金子严
这次观影活动也是对家长的一次教育。无论我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拥有一颗向好的心。我们应该懂得用尽全力对爱的人负责,而不像电影中的父母那样以贫穷和低贱作为身不由己的借口。何以为家?唯有爱和责任才能成全一个家。
——六(4)班 金子严妈妈
在这次活动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让我对幸福有了更深的体会:一家人平安地在一起就是幸福。观影活动让我放松了心情,也在父母的陪伴和启发下再一次加深了对家庭和幸福的理解。
——六(5)班 曹庆余
感谢老师和学校发起的亲子观影活动,给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份灵动与温暖,让她感受到了新奇和喜悦;也为我们全家提供了亲子互动的契机,通过跟孩子探讨家庭与幸福的话题,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彼此的心靠得更近了。
——六(5)班 曹庆余妈妈
在观看了“家庭”题材的电影后,活动设置的互动讨论问题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家的含义和对爱的理解,从学生与家长真情实感的观后感中不难看出,这些温情的探讨使家庭成员对家教、家风、家庭归属感等家庭观有了进一步思考,学生们也对生命、幸福等主题有了进一步认识。
“光影点亮爱”对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家风,提供了很大助力。
家庭有识
云上共游,潜移默化
在家庭教育中,强调父母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而相机而教的过程中经常面临许多挑战,一种是不会“相”,一种是找不到“机”。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基于项目式学习特色,在七年级以“激发学习动力”为核心,针对居家学习的特点,指导家长利用网上博物馆资源,结合任务单开展《亲子云游博物馆》活动。
历史学科纳入中考后,许多家长苦于没有抓手,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结合了历史学科的探究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处理、论证,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发展延伸拓展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本次亲子月活动中,我和爸爸参观了宾大线上博物馆,并选取《拉美西斯二世的花岗岩狮身人面像》这篇文章进行阅读。
在解答引导问题的时候,“用古埃及语和楔形文字书写名字”这一互动十分吸引我们。双双输入名字后,我们发现代表姓氏“张”的符号相同。这是否代表符号和汉字一一对应,使用方法相同?然而线上博物馆的资料有限。于是,爸爸开始翻阅工具书《符号密语》,我则上网查询资料。我们找到了两张古埃及语和楔形文字分别对应拼音和英文字母的表格。经过于博物馆翻译对比,证实了两张图除细微差别,与官方网站的翻译是一样的。
回想刚才阅览的文章,我和爸爸又有了新的目标:要不要尝试翻译狮身人面像上的铭文呢?随后我们发现铭文与古埃及语又有所出入,查询资料后,我们了解到每个符文所对应的意思,如法老的五个名字等,名字翻译外框的秘密等,并进行记录。
云游博物馆之旅让我对古代文明生发出新的认知;并且在爸爸的配合与指引下,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发了一条更特别的朋友圈。这段经历对我和家人来说都很有意义。
——七(1)班 张邯
在参观展览时,我与我的父母各自提出问题并从展览中寻找答案,我们共同探讨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加以补充。我们通过剖析马王堆汉墓中各个墓的空间分布来推断了墓主的下葬时间,也利用了陈列出的各种实物史料与解说文本知道了墓主的身份。运用历史学科史料解读这一方面的知识,从表层体现的制造水平,再深入至其中内含的人文色彩,我和父母都对汉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次的云上参观体验不仅拉近、融合了我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使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还锻炼了我运用历史课上学习的方法进行提取分析的能力。它既让我体会到亲子沟通融洽的关键性,也让我领悟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七(3)班 董依晴
最近云游博物馆的亲子活动,我和母亲对于海派文化比较感兴趣,就选择上海历史博物馆“邬达克与近代上海建筑”特展。关于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的发展演变,我记下在特展中看到的时间节点,在微信和网页中搜索找到了背景介绍;用当时的风格概括搜索到了代表建筑,母亲又用她多年的生活经验不足了资料的一些深奥概述。还有对于邬达克经典建筑“绿房子”的介绍,我筛选了独特有深度的文章而非千篇一律的泛泛而谈,从中又截取中有意思的细节例如房子瓷砖军绿色的由来重点概述,也解释清楚了改造的难度和需求,图片我使用的大多是公众号里的,囊括了古今的绿房子照片、特写、地理位置和邬达克的照片。活动体验十分愉快,促进了母女之间的关系,让我对脚下的土地又有了深刻的了解。
——七(4)班 汪语芊
疫情“封印”脚步,“云博”却带我们“走”出去品读中华文化。生动的感知体验、亲子间深度的交流互动使得“情境性教育”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可观可感。启发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博闻广知,让孩子的学习情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形成长期探索求知的坚韧。
——七(1)班 王思璁家长
此次特殊时期的居家生活,从草木新绿的春天,到莺飞燕舞的温和夏初,这是一次难得的亲子共处时间。变化的是生活方式,不变的是我们家人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忱态度。我们做父母的,不唠叨,不抱怨,互相监督,互不干扰,在空余时间,一起进行亲子游戏,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这次的“亲子云游博物馆”活动,更是一次难得全家“出游”机会,我们很高兴与孩子一起云参观,一起了解,共同学习。
——七(2)班 张喾文家长
这次云逛展,我们选择了上海历史博物馆正在举办的邬达克与近代上海建筑网上特展。我放下手边的工作,耐心地陪伴着儿子,他和我一起观看上海建筑风格的演变,重新“走”过一遍我小时候去过的那些独特的具有浓厚上海味道的建筑。居家封控的日子让人难免焦虑,可这段与孩子朝夕相对的经历也是我一生中最为难忘的回忆。彼此的陪伴让我停下忙碌的步伐,让我们的心变得更紧密。
——七(3)班 温家俨家长
温家俨:《亲子云游博物馆》
—邬达克与近代上海建筑特展
活动后,很多家长表示,“亲子共游博物馆”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家庭共同学习探究,无形中帮助孩子提升了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动力,对于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家庭有和
家书互动,平等交流
八年级的孩子们已进入了青春期,14岁的少年们与父母之间常常像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斗争,是很多父母眼中的洪水猛兽,但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每一个看上去叛逆、难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为此,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城中来信——互动家书”的活动,进一步促进父母与孩子通过平等的交流来促进亲子关系的重塑。
结合语文学科《傅雷家书》整书阅读活动,学生们尝试写一封给父母的家书,希望通过与父母互通书信的方式,与父母保持平等、畅通的沟通渠道。
孩子们所写的信件中几乎都提到了在这段特殊时期中,父母居家工作、志愿服务的辛苦,这次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感恩和敬意的平台,父母就是离他们最近的榜样,严厉教导有时,促膝长谈有时,严慈相济,就是理想家庭教育的模样;有些孩子们在信件中吐露心声,希望父母听到他们的困惑,正如他们所写:“ 我的成长方式不会有现成的答案, 这答案只能靠我和你们一起书写”,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尊重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的引导;还有姐姐写信给亲爱的弟弟,把自己和父母相处的心得点滴“倾囊相授”,幽默风趣之余,更是令人动容,温暖的爱意在姐弟间、父母和孩子间流动着。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说实话,看到要写这封信,五味杂陈之感从我心头溢出。自从踏入青春期,家里的争吵不知不觉多了很多,多到人猝不及防,惶恐不安。我很想坐下来和你们好好谈一谈,但我那日益剧增的自尊心不准我这样做,于是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这样的情况不能怪任何人,因为你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你们会不自觉地拿我和别人家比较,所以当我看到《傅雷家书》时,也会将傅雷和你们比。
本来以为这又是一个“别人家的父母”,文中无一不能感受到他确确实实地做到了能和儿子像知己一样对待,时不时地以自己的经验给儿子做参考,但却也发现了他和你们有惊人的相似点。
从代言中的“尤其所用的方式过于严厉、过于偏激。”到正文中的“跟着你痛苦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每每看到这儿,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无一不是你们吹胡子瞪眼的表情。其实我也知道,有理的是你们,但我心中的别扭怎么也放不下。
“桌面理理好,乱七八糟的,像什么样子!““可是这样我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啊,目的达到了不就好了?”将你们噎的说不出话来,气的指着我的手都在颤抖,随着一声重重的叹息把门狠狠关上。但隔天总能看到理完了的桌面(虽然保持不了几个小时)。明明每次都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还偏要怼上一句,话才出口强烈的内疚又涌上了心头,不该这么和爸妈说话!但因为自尊,仍是摆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使得你们的怒气更盛。
《傅雷家书》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使理智和自尊的麻花有了松动,使那强烈的自尊心开始减弱,使我产生了也给你们写一封信的想法。于是我欣然提笔,借着《傅雷家书》写了这么多,可我最想说的是:我不是傅聪,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的我显然不可能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钢琴家。你们也不是傅雷,不会用这么多封书信来教育我。我就是我—— 一个别扭的,永远和自己过不去的14岁少年罢了。而你们也只是你们——两个第一次做父母,对教育毫无经验的中年人。
所以啊,往后的日子里,请你们多多关照。我的成长方式不会有现成的答案,这答案只能靠我和你们一起书写。
一个别扭的小孩儿
别扭的我儿
看到你写的信,妈妈热泪盈眶,千言万语一时涌上心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你是个单纯、善良、懂事的孩子,如今遇到了青春期的问题,该说的话,该讲的道理,早已令你不胜其烦……
妈妈希望我的宝贝早点心智成熟,真正理解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更希望你能早点脱离叛逆期,让我们全家重回其乐融融的日子。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成长,平安渡过这不请自来的青春期吧。
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是你一生要面对的问题。生活不易,只有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的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忠心祝我的宝贝:健康、快乐、坚强。
始终爱你的妈妈
“城中来信——互动家书”正是青春期亲子关系的隐喻,父母和孩子是最近的关系,也是最远的关系,彼此独立,恰如一座座城市,但只要保持平等交流,父母尊重差异、严慈相济,亲子间就不会成为彼此隔绝、封闭的孤城。
推动家庭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的学习,我们希望家长可以以学校的帮助为起点,从而获得启发,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加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认知。
静待花开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相信家庭的力量,相信孩子成长的力量,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与你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