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个生命载体的诞生,并不单纯是一个单生细胞组成那么简单,它更是内在精神个体的外在反映。这种精神个体有悖于它物,并且与生俱来存在个体差异性。生命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逐渐展开的过程,每一步都惊心动魄,都痛苦万分。任何生命体征的存在与个体构成中,唯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可以赋予万物不断向上的动力,并主宰着整个宇宙空间的变化与衍化。一粒种子,一株草,一棵树,地面上一切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应用精神的定义去解释。
生命意识,是上升到哲学层次的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领悟,它源于对生命有限性及价值的深刻体悟。培育正确的生命观是在现代社会多元复杂的文化氛围中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所特别需要的,也是实现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前提。
对于当代青年学生而言,应该树立理性的生命观,正视生命的有限性,培养健康的心理和态度,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生命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重客观规律性,以踏实的自我培育和增进来回应生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挑战;思索和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志业,在时代进程中获得个人生命价值的延展。于是,在线上教学期间,在高中部,我们的历史董老师,就开启了这样一次有关中国古代生命观和哲学观的专题讲座。原以为如此深奥的话题,同学们应该无暇去思考过,会比较拘谨,没想到他们也饶有兴致地与董老师进行了探讨。而后,董老师又撰写了以下这篇教学感悟。
董老师的汉学课讲座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
走进汉代人的别样世界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生命观这个终极性论题有“生死之外,无大事矣”的说法,更有孟子曾言“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可见自古中国人对生死之事极为看重。从出生至离开这个世界,是个体在人世间所必经的过程,而死亡绝不止是呼吸戛然、脉息止动等身体表征,更是连接着尘世人间与往生世界的纽带。中国古人多相信灵魂不灭、永生永世,认为死亡是人生命形态的一种转化,而不是人生命的终结。所以,为了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更好,同时表达生者的思念之情,古人对丧葬仪式往往特别在意。汉代是我国古代以厚葬闻名的朝代,“视死如生”“灵魂不死”的生死观念在该时期得到确认与巩固。
本次讲座,我从汉代诸多考古发现中挑选出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物,“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汉代人的生死观念——视死如生、灵魂不灭。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切入,帛画本身是墓主灵魂升天的媒介,当中所营造的地下、人间、天上三个空间景象各异,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交织,仙人异兽各司其职,共同接引墓主辛追夫人登天成仙,以求永生。而汉代出土文物的代表——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题材广博、内容各异、形象生动,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有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以如此还原生前世界的方式来构筑死后世界的多彩生息,达到与生前世界的高度吻合,亦是生者对死者的追念和悼怀。神话人物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东王公、西王母等,表达汉代人丰富的想象世界和精神生活,凡人与神仙的距离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通过特有的仪式即能使灵魂到达无边的昆仑山和天堂,灵魂得以洗涤不灭。其中西王母形象常在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中出现,西王母的形象自先秦至两汉期间完成了彻底的扭转,从“豹尾虎齿而善啸”半人半兽的形象到“皓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白发老妪的形象,从司掌灾害和瘟疫的凶厉形象到执掌永生不死之药的吉神形象。此外,金缕玉衣作为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亦是汉代厚葬之风的典型代表。玉衣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之分,不同材质的丝缕象征着地位高低和等级尊卑。而古人认为玉在彰显佩戴者的德行、地位和身份之外,还可以防腐,被视为长生不朽之物。
金缕玉衣实际上是一种敛服,是死者通往永生世界的工具。玉在古人的世界观中被视为长生不朽之物。古人相信:玉,能寒尸,若以玉裹尸,则能保尸身不腐。《汉书·杨王孙传》中就说:“口含玉石,欲化不得。”
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画像砖,诸如宴饮、庭院、庖厨、乐舞、百戏等生活场景。这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建筑、民俗风情等的实际情况。
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画像砖,诸如伏羲、女娲、日月、西王母等。
通过以上各种图像史料的罗列与介绍,带领学生走进汉代人纷繁多彩的往生后的世界,同时亦管窥汉代人的日常生活。图像史料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形象直观的图像史料可以和文字史料互为补充,有利于更好地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具体教授过程中,以学生自发阐述图像内容为主,教师引导讲授为辅,锻炼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并且配合相关的视频,以更好地将学生代入汉代人的生活世界当中,缩短时空距离。在解读图像史料时也绝不是浮于表象,而是要深入历史的肌理层去探寻文物背后的内涵和所折射出的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并尝试着将此思想观念与当今思想观念做纵向比较或与同时期他国思想观念做横向比较,以求历史的延续性与共性,扩大视野,拓宽思路。
以本课“视死如生”的观念为例,这一观念在今后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仍旧得到实践。虽然各地丧葬仪式各异,繁简有别,规格不一,或给逝者营造一个与生前世界毫无二致的地下宫殿,或给逝者操办一场轰烈奢华的出殡仪式,抑或给逝者焚香烧纸寄哀思,但是对于逝者的追怀之情与悼念之感是共通的。而“视死如生”未必是对逝者而言的,亦是生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对逝者的情感联结和对后辈的表率示意,而逝者也会出于血缘与情感的纽带对生者祈福祝愿,在此生死并不是隔断的而是实现了轮回,这与儒家重视社会伦理与孝悌礼仪相辅相成,逐渐嵌入中国人的精神之中。这样,历史与现实实现了交汇,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不再虚无缥缈地悬在空中,而是鲜活生动起来。
现实也不再无端出现,而是有理可依,有物可循。历史教学最终是要培养历史思维,而“历史思维是一种长时段的思维,要求我们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实践将历史思维融汇于日常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素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