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 Curd初中部主任
幸福是什么?
大多数人在提及幸福时,通常会用“快乐”、“健康”等词来形容。诚然,快乐、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但却并非幸福的全部。
幸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惠灵顿(中国)将幸福定义为“一种动态的状态,在此情形下,个人能够充分发展其潜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富有成效的工作,与他人建立紧密的积极的关系,并为其所在的社区做出贡献。”
惠立中学部的社会研习教学部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持续、动态的长期体验,以促进学生各个幸福要素的发展,拥有持续的幸福感。
发展学生潜能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将学生培养为更好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这个目标之下,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成为了惠立社会研习教学的核心重点。
可迁移能力是可被发展并运用到各种领域的“通用技能”,包含研究、分析、评估、协作、沟通和反思等能力,可以在跨学科课程中交叉运用,习得这样的能力对于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至关重要。
辩论是我们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时最常运用的方法之一。在惠立初中部,学生们就日本人口老龄化的最优解决方案展开研习及辩论。他们研究方案(如增加移民人数、提高退休年龄以及给家庭提供教育补助等)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并探讨方案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他们向组员陈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思考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
在与他人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运用到所有的社会研习技能(可迁移能力),发展个人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惠立的社会研习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为核心,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丰富的课堂知识,还能广泛接触多样化的CCA课程,如TEDx和模拟法庭等。多元丰满的教学体验也能促进他们核心能力的提升,以帮助他们攀上成功之巅。
高效率、创造性地学习
高效率地学习有助于学生取得“成功”。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1方法之一便是以兴趣作为驱动。
自我决定理论表明,当课堂活动设计与学生的目标和价值观高度一致时,他们的学习效率将最大化。基于这样的认知,惠立社会研习教学组有意识地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与学生生活和目标相关联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中,我们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研习技能,以帮助他们获得学术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关注课程内容的选择,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驱动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例如,全球视野课程的一系列内容,就是根据学年之初学生的投票结果产生的,之后的课程内容也将以学生兴趣驱动为依据进行设计。
2循证学习策略是我们支持学生高效学习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有关高效学习的研究表明,重复翻看笔记和标记重要信息等传统学习方法是无效的。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采用主动回忆法不断提取之前学过的内容,通过检索练习和间歇性重复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率。
3此外,我们还教授学生采取元认知学习策略。
研究证实,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另一个重要技能之一。以社会研习中的一个典型学习项目为例,学生需要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研习:
思考:上一个项目中发生了什么?有哪些部分进展顺利,哪些进展不畅?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认识?
评估任务:新项目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哪些技能来完成这项任务?最终的结果如何呈现?
评估优势和劣势:根据以往的经验,项目中哪些部分完成起来比较容易,哪些部分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计划方案:每个小任务要花多长时间?如何设定截止日期?
在项目进行中运用策略:我做得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我需要改变方法吗?
项目结束后反思:我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认识?
通过上述持续的元认知过程,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有待提高的领域,从而提升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4我们还在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机会。
在惠立初中部的英语社会研习课中,每个教学单元都包含一个创造性任务,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创新展示,如建造古代文明的城市模型、制作海报和思维导图、为全球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等等。
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利于提高他们整体的幸福度,进而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与他人建立紧密、积极的关系
与惠立的其他学科一样,社会研习课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讨论、辩论和团队合作的机会。任何走进社会研习课课堂的人都会被活跃的课堂氛围所吸引:学生们合作探索,辩驳观点,高谈阔论。
这样的教学设计并非社会研习教学组所特有,而是发生在惠立任意一门课的课堂上。我们通过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创设,促进学生作为个体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支持学生与他人建立紧密、积极的联系,我们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以及看待问题的多维视角。
种族关系是学生走向世界绕不开的一个探究话题。本学期的全球视野课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各国不同种族财富差距及就业歧视等社会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研习。过程中,他们需要理解他人所面临的困境,从不同人的视角出发,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通过分析和评估自己的研究内容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一研习任务,不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而是要培养他们多元的视角,对他人保有同理心。同理心也有助于他们建立更紧密积极的关系。
为社群做出贡献
人类天生就自带社会属性,因此,为社群做出贡献也是提升个人幸福感的关键之一。
在惠立,社会研习教学组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模范市民、国民及全球公民。实践的方法之一,便是带领学生关注并研究21世纪所面临的地方性或全球性问题:它们的成因、结果及潜在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今年的世界遗产日活动以“共享的未来”为主题。学生们学习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探索作为学生如何支持社群实现可持续目标发展的方案,以确保一代代人都能共享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一些可以在城市层面做出改变的方案,如城市的永续设计与升级再造。活动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竞选,最终,立院被授予 “世界遗产学院”的头衔,将获得启动学生主导的学院项目的资源,以支持所在的社群完成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直以来,惠立社群始终支持本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惠立的学子也将加入其中贡献他们的力量。
学期初,我有幸在升旗仪式上给中学部的学生演讲。我将他们的学习之旅比作是攀登一座高山,向他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攀登的高山山顶上有什么?”。
有些学生认为攀上山顶就是进入梦想的大学。但在我看来,攀上山巅意味着成就最好的自己,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更好的学习者和更好的自己。
每克服一个挑战或阻碍,我们离山顶就更进一步,也更好的自己更近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无法一步登天,小步的累积才能帮助我们抵达终点。
当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当他们能高效地、创造性地学习,能与他人建立紧密积极的关系,能为社群做出贡献时,他们就能变得更强大,让自己的攀登之路变得更加顺利,也离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进一步。会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研习教学组帮助学生用有利的工具武装自己,顺利攀登,最终成为内心富足、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