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深港各界青年代表携手在深圳仙湖植物园按中国版图图案共同种下这片占地面积近33000平方米,由1997棵“土沉香”幼苗所组成的“香港回归纪念林”。
25年如白驹过隙,1997棵“土沉香”已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整个回归林散发着蓬勃生机。
25年前,还是深圳中学学生的汪之涵,便是这众多青年代表中的其中一员。回忆当年与父母一同在“香港回归纪念林”种下小树苗的时刻,他依旧心潮澎湃。
如今,小树苗已经长大成材,而汪之涵也和这些小树一样,努力绽放自己的精彩,收获属于自己丰硕的果实——17岁以广东省高考物理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25岁拿下英国剑桥大学电力电子专业博士学位;创立国内电力电子行业知名企业,致力于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今天,我们通过一篇短文,了解深中1999届校友汪之涵25年来的成长故事。
01
学霸学成归来
为梦想十年磨一剑
25年前,汪之涵还是深圳中学的一名学生,当年香港回归的种种场景,他至今珍藏于心。
“我所种树苗的位置在祖国版图的西北位置,而恰好我的老家就是在西北,感觉特别有意义。”
“97年香港回归的前一天,我在文锦渡口岸冒着大雨欢送驻港部队,那一幕我至今难忘。”
汪之涵认为,在年少时能参与到香港回归这样的历史大事件中,他非常幸运。同时,香港回归带给他的激励和自豪也伴随着他今后的求学、创业、创新历程。
17岁以广东省高考物理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25岁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电力电子专业博士学位……被贴上“学霸”标签的汪之涵在2009年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了深圳这片曾陪伴自己成长的热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从科研工作者向科技创业者的转型过程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当时,国内功率半导体芯片还是较为薄弱的一环,汪之涵欲靠自己所学改变这一领域的现状。
创业之初,汪之涵把自己的初创公司命名为“青铜剑”。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作出了工艺非常精良的青铜剑,这在当时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兵器。21世纪的今天,青铜剑团队也想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学新知、补短板、累经验……汪之涵认为实现梦想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坚持。
时间在流逝,树苗在成长,而当年种下的梦想“种子”也终于开出了花。
经过十余年发展,今天的青铜剑已成为国内电力电子行业的知名企业,并培育了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芯片的基本半导体以及聚焦国际创新合作的中欧创新中心等企业,累计获得两百余项国内外专利授权,承担了国家和省、市数十项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实现了国内芯片进口替代。
02
在深圳这片热土
书写人才与创新的新篇章
汪之涵团队创业于深圳,这座城市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与许多来到这里追逐梦想的留创团队一样,在回国创业之初,青铜剑便在资金和场地等方面得到了深圳相关部门的扶持。在汪之涵看来,人才优势和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汪之涵积极引进港澳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加入自己创业团队,充分发挥距离近、语言通的优势。而深圳,也为留住人才创造了更多优质条件。
持续实施“青马工程”“青年头雁计划”、建设“港澳青年e站通”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启用全国首个“港澳青年驿站”,打造涵盖免费住宿、职业指引、政策对接于一体的“青年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深圳团市委推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为深圳产业发展吸引培育更多青年人才。
除此之外,“创新”也是汪之涵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之一。
在他看来,深圳整个城市的创新意识十分强,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鼓励和软硬件配套也非常完善。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深港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最为核心、最为国际化、最有创造力的区域。
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汪之涵发现,“创新”是《方案》中的最高频词。
的确,在深圳,创新的舞台数不胜数。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香港青年大湾区三业服务中心、四届“创青春”深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深圳团市委积极为深港青年搭建创新创意交流的全球化平台,助力每一个创新想法落地生根。
03
用青年创新交融
绘制深港同心圆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产业链生态链更加完善,创新意识也在深港青年心中不断增强。汪之涵认为这些变化,既为深港青年创业提供了更多机遇,也意味着创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前瞻性的创新、差异化的布局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6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中指出,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也是推动创科发展的生力军。要为青年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支持青年在创新创业的奋斗人生中出彩圆梦。
实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打造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建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些年来,众多香港青年跨过深圳河,在粤港澳大湾区抢滩布局,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活水”。
青年与青年的汇聚,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也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
一河之隔的深圳与香港,在抗击疫情中守望相助、携手同心,深圳全力保障香港物资供应高效顺畅,来自香港的志愿者也默默助力深圳复工复产,深港两地在患难中彰显共克时艰心连心、血浓于水的情谊。
25年来,仙湖植物园的小树苗已茁壮成长、蔚然成林,这种情谊也随着创新创业上的往来让深港青年间的联系更紧密,共同绘制着深港不忘初心、携手共进的同心圆。
本文转自:青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