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国际部怎么样?位于东城区的二中国际部不仅拥有优秀而稳定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多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它“不争第一,争唯一”的思想理念更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应广大家长需求,我们邀请到了二中国际部的学姐做了分享,回答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帮助家长更全面、立体地了解二中国际部。
·学姐自我介绍
周学姐
二中国际部
我是来自北京二中国际部的高三学姐。今年录到范德堡大学人类组织与发展专业,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商业管理专业,最后决定去范德堡大学。申请时的托福成绩是 111 分,AP 微积分 BC 5 分,AP 宏观经济学 5 分,AP 微观经济学 5 分,我在二中国际部担任了三年的班长,拿到了校内不少的最高荣誉奖,如校长奖和金质奖章。同时我还是校内学习互助社团和教育卡牌游戏社团的创始者。
·为什么选择二中国际部?
我进入二中国际部的过程可能比较奇特,我是京籍,但是初中是在浙江上的,我是为了二中国际部才来北京参加中考,中考后也参加了加试,最后成功签约。
我当时已经考过托福,成绩是 75 分,在同届学生中有一点优势,于是也有机会参加笔、面试。二中国际部的笔、面试形式是阅读英语文章,并与外教进行对话交流。笔试与中考难度相当,面试口语也比较初级,不会太为难学生。
二中国际部没有提前签约的招生方式,大家都是一起参加入学考试。家长如果感兴趣的话,正常投简历就好,主动跟学校联系一下。正常情况下,学校在接收到简历后也会联系您。
另外想说的一点是,如果自己倾向一所学校,最好早些与校方联系,让校方对你的基础情况有一些了解,同时表现出想进入其中的愿望。
我们这届学生一共 67 人,其中将近一半是二中分校直接升上来的,两三名同学是像我一样从外地来的,还有几名同学来自朝阳区和东城区。除了二中本校直升的学生,其他地区是很少量和分散的。男女比例上,我们班 7 位男生,14 位女生,但是我们下一届男生多些,总体来看男女比例比较平均。
·介绍一下今年学校的大学申请情况
想必大家最想了解的是我们学校今年的大学申请情况。大概有 10 到 20 位左右的同学申请多伦多大学或滑铁卢大学,以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这些学校,大家申请这类院校的目的其实是保底。从申请的结果来看,我们多数申请加拿大大学的都拿到了 Offer。
申英结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年级里面一位男生申请上了牛津的材料科学专业,一位女生申请上了牛津的文科专业,还有一些同学拿到了帝国理工学院的 Offer。往年的学长学姐也有进入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的。
港澳方面,港澳大学也是同学们顺带着申请的学校,今年大概有五位同学申请了这里,其实我们学校申请香港大学的录取率很高,一般是走早申路线。
最后说一下申请人数最多的美国,我本人录取到范德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身边的同学有录到了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还有一位女生录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科方向。
·二中国际部的师资力量如何?
说到二中国际部,就不能不说这里的老师。我们学校的师生比很高,放眼北京市的国际部/校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可观的师生比。我们的外教老师数量比较稳定,一共有 15 人 ,疫情离开 3 位,没多久就补进来了。我们的老师在能力与责任感上都没得挑,并且能够启发我们许多课程之外的东西。
以我为例,我创办的教育卡牌社团就是受到我的班主任的启发。我的班主任去过内蒙古支教,他向我们分享到,当地孩子的普通话基础不是很好,我提出,或许我们可以设计一款游戏来促进教学,提高偏远地区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班主任老师帮助我联系到他之前的学生,现在在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专业的师兄。我在班主任的帮助下,与大师兄一起创办了校内的教育卡牌社团,按照上面提到的理念,设计出产品,并不断扩大运营。
我们的中教老师中有好多“扫地僧”,物理助教是北大毕业的,数学助教是清华毕业的,任课教师更是学历、能力与经验并存。外教老师也很稳定,15 名外教老师,除了最近换了 3 个外,其他几位教师都已经在二中国际部教学 5 年以上,教龄最高的已达 11 年。
·学校理念和学校资源如何?
我们校长有一句被视为名言的话“不争第一,争唯一”。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我们学校的整体氛围并不卷,大家其实不太会关注别人的成绩、申请院校、申请结果等。我们会跟熟悉的同学朋友聊一聊,但鲜少有争高、对比之意。
我们校长还特别提倡学生们发展个性,并根据个性特征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出一条,最适合的道路。我们平时选课、选项目都有很大的自主性,老师尊重我们的个性发展与兴趣选择。不同于一些学校半固定、半选择的课程标准,我们的课程选择没有条条框框,喜欢、能学得进去、能学会,就去学,不用在意自己是高一生还是高三生。即使老师觉得你在这方面会欠缺一些,也不会说“你不行,不要试了”,老师在学生的选择上会提出一些建议,但一定尊重学生最终的选择。
在二中国际部,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也比较强,每班学生不超过 25 名,所以在集体的项目上,更会团结一致。而且在学习上,整个年级都是一个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集体。我在高一创办了学习社团,它的特点就是,我们会请到各学科学得最好的同学给其他同学当“老师”,形成互学共进的小团体。
学校资源上,其实二中国际部规模非常小,就两层楼,和本部只隔了一条胡同,所以我们和本部是资源共享的。比如我们的中教老师大多是二中本部的老师,公共设施、学术资源也是和本部共用的。
·介绍一下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高一有五门外教课,八门中方课。外教课包括文学一、文学二、化学、物理、微积分预备课。中方课包括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语法、美术、音乐、信息技术。高一的五门外教课老师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外语是英美外教、微积分是印度外教、物理是乌克兰外教、化学是美国外教……从高一起同学们就能接触到不同的口音。
高一主要的难点应该是在语言上。当时有不少同学在听课和写作业上面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因为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全英文授课的环境当中,不适应也是比较正常的。文学一,我们学一些英文散文、英文诗歌,也会读一些比较简单的长阅读,如《动物农场》。阅读是循序渐进的,文学二,我们会学神话故事,包括罗马神话、北欧神话、希腊神话,这些是对我们进行文化背景的补充。因为将来到国外上大学,文化体系会很不一样,如果没有一点前期的了解和适应,极易产生文化沟壑,影响所有科目的学习。
接下来讲讲化学和物理。高一化学以概念为主,不会接触到很多的计算,物理也是以概念为主,和 AP 物理 1 会有一定的相关性。也有部分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就开始上 AP 物理 1,老师也建议去学、去考。我觉得像高一的化学和物理这两门都不是特别深,对于学生算是学术兴趣的一个启蒙。我有一位同学,他读国际部的初心是想到国外学音乐,但最后去了 UCL(伦敦大学学院) 学物理,他就是在高一高二的时候被物理课给迷住了。
另外,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二中国际部是不要求同学参加会考考试的,当然,如果想考也可以,学校有考试资源,不过大家因为确定要到国外留学,就很少有主动报名会考考试的。即使不考,大家还是一定要学的,会考课程的作业情况与课堂表现也被计算到 GPA 之中。
高二开始正式上 AP 课,包括 AP 微观经济学、AP 化学、AP 英语语言与文学、AP 物理 2、AP 物理 C、 AP 心理学、AP 微积分 AB/BC。非AP课包括社会学、艺术、世界文明、文学三、世界历史。AP 课程中,AP 微积分 AB/BC 二者必选一门,根据选择情况分班,再任意搭配其他三门 AP 课程。非 AP 课程中文学三也是必选课程,教授世界历史。AP 微观经济学的老师是一位华裔,虽然是中国老师,但是他都是全英文授课的,有很多高二时报名 AP 微观经济学的同学,到了高三也会继续报名这位老师的AP宏观经济学,总之,不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有不明白的问他就对了。
高三课程是数学加 AP 选修课,包括 AP 统计/商业数学、AP 宏观经济学、AP 环境科学、AP 英语文学与写作、AP 欧洲历史、CS。高三特色课程有博物馆课、美国政府课、厨艺、影视鉴赏、生物水培、3D 打印、服装设计、油画等。我高三选修了 AP 英语文学与写作,这是难度比较高的一门课,授课教师水平也很高,内容上比之前的阅读、分析主旨更加深一层,学习和探究文章写作,对写文书以及以后的留学课业是很有必要的。
高三上学期,上午五节课,下午一节课,到了下学期恢复正常,就变为上午五节课、下午三节课,基本下午两点十分就放学了。放学后可以回家准备文书、到机构做升学辅导、或者规划自己的活动等。
高三的特色课程非常丰富,且很有趣。我们的博物馆课老师之前在新加坡大使馆工作过,他特别喜欢到世界各地参观博物馆,他向我们介绍全世界的博物馆,方便的话,也会带我们实地参观,这门课程真的是一个拓展视野、放松身心的好机会。
·高中三年帮助我更好地成长
在二中国际部的三年是我意识觉醒的一个阶段,启发了我的领导力,发展了自己的个性。我是从应试教育里出来的学生,尤其我之前是在浙江上初中,浙江的初中真的非常内卷,所以也没有多大的机会去发掘自己的个性。
高中三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阶段,我在二中国际部发现自己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可以自创社团,我是第一次担任这种具有实实在在领导力的职位,并且当了班长。我个人认为在应试教育体系里,其实是很难被发掘出领导力的,二中国际部的平台给了我很多挑战和实践的机会,从头开始培养我的领导力,包括演讲能力、组织能力、性格塑造等。而这份领导力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在范德堡大学选择的专业,就是对软性技能要求非常高的专业。
回忆我的高中三年,我觉得我高一做的最有意义的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争取当班长,第二件事就是创立了学习互助社团。当班长这件事算是我给自己下的一个挑战,因为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需要领导力的职位。所以说高一算是奠定了自己领导力角色的一个基础。我在高一的时候也参加了很多性质非常不一样的活动,比如科学学术拓展活动、物理学术拓展活动、数学学术拓展活动等,还有阿斯丹学者杯等,活动参加得比较杂,包括 USAD 也参加了。当时是想多参加一些活动,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许有些人会想着从高一开始就针对某一专业进行一个规划,但我个人属于都试一下才能发现自己最擅长什么,当然,这个经历也是在丰富自己的活动和奖项列表。
·高中三年的规划以及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备考托福方面,我个人认为是越早准备越好,因为越到后面压力越大。我是从初三毕业就开始学习托福的。
高二是从选课开始规划的,经历了高一一年的学习与活动探索,我给自己大概定了一个方向—社科类,以此为中心进行选课。我整个高二的主要压力都是在学习 AP 课程上面,我个人认为高二不去参加太多的学术拓展和活动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高一成立了一个社团或者项目,那就要做一个比较长线的规划,这样高二、高三也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后续活动。高二我还参加了美国学术十项全能 USAD,并创立了教育卡牌游戏社团,参加了经济商赛,这个商赛我最后只去做了一个营销的角色,没有从头到尾跟下来。
高一、高二交接的暑假也是值得好好利用的一段时间。高一结束我认为不用急着去参加夏校,可能有些人的想法是高一去参加夏校以后可以换学分,但是问题是可能以后上了大学,这个夏校的分数不一定被认可,所以如果只是冲着换学分去夏校的话,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不过我是参加了夏校的,以上是我参加后的体会。高一暑假可以用来做一些可以呈现在文书上的内容,我参加了支教。
高三最大的事就是准备文书,需要把各种活动、成绩串联起来,打造起自己的人设,这个时候就发现,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高中三年贯穿始终的事就是稳住 GPA。
最后给现在初三的学弟学妹们提一些建议。好好准备中考,中考结束的暑假也别只顾着放肆玩,提前准备下托福,锻炼一下英语口语和阅读能力,做好这些基础,你就比别人拥有更多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