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星空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先贤为之着迷,天文学的历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人对太阳的观测和记录。
第一部分 走进潞河金鹏天文团
数字天象厅
天文台外观
社徽
潞河中学天文团成立于2011年,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天文分团。学校目前建有天文台、天文教室、数字天象馆3个专业教室,社团专兼职教师10人,社员覆盖全校所有年级,是我校最大的学生社团。
鉴于天文学本身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特色,天文团的活动主要包括室内、室外两大类。
社团的室内活动主要进行天文理论的科普讲解,不定期还会邀请天文领域的“大咖”们进行讲座,带领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天文学动态。
2016年“中国天眼”正式启用进入调试阶段,天文团社员利用淘宝购置的各种简单材料制作了一个“中国天眼”的模型,用以献礼这一中国天文里程碑式的事件。
室外活动方面,依托学校甬路、操场等空间,天文团积极开展望远镜的校内组装和简单使用。目前具有各种型号的望远镜20余台,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观测需求。
望远镜展览
2018年国家天文台兴隆站
2019年延庆华海庄园双子座流星雨观测
双子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因此每年年底,天文团还会组织全体社员进行野外观测,寻找冬季星空中的“猎户”,悉数天边划过的流星,在凛冽寒风中记录下头顶璀璨的星空……这也成为了天文团活动的最大亮点。
2019年,潞河中学成为通州区天文科普基地,天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通过实验证明了地球的自转,你知道傅科是如何做到的吗?快去黄昆楼一楼大厅找找答案吧。
古代天文仪器
中国是最早利用仪器进行天象观察、记录的国家之一。近些年天文团陆续购置了一批古代天文仪器放置在学校校史馆、仁之楼周边,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和具体用途吗?快去扫码看看吧。
第二部分 应对疫情科普不停
2020年开始新冠疫情逐渐席卷全球,天文团立刻调整原有的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在校时间,结合线上课程继续推进天文科普教育。
DIY望远镜模型组装
天文望远镜的组装与使用是天文社每位社员的必备技能。通过DIY望远镜模型的安装,剖析望远镜能够“望远”的秘密。
为了让同学们的天文野外观测更具效率和针对性,疫情期间无法外出观测,因此社团利用校内空场开展组装计时训练和模拟目标观测,通过社内的比拼,看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准。
2021年北京天文馆参观
2021年5月,疫情略有好转,天文团前往北京天文馆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参观学习,丰富多彩的天文知识让各学段的同学们享受了一场饕餮盛宴。
疫情严重时,天文团联合北师大天文系开设了线上的天文科普系列课程,从“零”开始带你走近天文学。
2021年3月疫情好转,天文团成员萌生了制作天文科普小视频的想法,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和反复录制,诞生了诸如《望远镜组装》、《夏季大三角》、《谁是梅西耶?》、《裸眼观星》、《流星雨是不是雨?》等作品,并尝试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科普,让天文走出潞园,走向大众。
第三部分 潞河学子展风采
同学们参加市区各级各项天文竞赛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得天文的种子在潞园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每年天文团都会组建若干支强而有力的队伍参与市区各级比赛。
天文望远镜组装及目标观测、天文知识竞赛、天文摄影、天文论文,潞河学子在各项竞赛中均占有一席之地。
金鹏科技论坛展示
除此之外,作为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天文分团,天文团每年还会受邀参加金鹏科技论坛展示会,向全市的与会同学、老师、来宾科普天文知识,介绍潞河的天文特色。
随着疫情常态化的大趋势,市区各级天文竞赛将陆续恢复,天文团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秀天文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