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民办位育中学毕业生张骏专访(三),张骏,2022届IBDP学生,人工耳蜗佩戴者,中国聋协志愿者。现就读于纽约大学传播学与残障专业。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由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艾伯特·加勒廷成立于1831年,坐落在美国纽约市,是一所美国著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全美办学规模最大的名校之一。2020-2021年度,纽约大学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26,QS世界大学排名第35 。
纽约大学
Q1:你从双耳失聪到如今能正常听到声音,这期间一定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吧?
A1: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在我一岁诊断出双耳失聪的时候,我妈妈跑遍了全国各个医院,最终在我两岁的时候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我才得以重返有声世界。在佩戴人工耳蜗之后,需要进行漫长的语言康复训练,才能跟我的人工耳蜗磨合。我妈妈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她的事业,在家里给我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小时候的康复训练是非常痛苦的,一个单词往往需要重复一天。在这么一个高强度的训练下,我在六年之后终于得以进入正常的公立小学读书。
进入小学之后,我的这个听力缺陷仍然在影响着我,尤其在听课方面。即使我坐在第一排,也会因为听不清而导致我很难跟上老师。但我明白自身的缺陷并不是我逃避学习的一个借口。我的缺陷是我付出更多努力的动力。其实所谓的克服困难总结下来也很简单,就是坚持与不服输。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不可能是我们自身还不够努力。
Q2:有没有人因此取笑过你?你觉得老天是否对你有些不公平?
A2:会有人就我的缺陷攻击我。一开始我也会生气难过,但后来发现,只要自己足够强大,便可以忽略这些声音。攻击性的词汇只是一个称呼,甚至可以作为自我调侃的玩笑。
事实上,因为我的“与众不同”,我也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经历和收获。我是一个康复比较好的例子,妈妈就希望我可以用自身经历鼓励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其实一开始我是有一点敷衍的,但我逐渐发现这些家长是那么迫切地希望可以有一个人告诉他们,他们的孩子会遇到什么困难,该如何顺利解决。他们因为爱而产生的焦急和忧虑深深触动了我。
后来我担任了中国聋协的志愿者,认识了很多专业人士,也开始了解“语言科学与残疾”“听力学”等研究听障、帮助听障人士的专业。我把专业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结合在一起,与那些需要帮助的听障家庭分享,让他们获得自信,为他们指引未来的道路并努力回归主流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他们的感谢,更是一份责任,我想为这个群体做点什么。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我想帮助更多的听障人士恢复听力,帮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所以说,我天生的缺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老天的眷顾,它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付出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爱,同时也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Q3:你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你自己特殊的经历吗?
A3:对于大学的专业,一开始我也是摇摆不定的。曾经的我一度对历史十分感兴趣,又觉得建筑学也很有意思。后来,随着我参与听力相关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多,我遇到了很多这方面的专家,了解了这个领域,也了解了他们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心路历程。去年暑假,我还认识了一位博士后,在他的带领下做了一个听力学相关调研。这个过程让我对听力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上我个人的经历,我就有了强烈的欲望去学习与听力师有关的“语言科学与残疾”这个专业。
图 / 张骏为中国聋协制作的视频截图
我在最终决定这个专业前,其实也有纠结与迷茫,但我们才是高中生,我们人生还很长,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学业,放平心态,多尝试,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耐心和兴趣会沉淀出让人不后悔的决定。
Q4: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A4:“专注自己,尽全力。”高一第一次迈入国际化的环境,周围环绕着太多优秀的人。看着他们进入名校,出现在各大世界级大赛的颁奖台,有着优异的标化及GPA,我会问自己“我凭什么不行?”。结果,我把自己变得很疲惫,成绩不升反降。后来我就开始反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也有自己的目标。我希望让自己基于自己的基础上变好,不应该和别人比而自乱阵脚。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讲,这个世界上总会有比我们更聪明又比我们努力优秀的人。他们的优秀绝不是我们沮丧的理由。不要受到他人的影响,要学会专注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收获问心无愧的结果。当你清楚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时,收获的成就感会更多。
Q5: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A5:这三年来我对IBDP最大的感受就是它需要极高的时间规划能力,就如老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不要拖”。所有事情都提前规划,每件事情都给自己一个大致的时间段。等到要做这件事时,再去细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自己定一个提前于DDL的DDL。这样一来,就给了自己缓冲的时间去做修改矫正的工作。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对重要时间节点要非常清楚。我也会有紧张忙不过来的时候,但总的来说不会在关键点掉链子,我想这该得益于提前规划。
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信息量大、节奏快的课,我会提前问老师上课内容。在课前自己看教科书,就书上内容自己先做一份笔记,然后在课堂上将老师所讲内容添加在自己笔记旁边,合成一份完整的笔记。在复习时,用别的颜色的笔作注释,对重点知识点做好标注。预习、复习体现在一份笔记上,复习起来有阶段性从而记忆深刻。此外可以做的是提前背def,也可以用Qiuzlet这类软件来整理学术性词汇、def、公式等。之后就可以用碎片化时间去翻翻卡片,积少成多。
在活动方面,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筛选活动。我只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且符合个人能力的活动。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子,我平常会去聋人协会或是残疾人社区服务中心做演讲,虽然看起来这些活动会占用我大量时间,但因为我真的很享受鼓励他人带来的快乐,这项活动就不会让我感到疲惫。同时,我也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让活动的效率不断提高,所以我仍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学习。
采访小记
Media记者 仇之匀
在交谈中,我觉得张骏学长是一个富有爱心且平和的人。
他常常在采访中称那些他帮助到的小朋友为“我的孩子们”。他所学所为都是希望自己能学到更专业的知识,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好更准确的方式去帮助他的孩子们。平和是他的自述也是我的感受。积极面对身体的缺陷,那句“这不是我比别人差的理由,而是我更努力的动力”让我感觉在学长身上不止可以学到有用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感受到思想的深度。
漂亮的成绩堆造出优异的形象,真挚善良的性格在生活中留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