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UWC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特别主题日,我们组织了一场“山海之声——少数民族深度对话”工作坊。现场除了有来自不同民族的UWC师生,还有三位远在贵州凯里与我们隔空对话的苗族朋友。
01从米豆腐到消失的吊脚楼
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之旅”从一碗现拌的香辣米豆腐开始。米豆腐是由大米和石灰制成的时令特色民族美食,来自黔东南地区,也就是与我们对话的苗族朋友们的家乡。
在工作坊的第一个环节,苗族朋友龙哥和他的朋友们为我们介绍了有关苗族的历史发源、语言、龙舟节、姊妹节以及特色美食。他们来自苗族中部地区文化重心台江县,他们对于苗文化的理解,来自于清水江和苗疆泥土,远远生动于我们在书本上可以读到的内容。
在他们口中,万物有灵,万生平等:“采集草药时要先问问它,能不能把它借走,用不完的,也要还给大山。”恋爱则是藏在糯米饭中的小心思:“我们这边的表白是很含蓄的,姊妹节的时候,如果你讨姊妹饭(糯米饭)时,饭里拌了辣椒就是女孩子拒绝你,如果拌了糖就是女孩子想要跟你在一起。”
接着,常熟UWC的少数民族代表进行了分享。来自云南大理的白族姑娘杨若涵为我们讲解了白族的特色美食乳扇的制作过程,并邀请大家品尝了现烤的乳扇。杨若涵还带来了有着“苍山雪,洱海月,上关风,下关花”寓意的白族服饰,展示了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少数民族风情。
凉山的彝族青年阿皮史格给大家呈现了彝族文化的精彩,还分享了他从山村来到UWC之后所体验和感受的文化冲击以及内心转变。
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青年,阿皮这样说:
从山里到山外,从彝族看世界,这样的身份给予我更多元的视角和思考的维度,当我接触到不同文化,在一次次的文化冲击中洗礼后,这样的优势给我更多的经历,对于我个人,对于我的民族,我知道如何融会贯通,理性对待和取舍不同文化的利弊。
来自不同民族的精彩分享激发了许多同学的思考。而我们的话题探讨逐渐从烂漫美好的民族风情转变到了现实的文化保护问题。
土家族同学王开心分享说,他们家今年换掉了土家族特色的吊脚楼,因为吊脚楼的生活环境终究还是比不上现代的水泥房子;阿皮告诉我们彝语面临的传承问题:当大家都走出大山了,语言便失去了他的使用者,没有使用者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龙哥的朋友说,政府的少数民族扶贫工作拆掉了他们的木质老房子,给他们换上新的水泥房,但他们却因为没有经济条件重新装修,过着家徒四壁的生活;包括汉族乡下的一些老房子,也面临着拆迁的威胁.......
困难重重,矛盾重重,面对不可挽回的时代转变,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保有这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
02一次苗族龙舟节的邂逅
回到今年的6月,我们从朋友的口中了解到苗族一年一度的龙舟节赛事即将开始,于是便抱着观赏了解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从贵阳来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施洞作为苗族中部方言的发源地,有98%以上的苗族人口,还有着十余项国家非遗苗族工艺,如苗绣苗银等,是个蕴含着多彩苗疆文化的小镇。正值龙舟节,我们遇到了正在为节日做准备的龙哥,在接下来比赛的几天里,我们逐渐熟络起来。
龙舟节对于中部方言区的苗族人来说,绝对是忙碌的一年中最为期盼的盛大赛事。人们穿上节日专属的手工彩色衣服和银饰,龙舟在清水江上竞渡,岸边敲锣打鼓,各个村寨的人为自己的寨子欢呼喝彩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染上了几分激动雀跃。几位村代表在一旁分发热气腾腾的龙肉(五花肉糯米饭),小孩子们四处打闹,两岸的小贩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观众,有冰凉滑溜的冰粉,Q弹爽嫩的米豆腐,热辣鲜香的拌粉......龙舟节凝聚了整个村寨里人们的心绪,使得这片山野都活了起来。
然而,当我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走进龙哥的家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走入空荡荡的房子里,我们才知道龙哥的父母分别在深圳和杭州打工,每年只回家一次。龙哥说,当地的孩子们,多数从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他所在的初中到了最后只剩下两个班。龙舟节过后,游客都走得差不多了,走在路上几乎看不见青壮年,只有少数估计在读小学年纪的孩子和老人。我们后续了解到,拥有着最丰富苗文化的台江县,竟也是贵州省相对贫困的地方。
与龙哥的朋友们聊天时,我们问,为什么没有想过通过发扬苗族特色工艺来获取收入?朋友们都纷纷挥起手来,说家里人都不愿意教过多传统文化,外出打工能赚更多的钱,就没必要再去讲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当中仍然有人还在做着文化传承的事,但很多时候,他们或许只是下意识地继承上一辈人所做的事,而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情意义何在。当面对经济压力,又或者萌生闯一闯的野心时,外出打工赚钱这一“诱人”的选择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很多人便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这片“异域疆土”,拥抱城市给予的机会。
一方面,本该被代代相传,并给本民族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快乐的民族文化,逐渐面临冷落和消逝。另一方面,人们虽外出打工,但也并不足以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是造成了更严重的人口流失和老龄化。当地的一些扶贫工作虽然在开展,但由于缺乏对特色民情的充分了解,并不能给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帮助,甚至违背了一些当地的文化理念。
我们逐渐意识到,如果想要达成长远的发展,无论是文化层面还是经济层面,或许最重要的是立足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如同大树要生长,需要扎根于土壤,汲取营养。这既需要本民族的人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更需要不同民族的人抱有积极包容的心态去和他们相互了解,相互支持。
由此,我们萌生了想做一点事的想法,为少数民族的朋友们提供更多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让他们以民族文化继承者的身份去探索自身文化的魅力,在分享和交流中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意义。同时也给生活在其他不同地方的人们机会,去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突破隔阂,从而达成相互理解。
03 来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
在“社交媒体和我们的网络世界”为题的特别主题日,我们为常熟UWC的同学们创造了一次与少数民族的青年人跨越山海的对话机会。
对于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的我们,组织这次工作坊,无疑是一次突破性的挑战。在准备工作坊的过程中,我们率先要完成很多沟通和进一步了解的工作。因为交流习惯的差异,我们常常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
特别主题日的前一周恰逢考试周,密集的学业任务抢占着我们准备工作坊的时间。不过事实上,我们发现准备工作坊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是叠加在我们身上的压力。每一次与苗族朋友们连线,我们可以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考试压力中抬起头来,看到更辽阔的山海。也正是在这些瞬间,我们跳出了学生的身份,而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份子,感到我们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最终,在活动现场,我们如愿以偿将苗族文化呈现给了大家,也听到了来自观众席的许多声音。在这里,大家都可以找回自己的“民族”身份,骄傲地讲出家乡的故事。
在工作坊的尾声,大家录制了一段视频留念。视频中,我们站在一起,手里拿着与苗族朋友们连着线的电脑。我们彼此交换语言,苗族朋友说:“We come from贵州施洞。”我们用苗语说:“我们来自常熟世界联合学院。”最后,我们使用各自的语言说出“很高兴认识你”。
这既是我们对于本次的特别主题:网络世界的回应,也是对于未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期待。让我们不计地域与民族的隔阂,不困于屏幕与网线,听见不同的声音,求同存异,怀着包容和热情,说出“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