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零一国际部是如何做个性化培养的?看看招办主人是如何揭秘的!
问任宜
今年一零一中学国际部早申结果太亮眼了,有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埃默里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今年北京地区早申请唯一一枚西北大学的录取都来自于学校的首届英才班。可以分享一下这几年学校在英才班以及AP班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资源配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吗?
答于小雅
今年的早申成绩还是比较理想,不过今年早申的整体情况还是和我们历年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差别,我们每年在早申阶段上岸的同学基本都在30%左右,今年也是基本保持在这个数据上。
我们这几年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资源配置上做了很多工作,这的确也是我们这几年举全国际部甚至是全校之力在做的一些事情。最为突出的应该就是很多家长都很关注的国际英才班。我们一零一教育集团在2019年成立了英才学院,试图探索一种高校+中学,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相互整合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而我们国际部依托校本部英才学院,于2020年成立了首届国际英才班。国际英才班的名字其实是就是国际部+英才学院这样组合而来的。相信这些不少家长们对于这些已经有所了解,如果要详细说一下这几年我们的一些工作,那么应该就是经过最初的摸索和尝试的阶段之后,这几年我们在这些资源使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又有了相当程度的进步,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我们独有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从资源的广度上来说,英才学院目前涵盖理科、工科、社科、人文等多个方面的大大小小几十个项目,项目及实验室支持方除了来自如北大、同济大学等这些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我们在今年还增加了来自例如小米、字节跳动这样的优秀企业资源,学生们的项目式学习的项目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更关键的是我们的项目资源库每年还都在稳步扩大中。
从资源挖掘和落地的深度来看,我们也探索出一种比较高效的模式。我们给学生开展或者定制的项目都是基于某一领域较为长期、深度的研究(有些项目持续的时间甚至贯穿大部分高中学习时间),那么如何结合高中阶段的学生特点让这些研究能够真正落地并且最后助力申请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探讨的。我们在帮助学生落地项目的时候,采取的是项目导师+升学指导老师+学生三方共同来跟进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模式。
这种模式既可以让项目导师知道如何设计或引导学生产出真正可以助力申请的成果,同时升学指导老师的介入也可以保证随时督促学生进行项目的扎实推进,从而让项目式学习最终有落地、有产出。而且学生们最后出来的成果也的确都是非常的扎实,比如今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计算机金奖就是咱们英才班的一位同学获得的,而早申阶段被西北大学录取的这个同学,她所有的科研类项目都是依托英才项目完成的。他们的这样一些成果和成功的经历也再次证明了我们这样一种落地模式的有效性。
这里还要补充一句,英才学院的项目式学习资源这两年也开始逐步辐射整个国际部学生了,AP班的同学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也都可以申请这些英才项目,基本每一个英才项目中都有来自英才班以及AP班的同学。
问任宜
一零一中学国际部的升学指导规划工作在整个北京都是有口皆碑的。一届学生大概有120位,升学指导老师团队有10位老师,平均每位升学老师要带10位同学。高中三年,对于学生的具体规划有哪些?
答于小雅
升学指导团队是我们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一零一国际部在2012年建立之初就成立了隶属学校的升学指导中心,升学指导老师全部是校方全职老师,这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是非常少见的。因为学校认为升学指导并不是只负责出口,在高三给学生做做申请就可以了,重要的反而是前两年对学生整体规划、活动执行和学术产出的全面统筹。
同时,在我们国际部的组织架构中,升学部门和教育、教学部门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学校认为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比如升学指导反馈学生需要更多的研究型活动,那在教学中就会要求老师带领学生做研究型project。升学部门反馈需要更加多元地培养学生的组织力、领导力等,德育这边也会进行相应配合。我们有时候戏称教育教学和留学是我们国际部的三架马车,共同拉动国际部的整体前进和发展。
而我们的升学指导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具体升学规划的话,具体有以下内容:
1.我们的升学指导老师有一部分在招生阶段就会参与学生的面试,帮助发掘和我们最为契合的学生。
2.在初三的暑假就会给学生安排各项任务,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好初三的暑假,提前进入状态。
3.入学后有每周一次的升学指导课程和每学期两次的一对一约谈,随时掌握学生的状态,描摹学生画像,从而根据他擅长的和以后的专业方向提供选课和活动指导。
4.每两周一次的家长升学讲座,把整个三年中家长们需要了解的信息掰开了揉碎了讲,让家长们可以从校方了解最官方和权威的一手信息。
5.每个学生都有实时更新档案,成绩、标化、活动、竞赛所有东西都记录在册,关于所有活动、竞赛和项目等等资源的信息也会随时匹配给学生,并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随时提供帮助。
6.遇到一些比较特别的学生规划问题时,还会在每周例会上与各部门主管共同商讨和研究。
7.而高三的申请阶段就更不用说了,每年ED、RD申请关键节点前不少老师都是每天和学生一起熬到深夜,护航每一个孩子的申请。
最后比较特别的一点是,我们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升学指导老师兼任班主任这一做法,近几年的尝试走下来,发现这样的一种模式的确会让升学指导老师对于学生们的了解更加细致全面,并且和学生家庭的了解程度更高,从而在申请过程中家校形成更好的合力,给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规划和助力。
问任宜
听说今年早申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学生是申的音乐专业,一零一的金帆乐团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对于有音乐特长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对这块特别感兴趣,可以分享一下吗?
答于小雅
这个学生的确是一个很全面的学生,学业成绩和音乐素养都非常突出。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学生最开始并不是我们金帆乐团的学生,但是他本身对音乐非常热爱。在他高二的时候,应该是连续两个学期,每周三下午放学之后在我们国际部的小剧场里面开展小型的音乐会(音乐沙龙),其他同学有的会去听音乐,有的会去自习,还有人纯粹去听着他的曲子发呆。
他的留学指导老师在了解了他在音乐方面的热爱和突出的素养之后,首先是从学校层面为他寻找了很多表演的机会,同时也马上让金帆的老师和他接触并且评估,金帆的老师们也在第一时间高度肯定了他的音乐素养。后续我们就让金帆的老师们也参与到这个学生的很多活动和规划当中来,例如之后他开始频繁参与金帆乐团的日常排练和演出观摩,跟随金帆的老师们和乐团的同学们一起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在这种全方位的整体规划下,可以说最后有这么好的结果也是情理之中的。
说到这里可能就要说一下我们今年开始的音乐特长生项目,其实最开始就是这个学生的成长路径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整合我们校内的优质资源,比如我们学校的金帆交响乐团就是非常雄厚实力、享誉海内外的一个存在。
所以我们在今年的新高一中,已经开始音乐特长项目学生的培养了,在我们国际部联合金帆交响乐团培养的同时,还加入了我们的美国合作方ACES艺术教育中心,目前是一个三方联合培养的模式。我们目前制定了一套2+1+N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每周2节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1节作曲与视唱练耳课,以及放学后由专家老师1对1指导的乐器演奏课,学生们还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自主参加我校金帆交响乐团的演出观摩或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