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是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从蹒跚学步的小宝宝,到需要借助眼镜的老年人,随时随地,只要拿起书本,就能看书。不过在尚音老师们的眼里,阅读是一种氛围,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一种思维方式。让我们来看看,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二年级的老师们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把“看书”变成“阅读”,孩子们又如何从阅读中受益的。
诀窍一:严选阅读推荐书目
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里,阅读再也不是“有什么,看什么”的粗放式看书了。老师们对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非常谨慎,往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出发。
在二年级的推荐书目里,既有外国经典童话《木偶奇遇记》,也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传说有个鹿回头》,从图文并茂的绘本《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们》,到近18万字的儿童小说《男生贾里》,这些从易到难,从图片到文字的推荐书目,正是孩子们独立自主阅读和思考的学习支架。
诀窍二:“沉浸式”快乐读书Bar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让孩子们有个“浸入式”的阅读氛围,每个班级都辟出了一定的空间,建立班级“快乐读书Bar”,为孩子创造随时随地阅读的条件。
诀窍三:《我的阅读小脚印》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尚音老师们还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设计了《我的阅读小脚印》阅读理解分享册,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完成阅读小脚印,从笔头输出的结果,从孩子们相互间的互动和分享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阅读理解程度。
诀窍四:《想象写话》
二年级的老师们还结合孩子们的特点,进一步设计了《想象写话》,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带孩子们精读课文。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写作文时知道该怎样写,心中有数了,也就排除了害怕作文的心理,增强了自信心,写作的兴趣和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
诀窍五:老师带你来阅读
拿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刚刚学过不久的第七课《妈妈睡了》来举例,本文通过了孩子对睡梦中的妈妈的仔细观察,写出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和好累,表现了妈妈照顾孩子的辛劳,也表现了孩子对妈妈满满的爱和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在第二自然段中对妈妈的外貌描写那部分。“明亮”的眼睛,“弯弯”眉毛,“红润”的脸上,这些描写都说明了睡梦中的妈妈十分美丽。“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这里把“眉毛”当作人来写,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的生动感人。
老师在带学生们精读课文的时候,也是教学生们写作手法的重要时刻。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分析作者是如果对外貌进行描写的,让学生换位思考。等到他们在描写外貌或者物的时候就会更清楚的如何去做。这一课的讲解也为学生们接着来的看图写话《我最喜爱的玩具》做好了铺垫。在写这篇《我最喜欢的玩具》时,老师结合《妈妈睡了》这一课对妈妈的外貌描写方式,再加上写物时要注意的四大要素进行引导。这时的学生对如何去描写《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已经可以信手拈来。
荀子在《劝学》中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所说,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
老师们都相信通过我们潜移默化的努力,随着绘本读到一定的数量,加上孩子年龄和阅历、理解能力的提高,最后将这些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记忆里再转化成写作将其外化出来。进而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的,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我要读”。
孩子就会越来越爱阅读,越来越知识渊博,越来越会外化,从而形成“热爱阅读---掌握方法---丰富知识---优秀写作---热爱阅读”闭环。成为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