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上海闵行区万科双语学校学生张荣一,他是科创专业户,在各大赛事中拿奖无数,他擅长数学和计算机,设计程序为同学解答方程,他说自己不是“社牛”,但一谈到他的作品,他能和你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在12月16日举办的高级创新比赛(AIGC)(AIGC是一项面向全世界范围各学段学生的科技创新竞赛)中,他的创新成果从来自新加坡、韩国、俄罗斯、中国等10余个国家的13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金奖是这么来的
谈及本次的获奖作品,张荣一直言灵感源于一次写作业过程中的“手抖”,在发现“手抖”的现象后,平时就很热衷于各项发明的他,立刻开始构思是否能够制作一个机械结构对手部进行辅助,从而避免“手抖”的发生。
之后在学校的物理课上,正好上到力学相关的内容,在课上他灵感乍现,想到用连杆结构来制作自己的“防抖神器”。一次次实验之后,他的第一款作品诞生了,但很快张荣一意识到连杆结构作为手部的辅助装置,虽然效果不错但在舒适度上欠佳。
此时,生物课上正好介绍了人体的手部结构,为张荣一的作品改进开启了新思路。他不断地查阅各类资料,利用课余时间把物理老师王金莉老师、生物老师Mr.J、化学老师杜铁牛老师请教了个遍,再不断地试验,最终制作出了弹力绳结构的装置,一举夺得了AIGC金奖。
AIGC金奖证书
“其实能拿到金奖我还是有点惊讶的,我的作品目前还仅是个雏形,未达到我的理想状态。“张荣一如是地说到。他本人也坦言相比于机械装置设计,他更擅长计算机领域,在设计本次参赛作品时他也想过加入计算机元素,奈何增加之后装置会更显笨重,只得放弃。
其实是计算机“达人”
提到计算机,张荣一就更有话说了,在八年级的时候他就曾通过设计计算机程序来帮助同学。当时班上很多同学都饱受一元二次方程的“折磨”,而在班上数理成绩优异的张荣一自然成为了同学们的请教对象。张荣一担心自己的口述没办法将原理刨析清楚,转头就运用自己擅长的计算机设计程序来为同学们解惑答疑。
他设计的第一版程序,数据输入直接得出答案,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他就立马设计了可以让同学们清楚看到解题过程的第二版程序。
这并不是偶发事件,张荣一提到在班上同学们经常互帮互助,这种融洽的班级氛围是他就读过的学校之最,言语中无不透露着对同学们、老师们、班级的热爱。
12月初,张荣一已经入选了“元培少年学者”项目,相信为帮助同学绞尽脑汁的他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在这方面妈妈是“第一名”
在张荣一探索发明的历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也为他带来了很大的启示。父母时常鼓励他要多发散思维,不要一味依赖网上数据,要自己多尝试,得出成果。
在AIGC参赛过程中,张荣一就差点因为轻信网上数据“翻车”,他甚至表示倘若真的听信了这个数据,恐怕就与这次的金奖失之交臂了。父母的日常教诲让张荣一摆脱“虚假数据”桎梏,收获了今日成果。
特别是张荣一的妈妈,张荣一自豪地提到妈妈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竞赛,在找竞赛方面绝对是第一名。妈妈一直鼓励他参与各科各类竞赛中,起初张荣一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当他站上讲台面向评委侃侃而谈自己作品的那一刻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后他都主动让妈妈为他寻找各种竞赛报名参与。
近三年获奖记录
他说自己不够耐心,但在作品改进上从不停歇,他说自己不“社牛“,但聊起自己的兴趣时口若悬河。他是一个普通的大男孩,喜欢打游戏,乐于帮助同学,他也是个优秀的少年学者,利用recess时间请教老师,致力于发明创新。万科双语学校“均衡发展、全人培养”的BALANCE教育理念在张荣一身上有了完美的诠释。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万科双语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竭尽所能,静候花开。
关于“万”有引力
孩子说“来了万科双语之后,我爱上了上学的日子。”老师说“在万科双语,我成长为了让孩子们念念不忘的老师。”因此,我们萌生了这样的想法,通过设置“万”有引力微信专栏,展现孩子们的成长姿态,记录教职工们的向上生长,以此为窗口,窥见万科双语的自有“引力”。
线上分享会
1月7日,我们将以短片录播形式全方位介绍学校的课程特色、育人理念及校园活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