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36个小时,大幕就要拉开……红砖美术馆里,10位创作者开始在自己的展位里忙碌:
他们小心地拆放一件件作品;用心计算、思忖展品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弯转射灯的角度以便得到最佳的光影效果;也随时突发奇想,在原本的布展计划里揉入新的想法或元素……
一番忙碌和紧张之后,3月24日“启明星艺术之夜”准时开幕:
这是启明星学校10名12年级学生的IBDP视觉艺术课结课环节,也是他们的“艺术为自己说话”的现场。
70余件系列或独幅作品展出2天,迎来了师长、同学,以及那些在红砖与孩子们作品有缘邂逅的陌生人。
惊喜
出生在青海藏区的增周加措对身份和文化认同有着长久的思考,每两年他都要回一次自己的原乡。这一次,他用图片和玛尼石把藏区搬到现场。
“我最得意的作品是《倒牛奶的女人》。”增周加措说。那是他在海拔5000多米的牧区拍摄的。女人倒牦牛奶的样子唤出了他脑海里长辈劳作的样子,而光线透进屋子,和腾起的烟雾配合的刚刚好,主体与背景的强烈反差构成了完美的画面,他毫不犹豫地按下快门,捕捉到那短暂但照射进自己记忆的一刻。
刘峥特别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他用版画、绘画和装置作品进行表达,最有意思的是《47号避难所》。这幅大尺寸的作品是刘峥花了2个星期设计、采买木料,之后在木工坊亲手磨出来的。
“有研究显示,47公分是我们社交距离的临界值。小于47公分是亲密关系的距离;大于47公分是陌生关系的距离。”刘峥说。
观众站在《47号避难所》里,通过调整手柄降低或升高伞顶来体验与周围事物距离远近对自身心理感受带来的变化。“因为展示场地大小有限,我的作品不能按照实际设计尺寸展示。在足够大的空间里,《47号避难所》可以容纳进3个人去真正体验47公分的社交临界距离,我希望它能足够启发人们思考、甚至模糊彼此之间的物理界限,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寻回那些丢失的亲密关系。”
课程的最后环节,大家为了完成展示非常努力!他们也是幸运的,能够在这样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Anna Zhu(朱宁)说,“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想要表达的内容。疫情期间,他们遇到很大挑战,学习资源有限,但他们还是排除困难,很有决心,最终拿出很棒的作品完成展示。我为他们骄傲!12年级的学生总能给你惊喜!”Anna是启明星中学部IBDP视觉艺术课教师,也是她陪伴这些孩子在艺术里找寻并发出属于自己的 “声音”。
突破
是的,展示现场,谢雨霏的妈妈就被女儿惊喜到了。
“除了1件,其他作品我几乎都没见过!她对我保密,不让我看。(这些作品)真的让我很惊讶!”看着女儿的8件作品,雨霏妈妈开心得不得了。
雨霏的作品主要是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最震撼的是《新生》。那是一个被缚的婴儿,身体上方覆盖着三层写着暴力语言的布条。“这些语言或许是无心的,但它们和有意的语言暴力一样会给生命带来伤害。”雨霏解释说,“这三个层面分别代表童年、少年、成年。”
倒退2年,无论雨霏还是妈妈都预料不到眼前的一切,也不能相信她会在大学申请中选择纯艺术方向,并且已经拿到好几所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从来没系统地学过艺术或是绘画,是Ms. Anna鼓励了我!”雨霏说,“在艺术的学习中,我想的很多,但欠缺的是表达的技法。我会去问老师,老师也主动帮助我,向我介绍可能激发我的艺术家的作品。”
Josh Sobhani也在艺术的学习中反思、突破着自我:“原来,我总是很喜欢马上开始创作新的作品,进行新的尝试。但是经过DP艺术课程的学习,我学会认真思考过程和进行反思。旁人观看我的作品或许不一定能直接感受到什么不同,但我自己知道,我的作品是有改变的。”
Josh的作品包含大量的图案元素。重复的图案显示着稳定、可靠与安全感,但有时候你也能从中看到突破和改变。这样的平衡与衡量,大概就是他成长和突破的表现。
“每个学生都拥有他们富于创造性的‘声音’。作为艺术老师,我所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完善自己的“声音”。然而,我的工作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回报的方面就是帮助学生摒除那些掣肘他们的‘杂音’——那些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者某些事情不值得探索的声音。要把我们最内在的情感和想法展示出来,需要巨大的勇气。”Anna说。
从“石”中走出
Anna做到了,孩子们也做到了——
他们仿佛石中的大卫,在良师的启发和牵手下,一个个褪去琐碎和负累,从石中信步走出,在艺术中成为自己,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他们不但自信地展示了自己的艺术表达技巧,重温了生命的温暖和美好,也勇敢地探索了人性和社会生活中很多的尖锐话题。
同学、师长来到展示现场,举行庆贺晚宴,和学生们共庆的不只他们的高中艺术学习告一段落,更是他们以艺术的方式直面现实的直白与勇气。
学生们的表现也让2位同为艺术家的启明星家长师建民和陈金庆感慨良多。他们在庆祝晚宴上表示,从这些作品里,看到了青春、细腻、胆大、生命力……艺术创作的道路是孤独的,愿孩子们不断探索,克服生活社会带来的磨难,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自由创作,给更多的人带来启发。
一段经历的结束必然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启。这些借由艺术获得更多“装备”的少年人将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长,他们在扎实的学习过程中,发掘了来自心底的自我认知和自信。
正如郭千睿作为学生代表在展示仪式中的致辞:我对艺术的感知曾经是‘术大于道’,我有着精确的艺术表达技巧,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来启明星学习之后我才知道,‘道大于术’。这里的学习、这里的老师让我对艺术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我们的很多同学都很有才华,没有这样的学习平台,我们走不到今天这样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