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顶层设计:以能力驱动为核心
光华中学课程3.0版本基于对上海新课程标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和学校课程的深入研读,由光华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群、光华素养课程群和光华知行课程群构成。
光华课程3.0是以能力驱动为核心的整合,这也是光华中学课程3.0版本最突出的特点。 结合平和教育集团培养“博雅、包容、审辨、笃行”学生的育人目标,学校梳理出8种核心素养能力,即实践力、反思力、沟通力、合作力、学习力、审美力、思辨力和创新力。这些核心素养实际上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既包含学生对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也包含学生和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学生对世界认知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梳理并不难,但要想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并非易事。校方又对每一种能力进行更细小的拆解,提炼总结出48种核心的小能力,作为日常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重要导向。然后将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应到各门学科中,通过不同的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
以语文科目为例,在这个科目的教学中,光华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对每个年级需要原典精读、经典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的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贰
把书讲“薄”的课堂,长什么样?
顶层设计有了,老师在课堂上的实践效果如何?他们用怎样的课程设计实现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养成呢?
基于核心概念统整后的单元,不再是一篇篇单独的文章,而是被一个主题串联起来。教学的过程也变得更加张弛有度。比如在教读《济南的冬天》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景物之美,也要侧重对字词的学习。而到了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则更加侧重对主题的理解,对文本的分析,而不是字词的学习。整本书思辨阅读则采用同主题自主阅读。
光华不仅关注孩子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知识本身,更加关注学科背后的思维和认知模型。
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或跨学科需要理解的关键概念和关键能力,光华中学的老师们都做了详细梳理。比如数学学科从数学模式、数据与可能性、计算思维、推理与论证、数学联结、数学阅读等6个方面都有详细拆解,教师根据这个来设计融合中考数学和数学拓展课程的教学,做到两条腿走路。
光华数学拓展课程
英语课程在去年1.0基础上 继续不断深耕,研发推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2.0课程。在充分实施规定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海量学习材料。
叁
书越讲越薄,但素养要越学越厚
课本越讲越薄,老师和学生也有更多机会和精力参与到个性化的素养发展中来。
光华中学开设有艺术类、乐团类、体育类和学术类4大门类60多门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学校要求学生每个门类都选择一个项目,且每一个项目保证至少每周2课时。
光华在AMC数学国际比赛上是为数不多的非外籍子女的民办学校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之前带学生走出校园的人文行走等项目不得不搁置。但老师们还在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出更多丰富有趣的课程。 在平时的教学中,光华中学的教师也习惯用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让学生从多视角、多学科的学习中,形成更全面的知识观和生活观。
将素养课程活动和知行活动的传统延续下来的同时,光华中学课程3.0更加关注初中生的特点。
初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即将迎来人生中的一个知识储备小巅峰,或许还将伴随着青春期的悸动。如何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学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考虑到了。
比如学校对不同年级的《道德和法治》课做了详细规划,课程比重按照孩子社会情感发展的重点安排:
六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要学会和同学/他人相处。这一时期的道法课重点讲尊重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年级,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懵懂的兴趣,道法课重点讲异性关系的处理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让不少家长如临大敌,孩子可能迎来最叛逆的青春期,道法课重点讲成长中的彷徨和自我成长发展规划。
九年级则关注如何正确面对升学选拔和进行生涯规划。
很多家长很关注如何规划学生高中升学,其实光华的课外活动和素养课程,早就将六年级至高中三年的课程都考虑进来,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不同的活动比重,实现目标高中的无缝衔接。
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特点,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高效”。光华中学课程3.0,用“能力驱动+大概念整合+综合素养活动”对学校课程框架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
我们承诺:
我们承诺校方本着均衡分班,不开设重点班、快慢班、特色班、实验班原则并作出以下承诺:
1、本校不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等工作;
2、本校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
3、本校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