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又君
执信中学1982届校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学科组长
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
1996年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998年获广东省首届青年科技奖
2017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2001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014年入选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
2019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2021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一个广州长大的城市女孩,在深圳盐田水产研究基地一待就是20年;一个从小就不爱吃鱼的人,一直从事着海水鱼的人工繁殖工作。
区又君成名很早,是国内最早开展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者之一,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37年来,她扎根在水产科研、生产一线,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到规模化都对行业发展起着带动和推动作用。她先后研究开发了20多种海水鱼类的繁育及养殖技术,我们餐桌上经常出现的人工养殖的马友、乌头、老鼠斑、卵形鲳鲹、黄尾鲻等等,都有她的功劳。
区又君(中)到马友鱼养殖基地考察
执信中学校友会采访团队跟随区又君来到中山某养殖基地,她穿上雨靴系着围裙,熟练地下塘捉鱼,与养殖户交流技术,现场给学生们上课,这是她的工作日常。不同于我们想像中在实验室文雅地操作仪器的科学家,水产专家的实验室就是养殖一线,而且技术推广、业务培训也是其科研工作的一部分。她开玩笑说,他们就是一个“高级渔民”,工作时经常“一身水一身汗” 。
区又君在养殖基地工作
她自认为不是很有读书天分的人,但胜在认真、刻苦,喜欢思考,喜欢创新,所以虽然慢,最后却总会比别人有更多的发现。这个在执信读书时期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后来也成为了她的工作习惯,也是她事业成功的法宝之一。
区又君是在高考恢复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考入执信的,当时执信恢复重点中学不久。她就读的初中学校门口贴着几间重点学校的招生简章,她说潜意识中已经知道“执信女中”,她姨妈是抗战时期执信女中的校友,也许是一种缘分吧,她很自然地就报了执信。“初中学校的老师希望我们留在原校继续读高中,考试时心惊胆颤,总在担心万一考不上怎么办?”她记得考试是在执信进行的,参加的人还不少。
“在执信,遇到了一群很优秀的老师。”毕业40年,区又君还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高一班主任是朱健强,高二、高三班主任是高溥贞,朱老师那时很年轻,比学生大不了几岁。高老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我是申领助学金的,两位班主任都很关心和照顾我。”
在她的记忆中,数学老师陈弥铿、物理老师肖卓达、化学老师戴卉蘅讲课都非常生动,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戴老师上课会做一些特殊的手势,坐在前排的她经常忍不住发笑,还与同桌讲悄悄话,戴老师知道她们在开小差,只是看一眼也不会批评。生物老师余素澄特别注重实践活动,经常带着学生在生物园上课,里面有她专门培养的蜜蜂。区又君说后来报考中山大学生物系,与余老师埋下的“种子”有关。
区又君从小身体瘦弱,但这个“运动会从来不关她事”的人,却拿了一次1500米冠军。她是住宿生,宿舍楼下就是操场,每天早晨有不少同学跑步,习惯早起的她就跟着跑上几圈。高二那年校运会新增了1500米项目,体育委员就动员她参加。
“叫我报就报吧,我也没什么压力。其他选手一开始就向前冲,我只是像平时一样恒速地跑,到后面他们没力气了,我慢慢追上去最后冲刺反而得了冠军,记得当时很多同学在旁边为我加油。”区又君开心地说,这已经成为她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到现在聚会时还有人说起。而这件事对她个人的影响也很大,她懂得了一个道理:你主观认为不行的事情,努力一下,说不定是可以做到的。
“区又君记性特别好,连新华字典的页数都记得。”这是她又一件被同桌津津乐道的事。她喜欢看书,一本厚厚的小说熬一个通宵就读完。那时可供选择的读物很少,通常找到什么就看什么,有时实在无书可看,就把字典、词典拿来翻(一些字词解释里包含一些小故事)。“有一次老师提到字典里的某一个字,我随口就报出在哪一页。其实不是记性好,翻得多自然就记住了。”
她的文科成绩比较好,高二文理分科时,高老师建议她读文科,“我的理科也不算差嘛?”老师的建议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她就要试试理科,冲一下。
区又君说自己不是那种反应敏捷的学生,有时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她基本上听不明,但她笔记能力很强,她课后看着笔记慢慢琢磨,到最后不仅全部领会了,甚至有新的发现。
在执信中学校史博物馆,有两本纸张发黄的油印小册子——《青年的美德》《人生漫谈》,这是区又君当年获得的先进集体奖品,她一直珍藏着,校友会为百年校庆征集展品,她特意捐赠出来。她说,在那个缺少读物的特殊年代,这是最好的的奖品。“这些小册子都是老师们亲自刻版、油印、装订的,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
在接受校友会采访那天,博物馆馆长禤广辉向她颁授了“义捐褒扬状”。巧合的是,她与禤广辉是高中隔壁班同学,同为杰出校友,同为母校出力,两人相见甚欢。
走在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校园,区又君很是感慨。她记得入学第一年曾在仁爱楼上课,后转到元培楼,“不过当年的元培楼不是现在的红色外墙。”执信堂后面的草地是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她经常在那里看书复习功课。
“执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所有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区又君表示,在初中的学校,不少同学都是成绩最好的,感受不到竞争压力,但来到执信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并不是排在最前的,这就促使每个人都要不断努力。“而且执信有厚重的历史背景,我们那时很崇拜先进人物和科学家,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说为我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门。”
“自学”成才的海水鱼人工繁殖领军人物
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的海水鱼类人工繁育研究,直到80年代末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在南方更是一片空白。渔民养海水鱼要么在海区捞天然鱼苗,要么从国外进口鱼苗,一边是靠天吃饭,一边容易被“卡脖子”。
中大生物系毕业的区又君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后,被派到深圳蛇口牡蛎养殖试验站。一年后转到盐田西山吓试验生产基地,在那里,她开始了长达20年的鲻鱼(俗称“乌头”)人工繁殖及其育苗技术研究。
海水鱼人工繁殖难度很大。首先是育苗周期长,其次是育苗过程风险很高,比如亲鱼不产卵、产了卵孵不出来鱼苗、鱼苗养不大,甚至突然全部死亡,另外台风、气温、水质、雨水、停电缺氧都会受影响。
鲻鱼养殖历史很长,是我国传统的、也是世界性的养殖鱼类,但人工繁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986年,该项目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助项目,后又列为我国“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区又君负责全面的关键技术攻关。
“那些年走得很艰难。”区又君说,那是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国际都没有成功先例,没有经验和数据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摸索。
在她加入科研团队之前,她的同行以及外国专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始终未能突破人工繁殖技术的难关。她和同事采用多项创新性技术,先后解决了人工围隔水域下亲鱼的活体运输、成熟、性腺发育不同步、开口饵料、幼体发育、临界期、生态调控等多项难题,1992 年人工繁殖获得突破性成功,1993年实现批量生产,1995年达到规模化生产。
鲻鱼的人工繁殖成功是一个开创性的成果,其理论与技术对后来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进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该项目1996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当年有四个农业项目获奖,这是唯一一个水产项目。
驼背鲈(俗称“老鼠斑”)的研究也用了七八年时间,区又君靠着国外引进的为数不多的亲鱼,成功在室内水泥池繁育成功。
还有四指马鲅(俗称“马友鱼”)、 卵形鲳鲹、黄尾鲻(也叫“南方梭鱼”)、 鲷科鱼类等等,她带领团队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南方特点的海水鱼类种苗生产工艺流程。区又君表示,现在我国海水鱼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基本上都是人工繁殖的鱼苗,彻底摆脱了以前捞天然苗和进口鱼苗的局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与别的学科相比,水产研究还有一项很接地气的工作——技术推广。区又君性格内向,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但她却是养殖户最欢迎的人,她常年在广东、海南和福建等地的海水鱼类科研单位和育苗场提供技术指导。
严格意义上说,读生物的区又君刚出道时对于水产研究是门外汉,用她自己的话说“基本上是自学出来的”。刚到基地时,她拿出执信时代“刨”字典的劲头,白天出海工作,晚上苦读专业书籍,一边看一边学一边做实验。
不是水产专业科班出身,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区又君先后主持和参与联合国FAO资助项目、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1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28项次;主编专著5部、参编10部,发表论文近400篇;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9个,获授权专利19件。2006 年她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给她写了亲笔贺信并给予高度评价。
区又君(左七)在缅甸执行“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08年,区又君应邀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防灾减灾论坛做专题报告
区又君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水产研究不可能全部在实验室完成,鱼塘以及海上的鱼排、网箱都是实验场所。这些室外工作还有不少力气活,所以搞水产研究的女性很少,在基层一线的更是凤毛麟角。
从事水产研究虽然不是区又君的首选,但她性格倔强,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基地的活她样样都干,男同事怎样做她就怎样做。“鱼塘要清塘,淤泥到膝盖那么高,我卷起裤脚拿着耙子就下去了。”一个完全没接触过大海的人,从一次只能搬一笼蚝锻炼到一口气搬几笼,从在蚝排上摇摇晃晃到行走自如。
“我很能捱的”。孵化车间几十个直径两米高三米的大鱼缸,她每天都要踏上一张高凳跳进鱼缸里工作,爬出来再跳进另一个,跌倒、磕伤是常有的事。除了室内繁琐的实验,还要不时到室外养殖池观察和捕捞鱼苗。下雨时无法腾出手来打伞,只能任雨淋。冬天,从头到脚总是水淋淋的,人几乎冻到僵硬。
至于出海作业的风险,更是数也数不过来。因长期的野外工作和水中作业,她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和肠胃炎等慢性病,天气略有变化就双腿酸痛,但她从未因病而休息过。
鱼苗培育是一个精细活,必须24小时值守。而鲻鱼的繁殖季节从每年11月开始到第二年的二三月,在做鲻鱼研究的20年里,区又君没有一个春节是在家里过的。她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一个人值守在基地。年三十那天,她一直在做实验,饭堂没开,饿了就啃一块方便面。晚上听着远处的鞭炮声,想着在广州的父母,忍不住落泪。
区又君在深圳盐田西山吓试验生产基地工作了整整20年。西山吓基地在一个三面环海、一面背山的小岛上,当年的工作环境很差,只有几栋简陋的建筑物,自来水经常断水,基地除了同事,几乎没有其他人。
1998年她参评深圳青年科技奖,评审团要对候选人进行现场考察。深圳市科协主席亲自带队到基地考察,一下车,评委团就被感动了,他们说,没想到今时今日的深圳,还有一个地方好像五十年代的农场一样,还有这么年轻的女同志在这样的环境工作。
区又君在基层工作
因为业务能力突出,很多单位都想挖她,但她始终坚守在基地。“当时深圳户口很抢手,地方部门提出帮我转户口,帮我免城市增容费、入户费等等,我都拒绝了。”
我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在区又君的朋友圈,出镜率最高的就是鱼,捕鱼的现场,养鱼的新技术,做鱼的新菜谱。不过,与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她,小时候并不喜欢吃鱼,而且所有水产品都不喜欢吃。“当然,毕竟是干这行的,虽然不喜欢但鱼还是吃了不少。”
勤恳、踏实、严谨、擅思考,这是别人对区又君的评价,也是她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需具备的素质。她表示,做科研要实事求是,不可以急躁。“我在基地,最难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何时可以出成果。”
而创新精神是她最强调的品质。“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创新,我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重复别人已经成功的做法。有些项目就算成功了,如果我认为不理想,我都会千方百计地研究出低成本又好用的方法。”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要有创新精神,无论是现在的学习阶段还是以后的工作阶段。
区又君指导研究生
宿舍—实验室,远离亲人,没有娱乐,没有消遣,工作和生活是同一种状态,区又君的青春岁月就是在僻静的海边、池塘边度过的。
有没有想过放弃?
从来没有。记得刚到基地时,有男同事说,一个女孩子来这里可以干啥?但我认为,既然入了这一行,就要做一行爱一行,而且我确实很努力,无论是做研究还是体力活,我都付出比男同志多几倍的努力。“这么多年,我就是这样坚持了下来。”
区又君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坚持的动力是什么?
我觉得做一件事一定要坚持,才有可能成功。如果蜻蜓点水,就会半途而废。“在鱼的世界里,我可以找到自信,每一次攻克难关都能带给我无限的喜悦和动力。”
区又君工作的养殖基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执信中学):执信故事107||区又君:我就是一个“高级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