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府学姚宇堃 - 构建一个成长型的家校共育的环境

来源:新浪教育 2020-11-10 59个人阅读

  2020年11月7日,由新浪教育主办,博辞教育联合主办的“新浪2020国际学校秋冬择校巡展”北京站首场在富力万丽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展会汇聚了60余所优质国际学校&国际班,11位国际教育大咖轮番登台,现场解疑答惑;知名学校校长及国际教育大咖亲临现场,定制个人升学择校规划;更有逛展集印章抽奖活动引爆全场;助力学生和家长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规划国际教育之路。

新府学姚宇堃 - 构建一个成长型的家校共育的环境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教育教学副校长 姚宇堃

  以下是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教育教学副校长 姚宇堃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2020国际学校秋冬择校巡展北京站的活动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教育教学副校长姚宇堃,姚校长您好,请您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姚宇堃: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想问一下,从贵校走出了很多优秀的孩子,您觉得这些优秀的孩子身上有什么共性?对于家校共育,贵校在履行什么标准,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姚宇堃:确实其实有很多孩子真的是非常优秀,从这些优秀孩子上身上,我们能发觉到的共性点其实还蛮多的。比如说他们都会有一些比较能持续的兴趣爱好,他们会有比较强的自主学习的动力,或者我们叫做内驱力,然后他们会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其实这一系列都是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希望去培养和建立的,不管是从学校也好,从家庭也好,其实我们的关注点都是类似的。

  其实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从家校的角度一起去支持孩子这方面的成长。其实刚才我也跟很多家长做了一个分享,就是从新府学来讲,我们是在构建一个成长型的家校共育的一个体系。然后我们是通过像家长课堂,组织家长沙龙活动,还有亲子的这些活动等等,邀请家长一起走到学校当中。同时,我们会去以一些这种心理学的模型来去建立家长和学校不同的角色界定,然后每一方都扮演好自己适合的角色。因为我们觉得家长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包括社会的教育,其实是共同支持孩子整体发展的。

  学校的教育,实际上来自于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权利的一个让渡,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购买服务的一个关系,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这样一个通力配合。但是家长和学校其实都需要适应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所以我们去构建的是一个成长型的家校共育的环境。

  主持人:好的,请您聊一下未来的儿童教育趋势,国际学校发展如何顺应各种变化?

  姚宇堃:其实我们现在提到的,不管是说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还是近些年一直说我们面向未来的一个教育,都会提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包括像一些现在所提到模糊性等,其实都是说我们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过往的很多的经验,其实未必适用于未来的时代环境。所以我们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适应性。不管是多元文化的要求,还是孩子内驱力的养成,培养他们作为终生学习者,其实都是对他们适应不同的环境,适应不同的社会化的其他的这些元素所提出的教育方向。

  从新府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从创校之初就提倡双向可逆的概念,其实也是基于对孩子适应性的培养。我们不认为说在小学、中学这个阶段就有所谓的一个确定方向,或者说确定一个很小的适用范畴,而是尽可能地培养孩子能够适应不同的成长路径,然后适应不同的人际交往的关系,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当然也包括适应不同的评估体系等,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助力孩子整体的发展和成长。

  主持人:好的,谢谢。家长对于孩子的国际教育规划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姚宇堃:我们认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国际教育,首先需要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国际教育并不等于快乐教育,如果说您想让孩子获得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的话,至少从新府学的角度来讲,这不是我们所认知的一个国际教育,而是在我们看来,国际教育其实也是一个很艰辛的道路,它也需要孩子大量的付出,因为我们认为付出和回报永远是呈现一个正相关的。那么同时家长要对于孩子适应性的成长有一个预期,就像我刚才也提到了,对于未来的社会需求,对于孩子适应性的要求肯定是非常高的,那我们家长也不能把自己的这种经验完全地嵌套在孩子身上,毕竟我们的成长经历距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要有这样一个认知层面的准备。

  其次,没有所谓最好的教育,我们实际上要找到的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你要通过多去了解、去体验,包括走到不同的学校当中去感受,来去寻找更适合您孩子的一个教育环境。这个就是我给到各位家长的一些小建议。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姚校长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各位网友的观看,谢谢。

  编辑:赵润琰 实习编辑:杨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