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导师天团来了!
当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名校录取的喜讯纷纷传来,我们的目光也同样聚焦到了这些学生背后的无冕英雄身上,这些“最可爱的人”是如何在22年来将一届届学生送往灿烂的彼岸?本周六(2月20日)14:00 期待您在这场“云对话”里找到答案!
今天,我们邀请您走进“牛津导师天团”中的于江老师为学生构建的学术世界,听听他帮助每一位学生“打造更好版本的自己”的故事......
每一位北京爱迪国际学校高中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江哥”的故事:他会利用《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为同学们启蒙微积分和博弈论;动用学校绿化队师傅的割草机在草坪上推出图形,演示圆形与三角形相切的关系;带学生们用函数推导汉诺塔原理,用二进制思维解读尼姆游戏......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在老师同学们之间口口相传,于江老师却始终抱着“老农民”的初心和“深耕细作”的态度,在爱迪国际中学部数学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直至他的学生郭雨桐刚刚被牛津大学计算机系成功录取,我们再一次以“郭雨桐导师”的身份回顾他15年来的耕耘奉献与深厚积淀,才愈加清楚地发现,他口中的“高徒出名师”是一种自谦,是一种教师角色的让位,更是他始终将学生放在心尖上的完美诠释。
于江
●2012年被西澳课程委员会评选为WACE高考阅卷官并赴澳大利亚参加阅卷工作;
●获“2018年度国际绩效改进协会中国区(ISPI-CHINA)绩效改进最佳实践典范奖”并受邀做论坛分享;
● 2019年,顶思国际教师评选第二届“神奇教师”当选者。
1、你是否认认真真观察过一棵树?
在讲授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于江老师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于数学结构的观察能力越来越差,这种观察能力的缺失缘于孩子们现在接触的信息都相对直接,因为现象、本质和答案同时出现的信息往往更容易博得受众的注意力,所以学生们很少能够透过结构去思考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有一次课上,一个学生托着下巴望着窗外走神。于江老师问他:“你看什么呢?”她说:“没什么,我在看那棵树。”“外面那棵树好看吗?”学生感到被讽刺有些尴尬,但没想到于江老师继续说:“我推荐你看一本书,叫《如何观察一棵树》。”
那个学生顿时脸红了:“老师您取笑我,哪有这么无聊的书?”于江老师说:“我没有骗你。”两天之后,于江老师就把这本书买来放在了班里。
“你们可以试试从现在开始观察,现在是3月份,树都是光秃秃的,从光秃秃到枝繁叶茂,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所以你们需要每天去观察记录。”为此,于江老师还专门制作了“观树有益”的指导活页分发给学生们。
一开始于江老师对于学生们的积极性没有报太高的期待,但没想到班里真的有十几个同学开始做这项观察,并且持续做了几个月的观察记录。有时风吹断了树枝,他们会观察断了的树枝的点位,思考风向和风的力度;观察到玉兰是先开花后散叶后,便会自己去查这背后的原因,更主动去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
在学生日复一日的观察中,于江老师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于“积累”的理解,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更有耐心了。当学生对于成绩的追求不再那么功利和刻意,便愈发相信积累的力量了,也许这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传道”被放到第一位的原因吧。
于江老师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要素就是观察,于是他在业余时间带领全班学生到校园寻找各个角落不同科目的树种,并记录下来。在校园里随时利用树木之间的距离、树高和投影的关系,讲解平面几何的应用,考验学生观察力的同时,铺垫“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
同样,于江老师为了鼓励同学们走进图书馆多阅读,还组织了“我读故我在”的主题活动,把精美书签“预埋”在图书馆的各类书籍里,让同学们像定向越野中的“寻宝”一样找到自己选中的“有缘书”,继而鼓励同学们亲近图书、亲近严肃阅读。当于江老师在课下的图书馆里见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时,他总会欣慰于作为一名教师所带给学生的每一点一滴的积极改变。
这样生动的教学片段还有很多很多,正如国际中学部孙恒燕副校长与我们谈到的,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手段,如今教师的角色早已发生了转变,主导课堂的是学生,他们需要完成自我探究、自我成长的过程,而教师更多地则像一位设计者或工程师,他们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或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赋予孩子思维与眼界的飞跃。
2、与学生成为“共同体”,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aniel 是个提起数学就头疼的学生,他的梦想是出国学艺术,于江老师便会从侧面引导他从几何的角度欣赏艺术的美;一位学生偶然提起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于江老师就把自己读过的有关西南联大的英文文献、校友故事和传记全部与这位学生分享。
在于江老师看来,很多时候老师或者家长觉得没有办法做学生的工作,是因为他们和学生没有成为“共同体”,彼此都基于双方不同的认识来对话,这就很难沟通。所以老师一定要尽量做到博文广识,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于江老师有一个让他印象很深刻的学生,叫高一凡。他以非常突出的成绩从北京一所顶级初中毕业后来到爱迪。很快,大家就发现他在数学方面已经有很高的水准,于江老师便鼓励他在课下去读他想读的书。高一凡认为在曾经的学习中他得到自由度较低,更对一些刻板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秉持批判态度,于是便选择了爱迪这样一个在学习上更具有自由空间的地方。
在于江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高一凡利用在美国股市操作的实际经验,写出了一篇几十页的颇具专业学术水准的《金融市场中的博弈论》;高一凡对于计算器的使用也颇有一番心得,于江老师便请高一凡把他研究的计算器操作法整理出来,复印发给班里每位同学,同学们也打开了眼界——原来计算器可以有这么多用法,并且主动去和高一凡进行探讨。
后来,高一凡同学从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换到宾大沃顿商学院,后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再到回国创业,一直与于江老师保持着密切沟通和交流;而高一凡也始终在回馈着母校这个“学习共同体”社区,从学弟学妹们的大学申请到求学都给过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并且逐渐形成带动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那些看似与教学大纲并无密切关系的学习过程在于江老师眼里,都是非常珍贵的存在。其实,宽松的学术氛围也是国际中学部张颢耀教务长及其团队始终在致力于营造的,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便会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是孙恒燕校长口中的“不遗余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因为教师远远不只是三尺讲台上的教书匠,更代表了学生青春路上的指引和想象。
3、操场上聊出来的“牛津梦”
从公立学校实验班来到爱迪学校的郭雨桐也曾度过一段“适应期”,来到新的班级、面对新的学习方式,于江老师发现郭雨桐在集体中稍显拘谨。2018年的运动会上,于江老师主动和他攀谈起来,发现他是个“深藏不露”的学生。
于江老师做了一些同期对比,认为他绝对具备冲击ATAR 99(代表高考成绩位列全球前1%)的实力,所以就想鼓励他看看能否尝试一下顶尖名校。但当时的郭雨桐一门心思只想读澳洲的大学,甚至专业方向上也比较迷茫,可能是之前在公立学校积累的经验让他认为牛津剑桥离自己太远了。
当时的于江老师没有试图说服他,而是在日后的点点滴滴中不断渗透,让他试试走出舒适区接受更高的挑战,“在哪儿读书是次要的,但接触一下世界最顶尖大学的学术挑战是绝对值得且有必要的。”正如哈佛和牛津校长所谈到的学生应必备的“创造性、广泛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三点特质,于江老师认为郭雨桐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当郭雨桐在编程小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张颢耀教务长便推荐他参加了刚刚成立的计算机俱乐部,并且招募了一批和郭雨桐有着同样兴趣的学生。随着郭雨桐将中国青少年创意编程竞赛北京赛区第一名、美国计算机竞赛个人高分奖金奖等奖项收入囊中,他的信心也在逐渐建立。
当时间来到12年级,一面是 WACE国际高考,一面是牛津大学的笔试面试,老师们都为郭雨桐沉重的备考压力捏一把汗,而郭雨桐始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学习计划。于江老师在牛津面试邀请还没发放的时候,就开始从学校图书馆一趟趟搬出专业书、下载十几个G的牛津面试视频、邀请往年参加过牛剑面试的“金牌校友会”(如2018毕业生冯思为、2017毕业生高元龙、2010毕业生刘运宇等)线上线下亲自指导、安排国内外老师一对一模拟面试近10次......
身为导师的于江,也经常感觉压力巨大。然而,于江老师没想到,郭雨桐在终于收到牛津大学面试邀请邮件的时候,却十分淡定的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和对牛津入学考试的研究,我知道我一定会拿到面试邀请的!”
那一刻,眼前这个睿智淡定的大男孩再一次让于江老师刮目相看:“人们常常说‘名师出高徒’,而我却经常感慨真是’高徒出名师’呀。”
在郭雨桐被牛津大学成功录取后,那段陪伴郭雨桐备考的日子在于江老师心中仍历历在目。“其实备考时我们就沟通过,即便没有被录取,备考过程中对能力的提升还是非常值得且极为有益的,我想,“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才是教育更重要的目的吧!”
“从国际平台的搭建、海内外资源的配置、教育学理论的依据加之前沿科技的运用,到一届届校友的精神传承,如今的喜讯对郭雨桐来说,是个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孙恒燕校长这样谈到,“加之他本身踏实的学术基础,不急功近利、不依赖‘外部包装’,展示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实力。而这也成为了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定制未来的又一成功典范。”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但相对于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悲壮,于江老师更喜欢“园丁”这个比喻。他享受劳动带来的收获,并且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受芬芳与美好,他受益于世界各地名校的“触角”带回的新鲜理念和信息,再传递给在校生们,实现“学习共同体”的一起成长。
所谓“因材施教”,表明要给每个个体所需要的关注和引导,这正与爱迪定制化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教育就像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的过程好比耕作,需要土壤、阳光、雨露,更需要充满爱的照料。
更多国际学校资讯,可以到本网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