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为助力学生和家长合理规划教育路径、解决升学择校难题,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博辞教育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春季择校巡展”首场展会在上海扬子江万丽酒店成功举办。
活动当天,上海及周边众多优质国际化学校集体亮相,招生官现场介绍学校特色,解答家长问题;12位教育大咖、知名学校校长全天不间断分享择校干货、普及国际教育知识。
沪上知名择校专家、新浪教育研究院特约专家王寅(Ade)在现场发表演讲,主题为《选校不迷茫,国际学校的择校避坑指南》。针对上海最新发布的2021年升学政策,王寅进行了解读。她指出,家长做好家长的事情,学校做好学校的事情,社会做好社会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这些小升初,幼升小的新手爸妈,她建议大家在小学、幼儿园阶段培养好孩子行为习惯,而且一定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各个学科的学习方式,只有这些能力到位以后才具备超强的抗政策风险能力。真正的抗政策风险能力根本不是学校,就是学生本人。
介绍国际学校前,王老师先给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国际课程IB、AP等。同时,对于想留学的学生,她也提醒,家长需要把所有学生目前的准备要前置化。
在国际学校选择上,她建议选择一所好学校需要分别从学校、课程设置、班级教学、学习评估、日常管理、校园安全、寄宿学生等方面出发,综合评定后在择校上遇到的困惑会越来越少。
以下为王寅的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我发现在座的低龄家长多一点,既然都有四脚吞金兽,有那么多花钱的地方,我们要看看钱怎么花。
在座有没有初升高的家长。3月份往往教育局推出政策,3月16日中考政策出来,一时激起千层浪,很多家长觉得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买这套房?到底要何去何从?背了贷款孩子可能还进不了好学校。我在正式讲国际学校的择校和探校的真正内幕之前,今天要分享3月16日发生了什么?这件事对我们未来,特别是现在6、7、8年级的学生有什么影响。
我看了政策发的文字,对大部分家长是比较晦涩的。我们不去纠结政策本身,但是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政策翻译成家长能看得懂的话是什么意思?首先我想跟大家讲,上海教育局这个政策并不是新的政策。其实在2018年时上海就已经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那个时候就已经出了苗头和味道。
3月16日实施意见落地之后,意味着原来的政策里面如果你的孩子进的是菜小和菜中,基本上你是没有任何分配名额的,同时各方面的学习能力、素质能力不会得到太大提升。但是新的政策是对菜小、菜中特别有利的,因为给菜中,甚至是菜中中的菜中采取了保护机制,不管有菜,菜到有十多个、二十多个毕业生的学校可以逆袭了,为什么?因为一定会被教育局分配名额。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在很普通的学校请重燃斗志,如果你的孩子在菜校里面成为人中龙凤,那真的是巨大概率能够进到四校,这是教育局给上海的菜校和普通老百姓最大的红利。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关于房价预测,我们预计对于菜小、菜中区域房价可能会微微有一些涨幅。
如果是菜小+牛中,对于牛中的名额分配大幅度减少。原来在新政出来之后自主招生其实是很热的,而航母型大校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新政后,分配名额减少。
接下来牛小+菜中分配名额增加,菜中是最受利的。牛小+牛中,你的孩子会非常硬核,不管出什么政策,孩子强永远是最硬核的王道,拼到最后还是在统招的时候成绩好依然可以进,而这次受影响的是头部的前20%学校和里面的中等以及中等以上的学生,而头部的学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而菜中头部的学生是有翻身机会,这是我认为这次政策最最核心的一个点,大家要注意。
给大家列了三个政策里的几个重磅的。
第一点,四校的分校分配模式,按区重点模式执行。这真的很崩溃,2018年实施意见里当时说的和最终落地的完全相悖。当时是说四校是有统筹自己分配名额权限,但实际上新政落地以后四校所有分校名额是已经划归到了分校的所在区。宝山、嘉定这样的区一下福利就来了,因为这些分校的名额都已经在自己分校开进去了,未来这些区可能也会成为学区房的购房大区。
第二点,不惜血本,慷慨扶贫。为什么这么说?再一次进入拼爹拼妈的时代。细则里有这样一条,明确区实验性示范性名额分配,某所分配到计划数大于等于区域选择生源校数时,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保障菜校各区实验高中至少一个名额。这意味着分配到校的名额分两块,一块是我们说的学校的名额,不管是初中有多少人参加中考,只要这个学校是独立的整建制初中就有了保底名额,菜中真的是迎来了春天,而这个名额量相当于在这个区里面的高中名校的量。
举个例子,假设闵行区的菜中,这一届只有10个人是初三参加中考的,根据现在的政策保底会分到6个进重点高中的名额。也就是菜中进重点高中的比例达到60%,对菜中真的是非常有利的,真的是买了学区房的家长有没有人生很刺激的感觉?但是,我刚才说的是极端情况,目前就算是菜中菜校也不会出现一届十个人,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裸考入围以后有一个综合评分2:1,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会违反2:1比例大原则,可见明年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明年政策可能还会有更加细化的调整,大家要注意进一步观察。
整体的到校名额去除均分名额,剩下的名额才会到区内中考人数占比区分。我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比如说建平中学招480个人,先乘0.65,再乘0.7,是218,也就是说先减掉160一半没有了,然后才是均分名额,均分名额又会涉及到特色学校,真的是不惜血本扶持一些菜中和菜校。后面会出现的情况是什么?第一,校内成绩变的关键,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会去拼校内成绩,因为校内成绩好相当于有了通行证。第二,航母型学校优势会锐减,因为名额成倍所缩减,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填志愿。新政出来以后,非常考验填志愿到哪个区,有可能会通过填志愿逆袭。但我相信很多中考志愿所谓填志愿专家会比雨后春笋长的还要快,到底是什么样的逆袭志愿?已经买了学区房的家长已经没有钱被人家割韭菜了,像我这样专家中的专家是不多的。一定要研究清楚志愿怎么填,因为会影响到未来孩子的升学。
还有就是菜校旁边的补习机构肯定是雨后春笋一边出来。因为校内成绩提高就可以逆袭了。给大家一个忠告,其实这块蛋糕大小没有变,只是新政出来以后吃到蛋糕的人不一样了。每次家长找我咨询我就说,家长做好家长的事情,学校做好学校的事情,社会做好社会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这些小升初,幼升小的新手爸妈,我建议大家在小学、幼儿园阶段培养好孩子行为习惯,而且一定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各个学科的学习方式,只有这些东西到位以后才具备超强的抗政策风险能力。真正的抗政策风险能力根本不是学校,就是学生本人。而当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另外一波要高呼万岁的人是谁?就是国际学校,一定会有一大批家长开始考虑转轨国际学校。
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是关于国际学校。第一,国际课程;第二,国际学校。AP一定是课程里最深的,IB、AP是所有课程里对学生要求最高和老师课程最高的双方课程,但是确定是有学生培养上有其他课程不可匹敌的优势,但是确定要课程实施者足够专业。
这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学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组织。家长探校时,并不清楚XX认证到底代表什么,这可以了解一下,目前说我们国内最主流的还是IB的体系,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然后是剑桥和英国的课程,A-Level等等,而后是美国美高课程加AP课程。AP课程只是一个美国大学的学科型课堂,不是整建制学科体系。意味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AP学科,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读AP学科。
让各位家长从择校小白成为择校高手最主要的是课程内核。我经常收到家长一对一的咨询要求,IB课程是套餐式的,给大家做一个类比,IB是一个有必选选项的,比如有三科是必修课,除此之外有六大类课程种类,里面会要求有几大类是选基础水准的,还有几大类是要选两高水准的,这是不可变的,只要学IB这是必修的东西一定要学的。为什么说难?现在在座有多少家长能够写出4500字的专业学术研究全英文论文?凤毛麟角,你让高中生写出来会容易吗?这是IB学生必须写的,而且不只是一篇,可想有多难。
但是优势是培养过程是一种概念性学习,所以IB最终培养出来的孩子最大的优势是有探究性学习,能够找答案,同时能够反思和提问的。我们说IB是一个典型的,学会探究能够提出自己问题,并且创造新知识的培养体系。
而IGCES和A-Level是单点加套餐的融合式。它也有探究性学习和学会寻找答案。IGCES和A-Level肯定是理科占优势的同学去学有好处。IGCES和A-Level在英国本土IGCES是有50多门课程,A-Level有70门课程,大家中国A-Level学校开设是理科为主的,大家熟知的顶流学校是理科为主,但是可以A-Level和三门以上的成就就可以了。
AP就是单点,你想选哪科,哪科有优势就去学它。但因为它是美国大学的课程,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去学,所以上海有一些学校说要求学校要学6到8门AP,你棒,但是违反教育本性,因为本身就不是每一门学生都要学的。未来想往美国走的家长,AP不是申请必须项,但绝对是锦上添花项,但要冲顶尖名校还是要AP成绩的。如果想去美国还OK的学校,就是要让孩子9年级到12年级都要有比较好的AP成绩和托福成绩,那就可以申请。
接下来看一下时间线。高中三年是很紧的,有一些学生初二和初三就已经开始做入学考试的备考了。各个顶流学校不建议到外面去备考,现在进顶流学校越来越难,所以学生需要一定加强,但是也不要本末倒置。
只要有好的GPA成绩在A-Level才会有好的成绩体现。以前牛剑的申请就是提交成绩后面试,但是现在申请英国的特别多,所以英国学校筛选上也特别看学生的背景,所以学生背景提升要求的难度完全不亚于冲美国前20。高二大家要注意,不要觉得国际路线是好走的,国际路线时间全部是前置的,高二已经相当于中国高三的奋斗。有的家长说就想让孩子快乐,那就不要去国际学校,只要是择校就不存在快乐学习,而且国际学校是把学习进行压缩和前置的,所以在高二的时候学生就会压力很大。然后A-Level和AP大考每年5月份最崩溃,A-Level到10月还会一次大考。美国的学生到高三已经开始拿录取通知了,所以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家长要做的要把所有学生目前的准备要前置化。
如果看一所学校,我们到底看什么?我认为有几大点:学校、课程设置、班级教学、学习评估、日常管理、校园安全、寄宿学生。
1、关于学校。一定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而这个教学理念不仅仅是听校长和学科带头人说什么,而是看这个学校的学生和在读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呈现。我自己认识很多学校的校长,他们校长特别棒,但是现在的情况下校长有这个学校100%的主动权。理念和真正落地实施有一定的距离,理念到底是什么样?不仅仅了解校长的理解,还要了解它的落地执行。
我们看一下校长的任职时间,学生的转学率。国际学校转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所学校的转学率是在10-15%,和教师的流动率在10-20%都是一个可接受区间。如果流动率过高,我们就应该想一下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流动率?而且这不仅仅对上海学校适用,对全国所有国际学校都适用。
这个学校在哪些学科上有明显的优势?以及取得过怎么样的成绩?因为择校主要择的一是家长群体,二是学生了适应度。什么适合学生吗?我的优势是否在当中挖掘和提升,我的劣势在这个学校能不能得到补充,变成一个均衡线,这一块也是要了解的。
2、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有哪些课程体系前面说过了,还有就是看一看有哪些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以及项目还有比赛,我们会让孩子进入到国际高中一方面是希望他能够去海外优质大学就读,再一方面希望这个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最大可能性锻炼到自己。
我们家长是外面的一层篱笆,在内部学生最大程度感受社会,学生之间的互动、接触,只有他在学校这个练兵场练好,将来进入社会才有可能有情商和人交流,有逆商面对失败,而如果学校里面天天在那学习,或者形式主义搞一点活动搞一点比赛是没有意义的。花十几二十万不是为了这个,很多参展的学校应该扪心自问。家长要问自己,择校的如学术以外,还有什么社会的属性赋能?我这里讲的是和素质教育相关的东西。
3、班级和教学。家长不要过度追求师生比,因为这是非常悖论的东西。我们家长只要在座的你上过大学就知道,大学的师生比是1:2,但是有的时候是8比1,为什么?我自己高中在国外留学,研究生毕业工作两年回来,最大的感触是做一个耀眼的人,在国际学校也是一样的,如果是走班制的学校,这个老师带很多的学生,我们的师生比1:6,如果不找老师,不去提问,你从来不把你的困难或者疑惑主动,就是零师生比,如果你是耀眼的学生,并且有主动性。家长自己也要负责任要更多的跟学生沟通,跟的校方反馈,同时鼓励你的孩子跟学校校方要这些东西,不然师生比没有意义。对于低龄家长追求外教,它只是有一个氛围,外教的鼓励非常廉价,不要被外教冲昏头脑。如果进入高中阶段以后,你记住绝对牛的双语教师,资深、有能力的双语教师是核心。我们炎黄子孙最牛的是会考试,会学习,每个人出题分分钟题库给你破了。如果用高中阶段的学校,有大量优质的双语老师,比有两个外教成门面要实用的多。
4、学习评估。学校从哪些角度,哪些专业的评估机构的体系评估学生,这是很重要的。
5、日常管理。校车、校服、餐饮,特别对敏感体质,这几年很多孩子敏感体质非常多,学校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敏感体质的学生,有没有相应幅度给到他们,这是很重要的。学校的医疗措施,学校的家委会,还有沿路多通畅,他们的声音被学校重视,这是非常重要的。
6、校园安全。包括霸凌,学校有没有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在心理这一块有没有专业度。国际有很多还在,六七八九十年级有不同心理程度的问题,学校有没有良好的环境给到学生,再就是有没有相应专业心理辅导老师能够帮孩子排忧解惑。有很多人有心理问题99.9%都是在父母和家庭身上。所以要扪心自问,生下来不要当叉烧养,要当成人去养,不是生了就拉倒了。还要了解开除政策。
7、寄宿流程,寄宿。外地的学生周末可以不可以住宿,男生、女生的宿舍如何分配,寄宿生外出怎么样,家长探访怎么样。如果家长去学校看校如果问到这样的问题,校方会觉得你是非常专业的,也会觉得你做了很多的工作的,同时你们自己这些问题搞清楚以后,你在择校上自己遇到的困惑越来越少。
最后希望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能省心省钱,进入到最适合的学校,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以上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月27日,“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春季择校巡展”第二场即将在青岛举办举办,敬请关注!
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春季择校巡展
青岛站
时间:3月21日 10:00--15:00
地点:青岛富力艾美酒店五层乐宴会厅
点击报名
扫码参加择校展,获取入场凭证(扫码报名 获取入场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