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刘炜 - 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

来源:未知 2021-12-09 59个人阅读

  12月4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博辞教育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秋冬择校巡展”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成功举办,助力京城家庭深入且全面了解新时代下的国际教育,解决孩子升学择校难题。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刘炜 - 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

  展会汇集了众多优质学校,北京市鼎石学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国际部、常熟UWC、北京世青国际学校等知名院校集体亮相。此外,13位国际学校校长、教育大咖围绕国际教育理念展开演讲,演讲厅座无虚席。升学政策、留学规划、择校技巧、国际课程等领域的资深专家现场为参展家庭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规划孩子升学择校之路。非遗文化大讲堂、儿童互动体验区开拓了孩子的国际视野,提升孩子的动手与思考能力。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家长前来咨询,演讲厅人山人海,场面甚是爆棚。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刘炜 - 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常务副校长 刘炜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常务副校长 刘炜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家长,大家好,我们学校地处顺义,是一个人文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我之前在北京人大附中工作,两年前加入新英才学校,,我自己就是一个从公立学校到民办国际化学校的一个老师,我身上有两种学校的特点,也对两种学校有一些观察。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因为新浪展会在开始的时候说希望我来讲一讲现在关心的一个问题,关于“双减”,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跟大家做一些分享,同时也介绍一下新英才学校的一些教育实践。

  首先,“双减”从政策发布、落地到现在,快半年时间了,我相信各位家长和教育界同仁们也从最开始比较震惊的反应逐渐了解、逐渐适应了。 下发“双减”政策的规格很高,直接从中国最高的国家决策机构——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这说明什么?说明“双减”政策的站位很高,我们都知道,从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一定是能够落地的。所以当看到这个通知以后,作为新英才学校,我们自己没有心存任何的幻想与侥幸,“双减”政策一定要做下去的。

  第二,“双减”主要做的几件事情。1是减轻校内校外的负担,校外的负担主要是一些培训机构的问题,针对线上和线下。校内主要是作业量的问题。2是要求学校开展课后服务。3是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我自己总结起来大概包括三个核心词:

  第一个就是增效,这是“双减”的目的。什么叫“双减”?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发展得更多,这里我用的是“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学到更多,发展到更多,就是增效。

  第二个核心词是减负,减负是手段。

  最后一个核心词是规范,规范是保障。其实对于像新英才这类民办国际化学校而言,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在第三点——规范。减负也好、增效也好,这是民办学校生存的基础,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么民办学校是办不下去的。

  新英才学校2008年建校,到现在走过将近14个年头,我们的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包括美国的名校,包括英国的牛剑这样的学校。其实对于民办学校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规范上,规范什么?我认为规范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办学方向,培养什么人。二是办学所有的材料,比如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要使用国家教材,必须采用国家的教学大纲,必须要跟着国家的教学进度来完成。所以这对于很多的民办学校而言,以往在课程上的灵活性、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对于新英才学校而言,我们自己并不是特别担心“双减”后关于“规范”的要求,因为什么呢?新英才学校是十五年一贯制的学校,也就是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标准的K12学校,。从建校以来,我们的小学和初中,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始终用的都是国家教材,国家的课程大纲和国家的课程标准。

  2008年建校的时候,并没有 “双减”和规范性问题要求,为什么新英才会一直这样坚持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第一,合法合规办学是任何一个学校生存的基础。第二,中国的国家课程和我们以往包括我上学的时候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00年中国开始新一轮教改之后,20年来中国大概经历了三轮教改,从课程大纲、指导思想、教材编写等方面,通过这三轮变化,中国的国家课程既吸收了欧美在研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贴近学术前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优势,更保留了中国教育原有的特点,比如它的系统性,它对基础的重视,它对学科学习深度的探讨等等。

  对于我个人而言,现在的中国国家课程其实是一个可以为中国未来培养顶尖人才的完整基础的国家课程,放到全球不会输于IB课程,也不会输于AP课程。

  我一直觉得课程体系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水平。我始终倡导一个观点,就是教材也好、课标也好,给的只是一个参考依据,它是教学的起点,但绝不是教学的“天花板”。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课堂,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不应该受到教材的限制,这也是“双减”要求的内容。

  那么基于此,学校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丰富,一是精准。其实这两个理念也并不是完全应对国家的双减,我觉得“丰富和精准”应该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教育之道。

  第一,什么叫“丰富”?丰富就是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必备的课程,还要为他以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比如新英才学校把课程分成三大类,这个分类也并不新鲜,很多学校都在做,第一是基础必修课,第二是核心选修课,第三是拓展选修课。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按照这三类课程进行的,越到高年级我们的核心选修课和拓展选修课的门类就会越丰富,深度也会越深。为什么要做选修课,其实无论是走国际也好,还是走国内方向也好,现在大学的选拔标准已经越来越多元化。比如我们知道牛津剑桥每年都会有面试,现在帝国理工也加入了面试。而面试的题目和话题一定是超出教材规定的该学的内容,一定是会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度,而这个时候选修课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一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什么呢,新英才学校办学14年来,把学生送到一个好的大学,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做的第二步就是要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我经常给学生打比方,你上了一门课,这门课对你的意义,绝不仅体现在分数上,就好像我在你兜里面多装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你觉得现在没什么用,可是有一天当你要推一扇门开一扇窗的时候,这把钥匙,就是你能够推开这扇门和窗的重要前提和依据,这就是丰富。必修课不用说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我们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同时增加我们了一些自己的课程,比如英语。英语课程方面国家规定小学一周有五节课,初中有四节课,多一节课都不行。现在教委检查不是来了之后学校提供一个课表,而是直接到班上去看你的课表,所以这方面没有什么好去说的。

  但是四节、五节课够吗?可能是不够的,但是如果把它变成别的形式去上课,这样好吗?我觉得也不好。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上就要想办法。怎么想办法?在英语课程上,新英才会在英语的专项上做突破。比如我们的英语课除了有常规的英语课之外,还有听说课程,专门做听和说的练习,这个练习不完全是大家想象中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它其实是一个关于话题性的练习沟通,我们会给学生提前布置好话题作业,让他们去收集资料做准备,课堂上进行小组之间、一对一之间、师生之间的训练。这样的好处是既训练了语言,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眼界,这样真正到大学做面试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有话可讲,不至于说很狼狈。

  比如去年我们的一个学生面试帝国理工,当时面试官给了他一个题目,有一个独居老人,他的子女都住在跟他同一个城市,但是子女每周只会回去跟他相聚两到三个夜晚。当然还有一些信息,他要求你根据这些信息去分析这位独居老人他的饮食习惯并说出原因。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它得益于什么,我们在高中讲到的老龄化的问题、空巢老人的问题和社会养老的问题,后来非常顺利地被帝国理工录取了。

  比如我们英语方面还有一门课,叫做阅读与戏剧。所有搞教育的人都知道阅读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学生不太爱读,那我们就把它做了一个连接,叫输入与输出,阅读是输入,戏剧是输出。学生在演戏的时候不能很干巴巴地去念台词,要去体察人物的心情,去体察他的状态,这样学生既爱读也爱演,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小学阶段,我们开设了种类繁多的拓展类课程,有艺体、生活和学科,有科技、人文、语言等等。生活课程是我们特别看重的,因为未来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它需要什么样的素养,需要终身素养,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他需要有生活的能力,需要有生活的审美力。因为一般来说进入到民办学校的学生可能生存问题早就解决了,可能未来他更多地需要解决的是一个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的问题。其实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开设的一门课程叫生活美学课程,帮助学生发现美、找到美,这是我们初中的一些选修课。

  这是我们高中9到12年级,高中的一些选修类的课程。这是第一个我们做的丰富。

  第二个是精确。怎么做到精确?我认为就是因材施教。其实对于学校而言,施教不是难点,难在识别。首先要把这个学生识别出来,他的特点是什么,他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学科特点,他未来的职业禀赋,这些是我们要去识别出来的。所以说我们新英才学校从入学最初的时候就会为学生做大量的问卷和量表,我们学校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叫研究中心,广泛聘请了北师大和国外的一些心理学者和博士,就是来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只是在入口的时候来做,识别的话相对来说也比较粗线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对学生细颗粒度的识别和精准的教学。

  怎么来做呢?我们教育公告科学与技术,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讲到很多,和教育教学始终是有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新英才学校从2019年开始做这样的大数据系统的引入和AI辅助教学的尝试,到现在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成果。这是去年我们全国民办学校人工智能与教育论坛,这是一个启动仪式。我们怎么来做呢?就是通过一套系统把学生从平时的每一堂课,不仅是考试,是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活动,都把它收集记录进来,很多人都有收集,是一种无意识的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自然而然被汇聚起来,我们并不需要旁边有人在给学生做标签,做量表,做打分,然后就可以生成很多的图表,给大家展示的是一些比较基础性的东西。

  比如像这一个,叫学习动机指数,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数,能够看到这个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比如这个学生在寒假期间他的学习动机就在往下降,开学之后又逐渐上升,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如果一个学生在这个期间学习成绩还在往上走,这个学生了不得,不是一般的人。而我们面对的就是一般的人,我们面对的就是普通的学生,我们是要把普通学生的禀赋发挥到最大,用我的话说就是把学生托举到他应有的高度。当然还有很多,他设备管控的场景,用来干吗,用来做什么。我们在学校里面是鼓励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但是我们对电子产品有严格的管控。你的手机、你的智能终端肯定是不能带到学校来的,但是我学校会给你发学校的平板或是笔记本电脑,或是智能平板,这个平板电脑我们装了我们的系统,第二,我可以在后台做一键控制,当我学习需要的时候可以打开什么样的网站,当我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关掉。

  我曾经跟学生开过一个玩笑,我说同学们如果你们能够超越这个系统,能够上去打王者,能够吃鸡的话,请你一定告诉我,我要重重奖励你,说明你在这方面很厉害,但是目前三年了,没有一个人做到。我们要做到既能让学生拥抱信息技术,使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同时又限制住他们在这个方面的沉迷。

  我们的精准还有什么?是在课程上的精准,我们在衔接阶段,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学我们都有专门的衔接类课程,衔接类课程做得好,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调整他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场景。我们经常说赢在起跑线,这句话肯定是一个伪命题,搞教育的人都知道没有起跑线,但是一定有赢在转折点。比如说小学升初中就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小学说来说去就是三科,语数外,但是到了中学一下子物化生政史地就加进来了。小学学的是具像的东西,来自生活的场景;而到了中学一下子就变成了抽象,数学变成了代数,一下子就抽象起来了。怎么办?我们要在六年级做一个衔接的课程,帮助他们做好准备。我们的课程还有很多,还有分层课程。

  我们对于不同的年级做不同的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不仅体现在英语、数学这样的学科上,其实我们丰富的选修课本身就是一种分层分类分特点的教学。新英才学校我们的AP课程、A level课程都开出了全北京最多之一的学校,所以说在新英才学校,你可以根据你的特点选择各自相适应的课程,有的学校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他给学生的是套餐式的选择,你只能选择这种组合。在新英才学校各种组合只要是国家允许的,我们基本上都开齐了,什么叫国家不允许的?高中的人文类课程,国家不允许引进国际课程比如历史、哲学、政治,这样是不允许开设的,我们不能踩红线。

  好,我们的作业也是定制的。普通学生完成正常作业,有特点的学习,我们布置不同的作业,在新英才学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起点,我们的导师制,免修申请制等等等等。所以欢迎大家去顺义新国展,去看这所四季如春的“春风中学”。为什么是“春雪中学”?因为以前的电视剧《小欢喜》在新英才取的景,我们经常喜欢用“春风中学”来说我们学校,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很温暖。新英才本身也是一所很温暖的学校,谢谢大家。

  (完)

  新浪声明以上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至此,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秋冬择校巡展北京站圆满结束;线上,新浪&微博教育将继续服务万千家庭择校需求。家长们在微博上搜索#国际教育择校展#话题,通过“择校地图”、“校长来了”、“择校百问”、“择校头条”四大板块,足不出户便可一键了解全国优质学校;同时,还可以通过《校长朋友圈》线上直播栏目,线上连麦心仪院校校长、老师直接交流。“国际学校家长圈”官方公众号和视频号,以及“国际学校圈”官方微博,将全年不间断为全国家庭提供国际教育最新动态和全方位服务。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刘炜 - 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