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创校至今,新府学初小部校长辛玲凭借二十余年的运营管理经验,从零起步创建了一支多元化、高素质、踏实做教育的国际化教师团队,带领团队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寻求新突破。作为新府学联合创始人、新府学初小部创校校长、顺天府学教育集团合伙人,辛校长带领新府学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获得教委肯定,连续多年获得“民办学校综合考评一等奖”,2020年,新府学团队获得了“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目前新府学已成为行业的新锐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突破600人,新府学优秀学子在多个国际赛事中脱颖而出,斩获多项个人及团体奖项,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获得了家长和同行们的盛赞。
辛校认为,疫情影响之后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融合的世界、有更多可选择性的世界。
其实从20世纪开始,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我们向“西方”赋魅(enchantment)的过程。而当我们需要走向多元化的未来时,我们如果不能用一个公允的态度看待自身与西方这个启蒙时代以来的中心,我们就很难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这次疫情,客观上正是一次祛魅(disenchantment)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几年之内一蹴而就,但是也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停止,它是长期的、历史性的一个方向。它让我们更加自信地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更加客观地看待彼此的差异和优缺点,这对于我们整合东西方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成长来说反而是一种赋能。
我们所倡导的国际教育,不是简单的英文教育或是为出国做准备的教育,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更优质的教育,而出国留学只是其中一个选择方向。
这次疫情确实会影响到出国留学的热度,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将会给疫情后的教育带来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伴随着这个过程,中国的国际教育需要不断跟随历史的脚步,为中国的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
伴随着这个过程,中国的国际教育也需要走出自己真正的道路,因为将来我们的教育,也会为更多中国以外的孩子和家庭服务。我们需要去前瞻性地看待那个多元融合、命运与共的未来世界,我们所走出的道路,将会是中国走进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融合的未来,不需要我们把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放在对立的两面,而是把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大环境搭建起来,服务好所有有着高质量的教育需求的家庭。
当下我们需要做的,是为我们的家庭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新府学仍然会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数学+”的教学特色,坚持在小学和中学阶段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坚持落实“双向可逆”的方向。
新的学年,新府学已经明确从7年级开始,学生将可以选择兼顾中考方向或是出国方向,选择不同方向,学生的课程设置也是有差异的。
对于一个未来打算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而言,如何提前做好国际教育规划是重中之重,最重要的准备是思想上的准备,一共有三点——清晰的目的、清晰的主体、清晰的背景。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清晰的目的,目标决定了路径。目的因人而异,可以是追求更加符合家庭需求的教育理念、可以是希望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体系、甚至于规避国内激烈竞争也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目的。而只有一种目的是不行的,那就是把出国留学本身当作目的。把结果替换成目的,就像我们在教育中把成绩替换成教育的目的一样,这样做只会导致更多选择的焦虑和对未来判断的不准确。
其次,是清晰的主体。优秀的教育体系,强调的一点就是学习的主体是孩子,而不是家长或者老师。但是,当下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学习的主体很容易就变成了家长或者老师,我们强迫推动着孩子前进,走向我们预设好的一个又一个阶梯,这是在我们把结果替换成目的后很容易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也是孩子进入国际教育必备的一项能力。中国家长往往希望有老师盯着孩子学,但那样孩子其实是被动学习,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保护好奇心和探索力、培养专注力和持久性,这些都决定着是不是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或者说获得这项能力,如果家长打算让孩子进入国际教育体系,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国际教育中越来越好。
对于孩子接受国际教育,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认为国际教育就是语言教育,其实这只是基础,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综合素养。无论什么时候家长打算让孩子进入国际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都不容忽视,但也不要忘记一个前提,就是孩子的基础知识储备,一定要扎实。因此,选择国际教育不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应该是一个择优的选择。
最后就是清晰的背景。我们需要给孩子准备好一个清晰的背景,让他们可以在留学过程中,能真正成为兼具有中国身份认同、民族自信的世界公民,而不是变成一个“香蕉人”。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认知模式,认知模式决定社会交往和习惯,我们的爸爸妈妈们需要考虑好,孩子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不提倡过早地剥离中文社交环境,这种案例在移民二代和中小学留学生中非常常见,而这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并无益处。作为他们的父母,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但其实孩子的成长不需要这样沉重的所谓“爱”,而我们自己也不一定能一生支付这样的“爱”,我们更需要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更多地去回馈社会,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成为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