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洋泾中学“1+3+1智慧教学”助力高中物理线上教学

来源:上海市洋泾中学 2022-03-21 59个人阅读

引  言

2020年春季因新冠疫情而开展的线上教学,由于准备不足,技术设备跟不上,老师们普遍感到线上教学很累,尤其是作业批改、讲评和订正,颇费心力。老师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作业批阅和备课上,拼的是体力和精力,都很辛苦,效率低下。基于这种经历,我们思考,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必须改变现有教与学的模式。2020年秋季洋泾中学立项了市级课题“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与学行动研究”,物理组积极参与进去,开始探索新的教与学模式。经过一年多试验,我们从墨水屏到新一代护眼屏——C30教育云-移动教育系统,不断摸索,不断改进,逐渐把洋泾中学10年前构建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技术支持下得以完全实现,学校融合、应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环境,将数字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利用大数据反馈突破教学重难点、精准施教,并借助即时评价反馈,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性的成长,“基于‘数据驱动’的物理个性化教与学行动研究”日趋成熟,迎来本次线上教学实践的检验。

践  行

又是一年春草绿,新冠病毒再来袭。2022年3月,时隔两年之后,上海全市中小学再次进入线上教学模式。这一次,我们洋泾中学物理组应对很从容,根据一年多以来“基于数据驱动的高中物理个性化教与学行动研究”积累的经验,我们马上启动了线上“1+3+1智慧教学”。其中,第一个“1”指一课,“3”指大数据环境下教与学三个阶段的学习,第二个“1”指一平台。

一、未雨绸缪,利用寒假积极备战。

在C30教育云上,建立了具有洋泾中学特色的课前课中课后物理教学资源库。如下所示:

二、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一课”包含了课前、课中、课后完整的学习过程。

以沪科版物理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1章C电磁波为例。

大数据环境下教与学三个阶段的学习模式及学习状态分别为如下三种类型:

(一)通过课前云服务课堂自学与预诊。 学生利用护眼屏和资源平台提前自学。

 

课前通过数据分析,从整体到个人,所有知识点完成情况,所有数据清晰可见。检测定向自学效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呈现问题,反馈情况,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困惑点的过程中,使其隐性思维显性化。用课前在线前测帮助学生从旧知走向新知的过渡。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数据反馈确定“教”法,真实把握学情,精准备课,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二)通过课中云实施课堂干预与调整。

课中通过数据诊断,开展深度学习。

1.数据诊断,探明起点。 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精确诊断,再针对学习起点挑选最接近“当前此班学情”的驱动任务展开教学。

2.智慧引航,多维交互。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在前测中呈现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基于学生困惑点,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任务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再利用变式训练达到由领会到领教至领悟的目的。

上海市洋泾中学“1+3+1智慧教学”助力高中物理线上教学                (1)师生互动:运用智慧教学平台的“学生抢答—智慧评估—可视化反馈”功能,教师通过即问即答引发思考、作品递交分享想法、随机挑人等策略,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及时加以指导,并进行多元评价。

(2)空中实验: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发现实验现象和原理,进一步了解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意义。

(三)通过课后云协同课堂评价与反馈。 通过直播统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监测结果,课后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个别化指导,实现基于学科课程综合化的课后延伸学习。上海市洋泾中学“1+3+1智慧教学”助力高中物理线上教学

三、智慧教学,更新观念,变革模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平台”即(护眼屏---C30教育云-移动教育系统)智慧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与学的资源平台,利用平台数据推动教学观念更新、模式变革。具体而言可以实现如下转变: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从“单一主体”转向“混融教学”;从“基于老师经验”转向“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从“单向传输”转向“双向互动”;从“知识技能学习”转向“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 

具体优势体现在:

(一)智能助力,事半功倍。利用C30教育云平台和护眼屏,随时随地智能批改作业(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上传照片手动批阅,为老师节省了大量时间,减轻了作业批阅的沉重负担。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护眼屏学习和做作业,及时上传,及时反馈,加强了线上沟通和交流。

(二)数据为据,精准施策。教师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在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

学校采用新一代护眼墨水屏、平板电脑、智能纸笔等精准教学终端,通过智能作业系统,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合理评估作业有效性,帮助师生增效减负,实现因材施教,更好促进教学相长。

(三)多元选择,学习自主。“智慧教学”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使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同时并存、互为补充。通过教学路径的重构,充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发展学生高阶思维;通过打造个性化学习平台,变传统课堂学生读取教师“数据”为教师读取学生“平台数据”,实施个性化教学,打通课内外学习、面对面网络学习、学科与综合学习,让课堂成为充分互动、体验探究,促进知识理解应用、问题解决的场所。同时,还可实现基于数字空间的教与学的资源供给,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分析者。

反 思

面对“一平台”即护眼屏---C30教育云-移动教育系统智慧教学平台,难免有老师、学生和家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就如有人所说的那样:30年前,人们惊呼电子游戏会毁掉下一代;20年前,人们惊呼因特网会毁掉下一代;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智能手机会毁掉下一代。历史发展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毁掉的只是无知盲目而且不学习不进步的上一代!

我们是不是需要审视一下我们教师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如何将自我学习、自我更新与“智慧教学”生态相匹配?我们是不是应该尽自己所能地去了解“智慧教学”对教师固有认知和技能形成的挑战?我们是不是必须尽自己所能去学习与掌握这些新技术?我们不去学,不去用,又如何判断用与不用人工智能技术之于教学的优与劣?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是必然的,进程尽管缓慢,但螳臂终究挡不了时代的列车,我们需要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是如何顺应,而不是抵触。我们有必要了解与掌握足以支撑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匹配的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知识及技能,否则我们就可能落伍甚至被淘汰。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无论年长年少,都要有这样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行动。

洋泾中学物理课题组主要成员:

赵林泉           范鑫嵘          曲君怡

洋泾中学物理组教研组长赵林泉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