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鼎石学校怎么样?思想的力量, 理想的光芒。京领全球领军校长系列,旨在全球范围内挖掘领军校长,用领军校长的思想力量引领行业发展,用领军校长的理想信念点燃奋斗激情,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用教育改变世界,用人才创造未来!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年华易逝,但思想不灭;世事变迁,但理想永存。
The Power of Thought, the Light of Ideals. The "KingLead Global Leading Principals" series aims to discover leading principals worldwide.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ith the ideological power of leading principals. Ignite the passion with the belief of leading principals and cultivating more innovative talents.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promote human development!
Time flies, but human thoughts are immortal. Things change, but ideals remain forever.
本文为北京市鼎石学校中方校长兼课程主任贾莉莉的领军校长专访。
Following is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Lili Jia, Associate Head of school and Dean of Curriculum at Keystone Academy.
校长名片
贾莉莉
北京市鼎石学校副大校长兼课程主任
贾莉莉校长持有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教育和社会研究的研究生文凭、国际学校资优教育证书、国际学校校长领导力证书,是一位具有30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和教育者,期间在不同的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和中国公立学校工作过。这些工作经历让贾莉莉校长在中国国家课程,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课程(IGCSE)和国际文凭项目(IB)方面都具备了资深的教学和领导经验。在公立学校工作期间,她是骨干教师,并担任过班主任、年级长,同时也是中考阅卷官,曾荣获市区级优秀青年教师奖,并参与过学校的教务处和德育处的工作。她教授国际文凭项目长达24年,是位具有14年经验的资深IB国际文凭项目的培训官,学校授权项目访问组组长兼顾问、大学预科项目考官,同时也是IB项目区域培训会驻场代表。
学校介绍
北京市鼎石学校于2014年秋季正式开学,是一所K12一贯制学校。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鼎石的建筑群包括为“教”与“学”带来全新体验的教学楼、宿舍楼、表演艺术中心、室内综合体育场馆、室外体育场、实验室及图书馆等一流的设施。小学部至初中部6年级为走读制,7年级与8年级学生可选择寄宿,9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则必须参与寄宿制项目。教师与学生一同居住在校园之内,随时随地为学生们提供支持与指导,成为社区中的共同成员。通过寄宿制项目,鼎石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公民意识,以及未来成功所必需的价值观、社交能力与独立人格。
沉浸式中英双语教学模式是鼎石的教育基石之一,探究式的学习、批判性的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鼎石的教学重点。借鉴其它先进课程框架,鼎石致力于融合中国与其它多种教育传统之精粹,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尊重、理解与融合,为中国以及世界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
一、结缘教育
做国际化教育理念传播者
京领: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国际化教育领域,是如何与其结缘的?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我选择这一领域绝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经过系统了解后,抱着开放心态和主动学习的愿望而选择的。虽然现在国际化教育似乎非常热门,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教育和国际学校在中国仍处于萌芽起步的阶段,很多老师、学生家长对国际课程和国际学校的了解并不深刻,仍只停留在英文授课或者外教授课,对它究竟是怎样的知之甚少。当时我在一所江苏省重点公立学校工作,做过班主任也做过年级长,同时也参与了学校的教务处和德育处的工作,获得区级市级公开课一等奖,非常熟悉公立教育的运作体系。然而在对国际课程,或者说IB体系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它的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也因此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成为一名国际学校的教师,也成为了一名国际化教育理念的传播者。
国际教育它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或者是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真正地吸引我投身其中。其实比起国际教育,我更倾向于叫它国际化教育,因为这个“化”其实就代表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化,就意味着不仅仅只是接受“国际”的元素,更是在保留自己传统教育特色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并汲取世界教育传统的精华、使之本土化,并不断创造。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把学习、研究和管理放在多元文化的世界教育背景下,践行和反思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可能就是我选择加入国际化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吧。
京领:鼎石选择IB这个项目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在决定投身于国际化教育之前,我对国际化教育或者说IB教育理念的形成和项目发展做了大量的调研。IB理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一战结束后,欧洲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认为战争爆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不了解和不包容。因此,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让人们消除这些误解,包容和理解差异,从而解决各种各样的分歧。在这样的一个思潮之下, IB教育理念的雏形就此诞生。
IB的使命宣言中最后一句是“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所表达的内涵---即国际化教育应具有的国际情怀,就是包容开放的心态。IB项目下的课程设置多元而严谨,具有连续统一性的特征,其理念驱动课程的顶层设计,每一位IB教育者都在日常教学与课程开发的进程中践行了IB的理念和使命,这也是我深为IB所吸引之处。
京领: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教育,在工作过程中,您是如何度过适应期的呢?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 确实有很多需要适应的地方。不仅仅是在教育理念方面,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包括每一次走进课堂,跟学生的交流方式都是一个重新调整、适应的过程,其中,最具挑战度的部分是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公立学校,老师们的教案均是在已经设计好的课程之下,根据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策略进行撰写。但是IB项目框架下的课程设计既无指定教材、也无既定教学内容,需要老师根据项目的要素和理念来独立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和单元。
走进一个新的环境,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一定要抱有开放的心态,在深度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在调整过程中进行反思——让IB理念与自己的特色融为一体,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京领:您是如何理解国际教育或者说国际化教育的?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从定义来讲,1974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把国际教育定义为促进国际相互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标准化的国家教育,这也是国际组织对国际教育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后来,教科文组织对国际教育的这一规范性定义后来被教育的 “跨国”或 “跨界”特征所改变,意味着着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学术流动。
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更倾向于叫它国际化教育而不是国际教育,因为我觉得它实际上是一个多维度的跨域过程,这个领域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的领域,还是一个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自己还是学生都会拓宽全球视野,彼此借鉴世界上的多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因此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吸收世界各种教育传统的精华。
国际化教育其实是引领教育改革的一个催化剂。我们常常说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人的培养,国际化教育也是如此。它其实是一个大熔炉,无论是投身于此的教育者还是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在这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不断学习。无论是教育学、课程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还是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心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拓宽了自己的学术体验,丰富了认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接受,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东西与本土情境相结合,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创造。我们现在常说要讲中国故事,那怎样才能叫讲好呢?其实就是要考虑到受众,考虑到不同的情境,考虑到全球背景,在这些基础上,去表达自己。把中国故事讲好,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好”字,它代表着你必须要拥有解决不同纷争的能力,必须要有满足不同受众需要的能力,有着迈向共同合作的信念,我觉得其实这才是国际化教育的一个精华所在。
二、领军力量
团队合作,力学笃行
京领:作为校长,您如何践行了学校的理念和文化?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我想从四个维度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实践。
首先,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要深度理解并认同学校的理念和文化,明确学校的愿景和使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的。我们常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但是在我看来,一所学校的理念和愿景才是它的灵魂,而校长不过是将灵魂赋予学校让它生机勃勃的一个执行者。学校的理念和文化应该具备目的性、前瞻性、广泛性,要想深度践行学校的理念文化、愿景与使命,就要聚焦于这所学校希望在未来实现什么。
其次,反思。为了实现学校的愿景,学校需要的实践性行动有哪些。在做每一个重要决定的时候,是不是在践行学校的愿景理念,有没有落实到特定具体的实操性层面来上。我觉得一所学校的理念和愿景绝不能仅仅是官网上的一段描述,它应该是引领并且驱动学校的教育和日常决策的重要指南。不仅仅是学校的校长,领导团队和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行动。
第三个方面则是要激发教职员工对办学理念和学校愿景的认同。建树一所校园的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对刚入职的新教师进行培训,了解学校的理念、文化、愿景、使命是什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理念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使他们真正愿意在每日的教育教学中去践行它。
最后我想补充的就是,办学理念和使命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办学理念或者说愿景是聚焦于未来和理想的,就是说我想把学校建树成什么样的一所学校,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愿景。而使命其实是聚焦于当下的,也就是说我为了实现我的愿景需要做什么?一所学校的战略性规划或计划应该是由理念愿景驱动的,每个阶段根据学校的发展,使命和规划要特定性和具体化。
京领:您能谈谈对校长领导力的理解吗?作为一所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您是如何在办学实践中践行校长领导力的?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 我个人认为,领导力其实就是一个人带领一个团队的能力,它包含组织协调、决策、引导、管理、支持、实施、评估、授权他人等等一系列的行为,这一系列行为应该能够引领和激励整个团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觉得这种引领和激励也包含校长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力,所以我觉得领导力的应聚焦于“力”而非“领导“,把力做好了,自然而然就在引领学校了。
在办学实践中践行主要体现在确立学校方向、聚焦学校未来、促进团队评价与改进,以及提供决策框架这四方面。这样的践行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而是集合了一个团队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应该以自身的行为态度积极影响教师团队,要有分析问题的智慧,更要有采取行动的勇气,同时一定要了解身边的同事们,找到与团队共同呼吸的一个节奏,利用团队的集体智慧,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京领:作为国际化学校校长,您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我觉得这么多年来,特别是最近我比较大的感触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一定要抱有积极的心态,以开放的胸襟向别人去学习。没有积极心态的话,是没有办法真正的做好国际化教育的。第二个感触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中外教师团队共同参加。新员工的培训是学校文化宣传中比较重要的一关,但绝对不仅仅是体验中国文化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元素,就是要让外教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学校发展的需求,同时让中国员工了解国际化教育情境下如何跨域以及跨域的边界在哪里,把握好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做好自身的发展就可以帮助校长处变不惊地面对挑战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在变化中不能忘记自己的教育初心,并且能够坚守初心。最后我一个感触就是永葆好奇心。无论在什么年龄,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跟孩子一样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给新想法一个发展和成长机会。我觉得这些都是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京领:您是如何平衡学习者和领导者这两个身份的?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最主要的就是在了解受众是谁的基础上把握好度。决策者需要有担当,在需要做出决断的关键时刻敢于做出决策,并承担决策做出后可能导致的结果。学习其实和做决策不矛盾,在别人提出不同决策时,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其实就是学习。对于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沟通。决策者需要使团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也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时候可以赋权给他人做决策,有的时候就需要民主讨论后自己拍板做决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京领:您觉得鼎石的最大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发展并继续保持这种竞争力呢?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在说竞争力之前,我想分享我特别喜欢的詹姆斯·怀特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我看来,学校最大的竞争力是保持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作为一个学校的想象力,并且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探究之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这个前提之下,鼎石的竞争力就是不断地反思进取,通过顶层设计以及招聘适配的师资来支持学生发展他们的品格,并且探索各项能力。
作为一个学习型社区,全社区对学习有一个统一定义,这是非常难得的,但鼎石做到了。当时鼎石学习定义的生成耗时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整个进程中,家长、学生、教师团队和领导团队均参与其中,深度探讨并最终明晰了在鼎石学习究竟是怎样的。在鼎石,学习是一次终身的历程,它扎根于传承、放眼于未来、塑造于学校的五项共同价值观。学习涵盖对新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的发现与探索,为当地和全球背景下的探究、创造及各种联系提供机遇。这一历程授予鼎石学校学习者塑造品格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课堂内外的体验中激发学习的乐趣。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让鼎石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鼎石的整个教师团队、领导团队,甚至家长团队都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引导他们更多地发现自我并探究世界,引导他们做出更多有关爱和生命的一些思考,这些都是鼎石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让它更具备竞争力的地方。
京领:在学校特色建设和打造这一方面,鼎石具体是怎么做的,有哪些举措,能请您举两个例子吗?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说起特色,我觉得排在第一的就是校名。鼎其实是一种容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做出描述:“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以其观鼎石学校,首先“三”指代鼎石的三大基石,分别是沉浸式的中英双语课程、在寄宿环境中塑造学生的品德和社区归属感,以及在世界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身份的认同;“两”则指代东西方两大文化、中英双语;“五”指代学校的“仁义礼智信”五大价值观。也就是说,鼎石其校名的深远教育意义,均是用心成就。这就是鼎石的特色。
其次,我觉得鼎石的五大核心价值观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指引着每一位社区成员的日常行为准则。鼎石的学生在十二年级毕业的时候都会做一个关于五大价值观的展示,分享从进入鼎石到毕业时对五大价值观的理解和反思。再比如说,鼎石学校三大基石之一:在世界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身份的认同,它不仅仅是宣传,是通过从小学到中学的一体化“中国主线”课程来落地的。
除此之外,中学阶段的特色课程“中国与世界”也是亮点,它是由中国文明史老师和世界文明史老师共同备课、设计教学单元和总结性评估。“中国与世界”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时空、不同学科领域的探索中,去深刻感知中国这富有生命力的、不息的文化,实现真正的身份认同。它将中国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有机融合为一门课,共享主题、概念与探究说明,尽量保留中国历史发展顺序和中国历史要传达的重要概念以帮助学生将中国和世界联通起来。融合后的“中国与世界”课程,把中国和世界同时置于当地和全球的背景之下,以人类的视角来推动中西方历史的发展。在这门课上,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中国和世界两大文明史中学到的知识,辩证性地融会贯通,完成总结性评估。
此外,作为鼎石独有的一个特色项目,“Capstone鼎石综合设计项目”以中国文明发展为研究主线,既是对“中国与世界”课程的回应,也是对鼎石三大基石之一中国主线的阶段性评价。所以说,鼎石的方方面面均由愿景理念所驱动、三大基石和五大价值观相辅相成的,他们不仅仅是网站上的一段话,更是指引着学校的日常教学。
三、继往开来
助力培养优秀人才
京领:鼎石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谈到创新,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新。我们是不是要不断做开发新的课程或是项目才是创新?实际上我认为,创新教育不要考虑它是不是一定是别人没有的,一定要做最新的才是创新,不要为创新而创新,不要为之所绑架。而是要让所有老师在潜心做好教学研究的同时,找到更加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摒弃现在正在实践的。同时,创新也并不意味着必须运用各种电子技术,科技只是手段和工具,不能让它取代学习,取代我们本身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你的课堂上,学生聚焦于各种花哨的电子设备而非学习本身时,这其实有一点本末倒置了。只有真正把这些问题理清楚,以后才能有阶段性地进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而创新性人才培养又分为几个维度,第一就是教学特色和课程的设计如何能随时应对危机,或者说如何能抓住时代的脉动?学校应该组建一支科研团队,定期对教学成果、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调研分析,促进整个学校更好地回顾和更新。第二就是学校的活动设计是否和特色课程保持一致,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服务于课程、拓展于课程。第三是要保证理念和资源的整合,学校在发展创新型领域时一定要兼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把学术的卓越和教育的创新进行一个融合。同时,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有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和反思自己的短期战略,不能操之过急。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试图改造学生,也不要试图改造老师,而是把这种创新性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共同从关注学习内容转变为关注概念性理解,从注重记忆转变为注重技能的培养,从重复单一的教学转变为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探寻创新性发展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学校的一条创新之路。
京领:能否请您对鼎石的全校战略行动计划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呢?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鼎石学校是经过WASC认证的学校,这份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与我们学校的WASC(西部学校与学院协会)认证工作相关。它主要来自于学校为准备西部学校和学院协会(WASC)的再认证访问视察而开展的一次漫长而全面的全校自审工作。同时结合了学校所有的教师团队和领导团队的反思,总结出了我们认为鼎石在发展方面的关键领域的持续成长目标。这是鼎石未来五年的主要战略性发展规划。它确定了一个总体方向,但并非是一个固定的计划,其具有灵活性和适配性,虽然其与WASC认证工作相关,但实施全校战略计划本身并非只为满足认证需求,它激励并推动社区每一个人继续践行鼎石使命,立足当下并展望未来。
京领:您认为学校现在哪一点最具有创新性?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 我觉得鼎石现在最具创新性的其实还是我们的三座基石,分别是沉浸式的中英双语课程、在寄宿环境中塑造学生的品德和社区归属感,以及在世界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无论在哪一个阶段这三座基石都指引着我们发展的方向。创校8年,我们一直在探索三座基石的落地与实施,使其激发教师的生命力,真正促进中、外籍教师的对话,汲取百家之精髓,不断以创新性的方式夯实三座基石。就像我刚刚说的,创新不一定是新的,而是始终坚守初心,能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创新性的方式去反思调整原来的发展目标,这个其实就是最具创新性的。
京领:您对国际学校这个领域未来发展的思考是怎样的?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对国际学校未来思考的高度总结了,与国际化教育所强调的文化理解、多元价值、全球共生的基本价值观相契合,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国际学校的这个领域未来发展应该在不同国家区域的学校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互利合作的平台、加强公立学校与国际化学校之间的对话交流、在顶层设计时考虑其与基层与实践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以及如何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放眼世界这几个方面多加考虑。此外,国际学校未来应积极开发多元化弹性课程,更加注重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聚焦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学习体验,提升跨文化素养,开拓全球视野。既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国际性和跨文化课程,也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传统融入国际学校课程体系。
京领:请您介绍一下您对鼎石的未来规划和展望?
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贾莉莉: 我想用一个词概括- sustainability,也就是可持续性发展。虽然它泛指生物圈和人类文明共存的能力,或者是如何在一个平衡环境中维持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我想聊的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另一个层面,即文化和精神的可持续性发展。我把鼎石精神的可持续性发展称为sustainability in spirit - 精神之传承。精神是构成一个人、一个群体的由思想态度和价值观所决定的典型性或者品质。我觉得一所学校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实际上取决于学校成员的精神内涵。作为一所汲取三大教育传统的学校,三座基石引领我们的学校,五项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为准则,如何让这样的校园文化传承下去,这个是学校未来最值得思考的。可能不是每一位教职员工都会在鼎石待一辈子,但正是因为流动的存在,才更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传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承担传承的责任。因为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都是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虽然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国度,但我认为好的教学特质是全球性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拥有一个真诚的愿望,就是激励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中国人常用精气神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如果让我来总结的话,我希望我们鼎石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有朝气的、有才气的、有正气的、有书气的,以及有骨气的,这就是鼎石精神的内涵。一所学校要想成为一所有生命力、有精气神的学校,那就无论是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还是日常运营方面,都要浑然一体。同时,我还希望鼎石的每一位师生都能够优雅和优秀并存。优秀来源于理想的高度、未来的目标、有序的创新和文化的深度,而优雅来源于每一位教师都能潜心教学研究,带领每一位学生潜心学习;每位教师都能潜心育人,每位学生都能潜心发展。我希望鼎石的教育能够慢慢来,不要浮躁也不要炫耀,真正做到尽心教书,潜心育人,在此过程中彰显优雅。
但同时我也清楚,鼎石通向国际化教育的路途一定是坎坷不平,弯道崎岖的,但只要每一位鼎石成员都是有愿景、有初心、有方向、有信心,有智慧、有认同、有精神的,就一定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同伴们一起享受在鼎石的这一段教育旅程。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我们所处的社区、国家,以及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