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及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有发展前景吗?

来源:网络 2022-08-24 59个人阅读

二线及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有发展前景吗?

培训类国际高中申请民办普通高中办学资质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这样的转变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一线城市的学校招生范围缩小,二线及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有发展前景吗?

2021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哈罗学校发布公告称:因无法通过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举办国际高中课程,海南省海口哈罗学校(下称海口哈罗)九年级学生,必须通过参加中考后才能升入本校高中部。
二线及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有发展前景吗?

“海口哈罗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各地对此管控力度和推进时间不同,一些地方可能需要2-3年时间,会设置过渡期” ,该人士称,使用培训牌照,举办国际化学校的政策收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有研究表明,若更多培训类国际高中申请普高资质,将转型为民办高中,此类高中开设国际课程,在招生中会要求中考成绩,同时无法再进行跨省甚至全国范围招生,这使得二三线城市国际教育将迎来重要利好,削弱“虹吸效应”。

虹吸原理就是利用压强差的原理,在密闭容器里液体高度相同,压强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气,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一切安置好后,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

可以比喻具有优势地位的城市能够将周边城市、中小城市的优势资源吸引过来,而国际教育中的虹吸效应就是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这些国际教育发展优质的城市,对于周边城市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北京市共开设国际化学校106所,在读人数约为65000人。天津市开设国际化学校17所,在读人数约为29000人。河北省共开设国际化学校18所,在读人数约为45000人。

上海市开设国际化学校113所,在读人数约为73000人;宁波市开设国际化学校14所;苏州开设国际化学校34所。

一线城市周边的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此现象之下,

二线及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有发展前景吗?

一线城市周边城市的家长,面对更近的距离,选择一线城市国际化学校的可能性更大。生源的缺失带来学校办学成果表现不佳,更难吸引到当地家长,与此同时,学校师资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虹吸效应”的影响。二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的老师更倾向于去发展更好、待遇更好的一线城市发展,生源与师资的流失成为二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发展难的原因之一。

而民办高中不得跨区域招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虹吸效应”在生源流动方面的影响。

早在2019年,教育部明确指出:所有学校(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

以西安市最新出台的公告为例。首先,民办学校不能自己制定招生时间,要和公办学校招生时间保持一致。不可与公办学校错开,提前招生强占生源。

其二,民办学校不允许跨区域招生,要按照制定的招生人数进行计划性招生。不能出现招生数额过多的情况。违者便会进行整顿和通报批评。这些框定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限制了生源,遏制了地区,无法先行占领优秀学生,这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的资金运转。

二线及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有发展前景吗?

二线及三线城市国际化学校有发展前景吗?

招生政策的不断收紧,一方面影响了学校跨区域招收优质生源,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生源的流动,使得二三线城市国际教育迎来利好。

仲量联行亚太区企业解决方案研究部总监Susan Sutherland表示:“建设和运营国际学校的成本,以及影响行业增长的趋势,将决定学校选址和长期运营表现。房地产是仅次于人力的第二大运营成本,因此是优化和提高效率的关键杠杆。”

除了教师短缺、政府监管以及本地学生人数增加等行业因素,房地产因素也在影响着亚太区的国际学校市场。 举例来说,在土地供应受严格限制的形势下,“垂直校园”,也就是在相对较小的地块上建造的多楼层学校,在亚洲一些大城市越来越普遍,例如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内地的一线城市。

在中国,开办国际学校需要特别考虑居住成本、政府法规、空气质量等要点。随着一线城市的经济增长放缓,这些市场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者而言吸引力有所下降,而处于快速增长的二、三线城市则更具可行性。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教育领域服务资深董事John Mortensen指出,“国际学校的建造和运营正变得日益复杂。如何选择下一所学校,需要严谨理性的系统化方法。对于投资者和学校运营商而言,了解消费者的期望、资本投资、运营成本和风险至关重要,差异性的价值定位将有助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

但是,我们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即使在一切向好的环境中,国际化教育所在的城市,必然也会有它会面临的困境。在升学多元化的今天,国际教育已有遍地开花之势。以常熟UWC、镇江枫叶国际学校、句容碧桂园等学校为例,一些知名品牌的引入确实给许多非一线城市带来新鲜活力,促进当地教育生态的多元与升级。然而,在“宇宙尽头仍是体制内”的小县城,国际教育常常水土不服,有时甚至折戟沉沙,披荆斩棘的开拓者面临诸多艰难挑战,所以,还是需要理性对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