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英乐学院:女性主义捍卫的是人的权力,渴望的是爱与和平。

来源:上海德英乐学院 2023-03-08 59个人阅读

上海德英乐学院:女性主义捍卫的是人的权力,渴望的是爱与和平。                前段时间,东京大学校长、著名女性主义者,《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受邀参加访谈节目《保持对话》,与三位毕业于北大的女性就女性为议题展开了线上讨论。作为冲浪能手的你们,想必已在各大平台见识了上野女士温柔且极具力量的输出,开始对“女性主义”有了初步的认知,可喜。
上海德英乐学院:女性主义捍卫的是人的权力,渴望的是爱与和平。

且不再讨论北大三位女性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诟病(舆论的矛头不该又转向批判女性,这将是对这次访谈本质的极大的讽刺),但她们依然在本次采访讨论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巨大热议浪潮。女性主义,四个字,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被认知、被讨论、被分析。无可争辩的现实是,我们依然处于一个以父权为秩序的社会体系当中,女性的权利、权力正无可避免地被所谓公序良德、传统思想所压迫生存空间——女人情绪不稳定,不适合当领导;女人就应该放弃自我发展,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女人天生力量弱于男性,不适合干这干那;美酒与美女,香车与美女;女人来月经、女人穿吊带、女人太胖,女人太瘦……在各种不对等的凝视与定义的裹挟之下,女性被捏造,成为秩序想要“她”成为的人——真的如此吗?或者是说,一直如此,便是对的吗?

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女性意识开始被唤起。这是一次女性主义被摊开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良机,我们应该重新正视社会上存在的、可见的、不易被发觉的“厌女”、“物化女性”的刻板印象与性别歧视等问题,以平等的沟通视角。那么女性主义到底是什么?是男权的对立面,与男性群体树敌?是驾驭于男权之上成为另一种“霸权主义”?上野千鹤子是这么说的:“女性主义绝不是女人像男人一样行动,或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这次三八节,小德想聊一聊女性主义,找到了三位女同学,谈一谈她们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所有的采访问题均来自女性。本来打算放在一个合集里,但由于三位同学的陈述分享实在过于精彩,不忍也不舍,最后还是决定分别单独推送,也希望借由这一次的采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女性”二字,引发更多关于“人”的思考。

1、你如何理解“女性主义”?

我所理解的女性主义是以人人平等为宗旨的一种意识形态,是随着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过程中逐渐觉醒的一种思想。为什么女性主义和社会文明息息相关,我觉得更多是因为我们和男性之间确实无法改变的从生理结构上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曾经由于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身体机能与构造成了恒定强者的唯一标准。而人类文明的发展,让世界精彩,让判定标准不再单一,也让更多人拥有了更多种可能性。

女性主义讨论的焦点其实远不止是男女之间的差异,以及由于差异导致的权利和权益的不对等。它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了“人”,不分男人女人,只是人,其中包括了生育权,堕胎权等的身体由自我支配的权利,也同时关注了酷儿群体,同性恋者,跨性别者等。由于思维固化与长期父权社会的发展所导致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这些都偷偷地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时显而易见,有时细弱无声,但他们无法忽视,也不可忽视。

女性主义在我看来从不是想站在男性的对立面呼吁女人为王,它捍卫的是女性权益,更是“人”,它追求的是“平等”,渴望的是爱与和平。

2 、你被“厌女”过吗?

有过吧,但是这种情况在很多时候我没有办法反击,或者说我由于对刻板印象这件事的了解,由于年龄造成的代沟,由于仁义礼智信等等我们或许应该遵守的原则导致了我们没有办法反击也不屑于反击。

在我看来例如性骚扰事件,这就是厌女的一种具像化。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弱小可欺,甚至自由穿衣就是不知廉耻,我们是物品,可以被随意亵渎或怎样。我在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吓得一动不动,对方是一个一米八+的成年男性,在路过我的时候刻意的碰到了我的腰臀处,那种由于身体力量的悬殊让我在一瞬间非常地厌弃我自己。

厌弃自己是个在物理层面无法与之抗衡的女性,厌弃自己的胆小,厌弃自己没有反击,厌弃自己这样的反应会不会助长他的气焰让更多女孩子遭遇类似的伤害。这种由于男性凝视而产生的自我厌弃我觉得比被厌女更加可怕。


3、如何看待“恋爱脑”

我认为爱的本身就是相互付出相互索取,是专心是陪伴是尊重是包容。

恋爱脑可以有,因为它很直白的体现了你对这段感情的负责。但是不可以只有恋爱脑,因为恋爱永远不可能成为生活的全部。爱情只是生活的调味品,具体一点我觉得充其量算个味精。没有放味精的菜不一定会难吃,放了味精的菜也不一定好吃。我们所说的恋爱脑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恋爱时期一味的付出,甚至在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一味的付出。时间精力财力损失惨重,最后还常常以悲剧收尾。

恋爱与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我们因为缘分相遇并且深思熟虑后决定要陪伴彼此走过日月更迭,但你永远是你,我永远是我,我们有幸遇到对方,我们感恩,我们珍重,但我也会始终坚持我自己想坚持的,并且鼓励你,去勇敢的做你想做的。

4、学校如何培养/唤起你的“女性主义”意识?

说实话,我开始真正关注女权运动就是来到SDA之后。

国际学校的环境确实相比体制内而言确实更有机会也更能对这种较为敏感的话题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唤醒女性主义意识,是因为我的父亲,是因为他的一句话。他说“女人就应该温柔。”

我当时就很疑惑为什么一个女人应该怎么样是由男人定义的。来到SDA之后我很感谢我的ESL老师Ms.Jac,她由于自己本身也是一名女权主义者,所以在课堂辩论的选题中经常能见到相关议题,在我本身又感兴趣的情况下,在准备的过程中慢慢深入了解,也能拥有了自己对于女性主义独到的看法。

当然在这个学校里我做了一些一直想做但没敢做的事情,最简单的就是我在经期,不再会因为拿卫生巾这样举动而遮遮掩掩,我把盒子摆在桌子上无论男女进来也不会说什么。(拒绝月经羞耻!)大部分同学与老师也都拥有开放的思想与良好的沟通,我们之间也多能做到彼此尊重。

包括这个采访,我很感谢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聊聊我自己的一些拙见,也很感动能有这样一位男老师关注相关话题并且也想通过这样的形式,为男女平等做出属于自己的努力。

最后,希望所有的尊重多元文化,支持个性发展的教育方针并非动动嘴的大字标语,我希望我们是那扇窗,那扇闭塞中依然露出缝隙能让花香散进房的窗。可能过去不是,现在不算是,但未来不应该不是。灵魂不该被定义,性别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