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注重考查语文基础,同时关注知识的迁移、运用,关注问题的解决和思维过程。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试题重视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如作文题目(1),选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的话为导语,引导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未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该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将价值引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既可以写要成为像袁隆平那样的为社会作贡献的好种子;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验、思考写如何去做一粒种子,如要立足于土壤、要积极吸收水和养分、要向往阳光等等,甚至可以写即使是在石头缝隙等不利条件中的种子如何一样能够生根、发芽。作文题目(2)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意在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进行创造性的表达。题目要求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这意味着写作的重点为打完电话之后的故事,应该多写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而不是常见的时空穿越。命题意在引导学生以史培智,以史鉴今,继往开来。
再比如议论文阅读素材以“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背景下当代青年人的担当”为话题,文章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介绍了“红色基因”的重要内涵,展示了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当代优秀青年的风采,还对当代青年人对继承革命文化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作了充分论述,既有针对性,又有说服力。
试题注重体现北京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基础•运用”部分以“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多文本素材则与“北京建设智慧城市”有关,体现的是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一面。选择这些素材,便于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北京,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试题注重加强对品德修养的引导。比如记叙文阅读的文本借下棋谈人生道理,其中关于“信守承诺”“遇到困难不放弃”“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叙写亲切自然,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品德修养的思考。
二、重视语文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拼音、识字、书写等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2021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重对语文基础的全面考查,如“基础•运用”就涉及到字音字义、标点符号、修辞方法、词语和句子的使用等。考查内容符合课标要求,基于学生的课内所学。如第3题成语的考查,“不期而遇”中“期”的意思为“约定”,与教材中《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字的意思一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包括学习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课程标准》就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要求。如第1(2)题,首先还原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即阅读中不明白“锁钥”这一词语的意思;之后进一步指引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和工具书来解决困难。
“基本方法”还包括基本的文体阅读意识。比如,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是否准确、全面是衡量学生说明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第14题考查对多文本阅读中主要说明对象“智慧城市”的理解,第15题考查了对语段说明对象的理解,更考查了对非连续文本的说明对象、数据分类及变化趋势的理解。
三、注重设置情境,强调学以致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语文实践离不开情境,在具体而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思想,也是考试评价方式的重要转变之一。
试题关注生活实践情境的设置。语文“基础•运用”板块设置了“制作正阳门宣传短片”这一活动情境,在命题中努力实现两个“真实”。一是情境本身的“真实”,从搜集材料到写文字稿,再到制作采访视频,情境的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致,真实可信。二是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如为短片选字、解决文字稿中的标点及书写等问题,都是制作视频短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真实问题。
试题关注学习探究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科特点,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例如文言文阅读部分,以“学习”为主题统领四篇短文,又两两组元,从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前人经历对学习的警示两个维度分别展开话题,在单篇阅读的基础上实现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将阅读内容结构化,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形成新的认识。
四、体现开放性,关注思维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2021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设置开放性试题。如“基础•运用”板块:为短片选择片头,学生既可以选择篆书,也可以选择楷书,试题不是考查学生机械记忆不同字体的特点,而是强调运用习得的书法知识解决语言实践中的问题。又如默写运用类试题,学生根据情境要求,既可以选择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句,也可以选择小学学过的或课外积累的古诗文句回答问题。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意在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考出来,将学生语言实践的真实过程考出来,体现了对学生平时语文学习与语言积累运用考查的有机结合。
开放性不意味着漫无边际,而是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多样、思维路径的多元上,因此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过程。如古诗阅读试题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诗句与鲁迅那时那地心境的关联,思考鲁迅“还记得这名目”原因的推测是否合理,并借助对诗句的理解说明理由,强调学生理解的逻辑自洽。又如名著阅读试题,需要学生围绕演讲比赛“奋斗吧,青年!”的主题,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人物作例证,并说明选择的理由。理由说明类试题,借助问题情境还原了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再现了学生真实的理解、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再现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利于发现学生能力发展的进阶,便于判断学生能力发展的层级,为更公平、更科学的区分学生学业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五、立足于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语文学习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我们提倡学生在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语文活动中主动构建知识、深化体验、发展语文素养,反对死记硬背。
试题突出对理解的考查。理解是“超越信息本身”,“信息”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和复现,而“理解”则需要发现信息的意义,其中包括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能够迁移运用信息等。比如第9题对古诗的考查,要求学生理解尾联的内涵,还要求将《黄鹤楼》与《藤野先生》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这道题表达了对教材内重点篇目的关注,更强调了“超越信息本身”的“联系”。再如第2(1)题对标点符号的考查,解题的关键不是对相关标点符号知识的复现,而是需要在理解语句逻辑关系和语段层次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其本质是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试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些要求尤其适用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体现了学习文学类作品的基本规律。建立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联,将自己还原为文学作品中的“我”,浸入文本与人物同经历共思考,是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途径之一。记叙文阅读第18题要求学生在“羞愧”“难过”后补充一个词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自己还原为文中的“我”,深入体验“我”与父亲下棋的经历和心路发展历程,学生既要深入阅读文本,在上下文语境中理解、体会,还要借助自己丰富的积累,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感受。探究性问题情境,深度的代入感,典型的个性化体验,加深了学生对作品主旨、对人物丰富情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