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茜
2022届AP毕业生
录取学校
卫斯理大学
我是在十一年级的时候,转到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刚来到GCGS,我其实有点彷徨,总担心自己会不会与这所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格格不入。
但当我真正走进学校时,发现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在这里,并不会出现无缘无故的排挤和isolation现象,而是用包容与友善迎接每一位新来的学生。我很喜欢班级和睦友好、共同进步的氛围,也很享受在GCGS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我的十七岁
平平淡淡“不一般”
丑话说在前头,我对自己的申请季其实并不满意。我想要申请的学校把我拒之门外;我自认为文书写得很好的学校被无情筛选掉。我只是刚好很幸运,有那么一所在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校愿意接纳我的不足,陪伴我的成长。它不需要我十全十美,只需要我是我自己。
在经历申请季之前,我以为申请季会像青春热血电影中的高潮桥段一样灿烂而感人,直到我八十岁的时候想起来,也会热泪盈眶。这种期待,跟我以前对长大的幻想很相似,以为长大了,字就会变好看,以为自己到了17岁这个被各种影视文学作品歌颂的年纪,就会如蝴蝶破茧一般发生华丽的蜕变。但实际上,无论是17岁还是申请季,他们都不过是一个时间段,是成长中缓慢得有些平淡的一环。
但这个时间段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写文书的时候。
撰写主文书时,我不断地观察自己逝去的十几年时光,并对每一个可能升华的点,抱着阅读理解的态度使劲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一个正式的机会去剖析自己,去审视过去的选择与成长,去思考那些成长为现在的自己的点点滴滴。写补充文书的时候,我是去探索和深挖一些特定的角度,比如top ten list和crucial aspect of identity。我很建议,无论你走不走国际路线,都来看一下、想一下那些主文书的启发性题目和补充文书的题目,这可以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可以当作是和内心的自己打个招呼,怎么样都不会亏的!
三年线上执教
在申请季的所有活动当中,我最喜欢的,是长达三年的线上执教。在这个活动里,我为中国的西北小孩提供了一个并不局限于课本朗读和单词背诵,还囊括了自主学习和演讲展示内容,并以激励教育为主的英语学习平台。
一开始我也没想到要有多少影响力,只是疫情期间亲戚嫌自己家小孩太闲了,找我教一下小孩英语罢了。但随着参与者的增多,我逐渐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他们的邻居朋友,到学校同学,再到当地来旁听的老师,通过网络,我把自己因为fortune和priviledge接触到的信息与资源分享给他们,向他们介绍西方文化的一角,告诉他们阅读与学习、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不少参与者告诉我,他们想走出乡村,闯荡中国、世界大城市的愿望。在这些孩子中,但凡有一个通过努力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对我而言,都是莫大的欣慰和自豪。
当然,让一个对自己的申请季并不满意的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可能不太可靠。但比起我的经验,我觉得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后悔的行为,应该更有帮助,比如最后一次的标化没好好考、school research做得不够深。
最后一次托福,我并没有好好备考。当时,我对自己之前的托福成绩已经足够满意了,在四处讨论并得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回复后,我甚至开始暗暗祈祷考场因为疫情原因封闭。其实该练的,我也练了,只不过每一次刷题的时候,都好像有一个声音在蛊惑我,质问我是否真的能考得更好?是否有这个必要再考一次?或许正是因为这种隐隐作祟的情绪,导致我所准备的东西,并没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最后出分的时候,我的成绩比上一次考得还低,关于那个在17岁的第17天出分117的幻想,也终究因为我的懈怠,并没有成为现实。如果再重来一次,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获取动力之源,由外在的他人期望,转为内在的1717117,不遗余力地备考冲刺。
School research做得不够深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我其实不太在意自己最终要去到的学校会怎么样,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型学校。我对学校的大概要求,基本上所有的前三十都能符合,最后便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自己的可行性敲定了所申大学,又用同样指标的略低标准选择了一些保底学校。在整个选校过程中,我几乎没有遇到特别吸引我的学校,甚至很多时候我直到在写这个学校的文书时,才开始对它深入挖掘。我觉得这也是自己申请情况不太理想的原因之一。美本招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招生官们想要的,是有实力、有思想、有热爱的人。当我的心中没有那种想在他们学校学习的热诚时,我的文书就不可能将这些情绪凭空捏造,自然而然地也无法从申请者的茫茫大海中脱颖而出。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逼迫自己去仔细挖掘每一所学校,去发现它们的闪光点,并把对每一所学校的欣喜都牢牢抓住,注入到自己的笔下。
建议
好好努力学习,好好弄GPA。不断加强硬实力,是必要的,起码未来不会埋怨说因为当时的自己学得不够好,才会与梦校失之交臂;即使无法得偿所愿,也可以坦坦荡荡的承认,自己已尽力做到最好。
要尽量早一点开始接触主文书的启发性问题,向内去挖掘自己在乎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一来,你所参加的活动,便会自然而然地由你的成长联系起来,就不会在最后看着零零散散的题目,苦恼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连续性。
别担心,总会有人看见你
尽管我的申请季过得并不如意,但最后我还是很幸运地被一所“好学校”录取了。这所学校就是美国文理学院的排名十七的卫斯理大学。这也是美国第一批接受黑人与女性的学校,校园内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与艺术性。我学的专业是社会学,因为个人经历的缘故,我对社会中人群之间的联系很感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专业,我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也学习了西北夏校课程,并撰写了相关领域的论文。能够在卫斯理这种先锋性大学里,学习着重diversity和interaction的社会学是我的荣幸,我非常期待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
收到录取offer时,我很惊讶,感觉像中了彩票一样。这个offer对我来说,意义非常,Wesleyan似乎透过我拙劣的文笔,看见了在三个国家、五个城市中挣扎着成长的自我。它看到了,并打算助我一臂之力,引领我迈向更为坦荡的人生之路。
过去已成过往,但未来,还需继续期待。对于我对未来的期望,就通过当时一个启发性问题的回答看看吧,虽然现在看来言语可能有些幼稚。
谢谢你们
我的最佳“助力团”
感谢一直全力支持我的爸爸、妈妈和姐姐;提供高度emotional support的朋友们;创造充满安全感和愉快氛围的APG4-1班的全体同学;帮我想主文书的UCC陈婷婷、Caroline、Aiko;申请季始终陪伴我的Ginger、雪柔、宋丹、Kris、Vincent;在补充文书时提供种种想法的Nigel和HUA;在繁忙的申请季,对我高度理解的各位任课老师,和一次次帮忙打印证明材料的陈玉燕老师。
最后,祝大家都能录取到自己想要的学校,也祝广东碧桂园学校越办越好!
成长路上的辗转挣扎,幸得努力坚韧的女孩,没有放弃。即使风雨兼程,依旧满怀期待。很高兴认识你,一直勇往直前的卫斯理女孩,世界万般模样,愿你收获独属于自己的精彩,绽放着自己不一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