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在字里行间行走,古今中外皆在脑海中流转;行路,其实也是一种阅读,读天地万物,一草一木都被我们识辨。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曾国藩也曾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你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就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正是喜欢追逐新鲜事物的年纪。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外面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吸引,人们很容易就被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占据大量的时间,学生亦是如此。想想看,我们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从头至尾、耐心地、认真地阅读一本书了呢?
整本书阅读是世青中学中文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不同于一篇课文的阅读,它强调是一个“整”字。不同于课本的教学,整本书阅读也是老师们最不容易把控的,如果缺少良好的策略和有效的指导,很容易形成走过场。为了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让学生感兴趣、有收获,中文组的老师们站在语文课程必修内容的高度,结合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和每一部作品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下面我们以九、十年级学生为例,看看他们是如何完成《边城》、《水浒传》和《雷雨》等作品的整本书阅读学习的。
1《边城》
作者:沈从文
在九年级中文课小说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小说《边城》开展了整本书阅读的专题探究活动。《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无论是文中充满浓郁的湘西风土人情,还是文中那朴实、纯真的人物群像,都能让小读者们去深入探究与挖掘,去细细品味,感受湘西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情。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制作阅读手册的方式对小说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还根据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设计小册子的风格和画面。通过这样的探究式阅读方法,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深入地阅读一本书,还提高了他们的选题技能、查找资料以及研究写作等技能。我校一直很注重学生们的学术研究及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通过不同类型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及鉴赏能力,以及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分析能力。
2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明)
《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经典小说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因此,被列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水浒传》这本古典白话文小说,在阅读中无论是篇幅上还是内容表达上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学生在阅读时难免感觉枯燥乏味又吃力,那么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等能力呢?
老师们抓住了《水浒传》独特的人物故事结构特点,以课本中的课文《智取生辰纲》为切入点,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体内容开展整本书阅读。中文组老师结合我校中学开展的服务行动项目,让《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故事在学生的阅读探究下能够得到再创作,以有趣多样的形式传播给广大的少年儿童。今年,我们学生创意很多,形式新奇,选用的传播平台也很广范。在创作中,学生们也发挥出丰富的创造和想象力,有的是制作成绘本,有的制作成公众号视频,也有的进行创意真人演绎等。这项活动的推广,不仅提升了学生对阅读并宣传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能够从活动中培养他们沟通合作、思考探究、设计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还将活动切实的投入到了服务行动中,一举多得。
[G9R同学自创Rap版宋江]
[G9P同学自制情景剧]
3 《雷雨》
作者:曹禺
巴金先生曾说“《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这部成名作,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该作自1934年发表迄今的八十余载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无数次搬上舞台,并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在学生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世青十年级的同学们克服困难,通过阅读剧本、排演片段、讨论探究和写作文学评论等多种方式,共同研习了这部经典剧作。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这部悲剧带给人心灵的涤荡,了解中国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征,同时借由这部作品,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式。
这次基于表演和视频录制的体验式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戏剧作品的基础上,把对人物不同的理解融入到表演当中,赋予了人物新的灵魂。
以上三个例子仅仅是我校中文组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冰山一角。每一学年,中文组的老师们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大纲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而且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不但让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得到培养,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终身的阅读者。
“人生有涯知无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热爱读书、主动读书,让书籍成为孩子的挚友,带领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