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天天国际联盟”。
最近跟一位80后国际学校家长的聊天打破了我下辈子做个富二代的梦。他们不仅让自己压力很大让我这种路边吃瓜的“社畜”也压力很大。
下面来展示一下我跟小唐同学的聊天
去年在德威见面的时候我就发现小唐同学是那种有着超前意识,虽然简单聊过BSB、ISB、京西。但是小唐同学去年还是选择了BSB原因是英语比例更高。不过说实话18、19年陪家长去这些外籍学校,当时的情况确实是京西、BSB的欧洲面孔孩子最多。不过里面的孩子的行为方式也像外国孩子了。
在英国孩子5岁会1500个英文单字已经够了,But in China Beijing他还不够,因为你妈认为你不够。
其实在北京这样的家庭很多为了孩子花钱 花精力 花时间,下面做我一个瓜农(Farmers)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吃瓜例子来缓解一下养孩子的压力。
无意间的一次群聊引发了大家每年养娃的账单,来欣赏晓晓同学的账单。
学费)意外的是靓女的朋友中还有花340万的,当然我朋友中也有290万的。这些账单都是不含学费。靓女340万补课费的孩子在公立上学,而我那朋友在国际学校。
那么这些人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教育即竞争
大概很少有哪个时代的人会像当代人(尤其是城市中产)这么认同“教育即竞争”的观点。它是我们普通人日常话语体系在描述教育一词时所传递的主导意象。
其内涵是,教育是个人获得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个体要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不断地与对手竞争,获得竞争力。
围城就像感情围住了理智
生命在于折腾要不折腾自己,要不折腾孩子,有钱就多折腾,没钱就好好赚钱啦同学们。
孩子总会长大!不要让孩子长大后发现做父母的把他做富二代的钱都花学习上他(她)董事以后会疯的哈哈哈。。。
一首小诗送给各位同学
读书
风萧萧兮易水寒,要想上学先交钱。
一人百万不二价,带着二胎也算钱。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编辑:赵润琰 实习编辑:韩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