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千淘万漉虽辛苦 · 万紫千红总是春

来源:北京四中国际校区 2023-04-07 59个人阅读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千淘万漉虽辛苦 · 万紫千红总是春

2023届学生的升学结果尘埃落定,学校委托我先做一个宏观的梳理,后续校区还会有更加细致微观的复盘。

我选择了一些诗句来做小标题,因为这些诗句更能表达我内心微妙而又多元的感受。

01

千淘万漉虽辛苦 ·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千淘万漉”是淘金的过程,充满着辛苦与波折,可以用来比如整个升学的过程。但提到结果的美好,黄金便已不足以形容,而“万紫千红”则可以比拟。每个学生都在申请中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生命色彩,最终构成了美丽而多元的春天。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2023届共104名同学参加申请。

最终94名同学选择美国大学就读,4名同学选择进入英国大学;4名同学选择加拿大;1名同学日本方向;1名同学中国香港方向。其中美本方面,藤校加排名前十录取共17枚,前二十录取共32枚;62 %同学申请到了排名前30的学校,92%同学申请到排名前50的学校。英国方向G5共11枚录取。加拿大多伦多及麦吉尔大学的录取共29枚。

 从专业的层面来说,104名同学中,有5名同学申请艺术相关专业,其他同学的专业从一般的基础学科到兽医、古生物学,运动医学等相对小众的学科。多元的天赋,多元的专业,多元的人生之路,超越一般的框架,追逐适合各自特点的求学之路。

千淘万漉虽辛苦,万紫千红总是春。

02

何方化得身千亿 · 一枝一叶总关情

之所以在上面要做一个整体的梳理,是因为我在浏览很多申请结果的报道时,心中略感遗憾,因为那些报道其实只关系到了部分学生,还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被涉及。我能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没有重点。然而,在那一刻,有一句诗浮现在了我脑海中: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并不能显示我有多么高尚,这不过是一个教师的情感直觉。因为我们每天都会和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有真实的互动。

清人郑板桥在做潍县知县时写过一首诗,题在一幅名为《风竹图》的画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生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对于四中国际校区2023届而言,每个孩子只是整体的1/104,但是对于学生个体家庭而言,那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选择将温暖作为校区的核心价值之一,在国际校区小而旧的校园里,师生间的陪伴永远是最明亮的风景。

有些话想在此时表达:

104名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期,就眼前看,结果也自然有满意与不满意之分。但生命是一条长线,一切其实才刚刚开始。愿每个同学能够超越统计数据中的抽象数字,展示出自己活泼泼的灵魂,走向更加开阔的未来。每位同学都是行走的校旗,母校如同母亲,尽管很多时候彼此间也难免会有磕绊,但在关键的时刻,我们的第一选择永远会是接纳与包容。

诗人陆游痴迷梅花,所以他希望能够化身千万,在每株梅花前驻足:何方化得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是一个浪漫的梦想。然而对于教育而言,这似乎可以实现,因为精神可以复制。希望在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里,都能存有某些师长带给你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在你独行的日子里,这是一份陪伴,希望也是一份呵护。

何方化得身千亿,一枝一叶总关情。

03

春风得意马蹄疾 · 铁马秋风大散关

谈完整体,再谈谈我认为今年申请中的一些亮点。必须说,今年四中国际校区的申请在头部名校层面有着非常好的表现。下面列举部分录取: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千淘万漉虽辛苦 · 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很多人心中,四中人低调而佛系,其实我们并不抗拒谈大学的排名,也不避讳谈论学生优秀的申请结果。

但另一方面,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还有很多的内容。

我们还有理性与质朴,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大学申请中,并不是追逐简单的排名,而是更看重真正的匹配与契合。

我们追逐温暖与纯粹,坚持长期主义,有四中人一以贯之的情怀与担当。有了很好的申请结果,今日,当然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未来,如若祖国需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担当。家国天下,舍我其谁,这是四中人的价值追求。

4月3号的国旗下演讲中,高三的学长说:“自我意识只有在接触到其他自我意识的时候才能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辽阔的土地上不是只有‘我’孤身一个,而是有千万人在共同生存。”

对脚下土地的热爱所产生的驱动力会让一个“小我”成长为真正的“大我”,这是四中人的教育逻辑。

04

隔断红尘三十里 · 一片冰心在玉壶

 申请结果出来后,大家对四中的申请结果表示赞叹,同时也在追问背后的秘诀。其实哪有什么秘诀,那主要都是孩子个人的努力,家庭的付出,还有学校师长的陪伴以及引领。

当学生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稳定的动力,一切就都上了轨道,结果也自然而然,每个人都呈现出了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不过必须要提及的是四中孩子的纯粹,不是说他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他们能够与世俗红尘保持一定的距离,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和自我反思的勇气,这让他们可以部分地摆脱世间的纷纭,忠于自己的内心,去追寻自己的生命目标。

在四中国际校区的申请哲学中,勇敢地追逐真爱永远是被鼓励和尊重的,而曲线救国,相对忽略专业追逐高排名学校不是我们的选择。必须得承认,我们的申请策略与申请哲学的确定也受到了学生的影响。师生间永远是彼此成全。

分享两个小的故事。

在今年的申请中,我们有两位学生分别拿到了加州理工的工程专业的录取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专业的录取,加州理工在中国大陆区录取难度是所有学校之最,大陆地区总共3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影专业在全球也只录取15人。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份申请都要付出一定代价,加州理工的REA申请要求申请者放弃ED1和EA公立学校的机会,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申请者则放弃了申请这所学校其他专业的机会。从申请结果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做法充满风险,但因为学生的炽热与真诚,我们陪他们一起选择了这条充满艰辛的路,最终,他们的真诚与纯粹,当然也包括实力,打动了招生官,我们都很开心,用自己的方式成功是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境界。

3月31号,很多学校放榜那天,也是我们春游的日子,大家一早在学校边等车边查询结果,这是一个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场景。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个申请宾大受挫的同学给了另外一个同样申请宾大,但成功了的同学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同事王艳老师说,那是一个让她终生难忘的画面。我亦自叹弗如,更有诸多感慨:何德何能,能有如此温润得体的弟子。

05

相看两不厌 · 千里快哉风

今年申请中还有件值得一提的事,那就是藤校布朗录取了四中国际校区5名同学,真让人开心。

开心过后,和同事分析交流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基于以往和布朗大学招生官的交流以及对于这5名同学的了解,同事们给了这样的回答:

四中的气质在很多地方和布朗有相似之处,比如严谨的学术规范,比如小而精,追求博雅的教育等等。这5名同学身上有着在四中浸润出来的气质,所以受到布朗的青睐也在情理之中。

再者,一所藤校很少从一所高中录取很多学生,除非这些学生在具备共同文化标识的基础上依然能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有趣的灵魂。这说明,四中国际校区给予了每个学生自由的空间与充分的尊重。

当然,这只是我们自己的分析而已,或许只是自说自话,但我还是很开心。认真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事。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06

溪涧岂能留得住,梦回犹记少年心

 这两句诗送给104位学子。

唐宣宗李忱,未称帝前颇为清寒狼狈,混迹于寺庙之中,曾与一位禅师以瀑布为题,联句作诗(关于禅师具体是谁,有争议,但并不重要)。

禅师首先吟出两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朗声接道: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人的格局与气度终究是藏不住的。

宋代王铚诗中有云:雨滴梧桐河汉淡,梦回犹记少年心。我很喜欢这句诗,尤其是后半句。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无数次感慨于感动于学生的纯净。少年心,那是一种超越于阶层背景的独属于年轻人的力量与格局。

于是也集了个句子,是祝福,也是期待。希望所有学生们能够怀着自己年少时的初心,保有天真与好奇,爱自己,爱世界,简单纯粹地前行。

溪涧岂能留得住,梦回犹记少年心。

07

青山独归远 · 白云无尽时

最后,再集两句诗送给我们师长自己,来自于两首送别诗。

教育就是一场分离,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们陪伴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迎来送往,在他们最美好的年华。终究有一天,我们也会离席退场:青山独归远,白云无尽时。这大概是我们共同的结局。

这样散淡与清冷的格调并不意味着颓废与落寞,更不是要消解我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相反,是为了提醒我们:教育是关于时间的艺术,我们只陪孩子一段,而孩子要活一生。我们要在大时空中去界定我们教育行为的意义,我们要思考我们阶段性的陪伴之于更长远的人生的影响。切莫因眼前的绚烂而头脑发热,迷失在功利之中。

好了,梳理到此结束了,青山独归远,白云无尽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