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第1572篇
孩子这么小就寄宿了,TA会被照顾好吗?TA的成长,我是不是都无法参与了?TA能学好吗?缪荃宇同学的成长故事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缪荃宇开学第一天接受采访
视频中的小男孩叫缪荃宇,他在小学一年级寄宿生活的第一晚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问题是“开学第一周,你觉得会想爸爸妈妈几次?”寝室里几个年少无畏的小男孩回答说“0次”!而缪荃宇选择不告诉我们。
当时,我们以为小朋友仅仅是因为害羞,不好意思讲。但在之后的小半学期,缪荃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太多了,一口气讲不完。周末返校时的缪荃宇太难过了开学第一周太过兴奋,没来得及想念。
第二周开始,缪荃宇对爸妈的思念从周天去学校的车上开始,在校门口思念尤其浓烈,要挂在爸爸脖子上表达,然后一路落泪到当天晚上的宿舍里。缪妈妈说,孩子是整个年级都出了名的“小哭包”。
班主任李老师说,孩子哭声特别洪亮且有感染力,偶尔还能点燃寝室里其他同学对爸妈的思念之情,然后一起掉眼泪。
寄宿生活好难。缪妈妈回忆说,最疯狂的一次她和孩子爸爸动摇了,纠结还要不要让孩子继续住校?他们甚至找中介看好了学校附近的房子,打算让家里的老人过来陪读。
“李老师在电话里苦口婆心地劝我,让我千万别交房租!”缪妈妈至今都记得班主任当时跟她说的话,“老师跟我说,每个寄宿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荃宇只是花的时间长了些。
李老师让我们试着去相信孩子,也相信德普的老师。”在老师的劝说下,缪妈妈暂时按住了想要走读的念头。而李老师这边也在发力。抽空去抓拍缪荃宇在教室、寝室、CCA课堂上的样子,发给家长,这是李老师常做的一件事。
“首先要让家长安心”,李老师想通过抓拍的照片和视频告诉家长,孩子真实的情况是:在学校绝大数时间是快乐的,并且享受集体生活的
李老师抓拍的缪荃宇快乐的校园生活“荃宇的难过最容易发生在周末刚跟父母分开的时候,等他和室友、同学快乐相处时,他就顾不上想念爸爸妈妈了,难过就自愈了。”
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先给爸爸妈妈以信心,他们可能也是第一次经历孩子这么长时间没在身边,孩子一哭闹,他们也就自然跟着孩子一起慌乱。关注家长情绪的同时,李老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帮助缪荃宇适应寄宿生活。
让他参与班级工作,分散他的注意力。李老师开玩笑说,孩子每次哭鼻子的时候声音特别大,觉得他很适合担任班级里路队长的工作。于是每天的课间操时,就会看到缪荃宇站在队伍前很认真地给班级整队,哪里还是校门口哭红脸的样子?
担任路队长的缪荃宇的帅气背影缪荃宇参加值日工作校门口的学生值日工作,老师也把机会留给了缪荃宇同学。上一秒,“我在想念爸爸妈妈”;下一秒,“我沉迷于工作,他们空了再想”。
少先队入队仪式,缪荃宇代表整个一年级,向少先队辅导员报告入队人数。依然是个声音洪亮,自信满满的男孩。缪荃宇协作生活导师完成寝室点名
回到寝室,生活导师舒老师也把查寝的工作交给了缪荃宇。缪荃宇问,“回来刷牙了没有?”室友答,“刷了。”缪荃宇问,“洗手了没有?”室友答,“洗了。”……按照生活导师布置的查寝清单,逐条询问,做好记录。
缪荃宇同学回到寝室也好忙碌啊,没时间回味思念的忧伤了。缪荃宇的寄宿生活好“忙碌”,好充实啊!老师们希望能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让缪荃宇感受到,他是个勇敢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不会因为想念爸爸妈妈就选择哭鼻子!
入学第一天,缪荃宇和梁玉辉学长还有个瞬间想分享给大家。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四年级的学长梁玉辉学长作为志愿者,来到缪荃宇同学寝室,陪伴刚刚入学的“萌新们”。上学路上梁玉辉陪伴缪荃宇进校谁都没想到,短短的陪伴,竟让两个孩子变成了好朋友。
学长周日返校遇到正在难过的缪荃宇时,放缓了脚步,陪他一起进校。变得勇敢、独立,还收获了“忘年交”,缪荃宇的寄宿生活充满了惊喜与收获啊!经过德普老师、家长,还有学长场外助力,这学期开始,大家就感受到了缪荃宇身上发生的变化!
周日返校对他而言不再是困扰,他开始期待返校后和室友们的重聚,期待新一周的校园生活。略微有些失落的反而是荃宇爸爸。荃宇妈妈说,“孩子刚开始分离焦虑那两次,他哭,我和他爸也跟着哭。
现在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他爸爸每次目送他轻松进校门的背影,内心还有点感伤呢。”我们有时会听到家长反馈说,我不想让孩子住校,TA舍不得我们,不适应。但真实的情况是,类似缪荃宇这样分离焦虑格外明显的孩子属于特别少数的存在。
(所以缪妈妈才会说他“小哭包”的名号在整个年级特别出名。)而对孩子寄宿感到不适应的,有可能是家长自己。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缪荃宇同学的成长故事带给我们哪些思考?首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意识到分离焦虑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分离焦虑。这本身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之一。但很多家长选择严防死守般的“保护孩子”,牢牢抓住孩子,学不会放手,直到他们成年,甚至更久。
这其实才是当下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不给他们独立、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最终我们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无主见,以自我为中心的“巨婴”。
缪妈妈告诉我们,孩子从小身体比较弱,而她和孩子爸爸工作又比较忙,家里四个老人会更宠爱孩子一些。“家里老人都舍不得让他做家务。
到德普之前,孩子都没和老人分床睡过,他胆子会比较小。”开启寄宿生活之前,家长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小学的寄宿生活,开始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如果适当的放手,孩子自己可以变得更优秀。
如果没有缪妈妈上学期的坚持,缪荃宇变得勇敢、独立这件事可能还需要等待,而我们不知道这份等待的期限是多久。孩子们上CCA课了,李老师路过教室时,拍下了这一幕。孩子出门了,但教室里的桌椅整齐摆放着,天热换下的校服外套被孩子们统一搭在椅背上。
李老师说“有点儿壮观”,说他觉得“欣慰”。而班上林同学的妈妈说,孩子现在在外面吃饭也要把衣服像这样挂着。
起立时,随手将凳子推进桌子下面;朗诵餐前感恩词;外出研学时,自觉整理书包……这是德普一年级小学生寄宿一学年不到,在不经意间展现出的素养。
德普想要通过寄宿生活努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独立判断、独立抉择的能力,以适应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而这对于孩子、家长、学校来说都是件“难,能,可贵”的事。但透过缪荃宇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可能。
缪妈妈在采访末尾反复提及,感谢孩子的正副班主任老师、英文老师、生活导师……是他们的努力,让她有机会看到变得更加优秀的缪荃宇。我们也想感谢缪荃宇家长当时的信任与支持,送孩子寄宿从不意味着你们退出了孩子的成长。
因为你们有老师从一线发来的“照片直播”,有周末回家孩子与你们的畅所欲言,孩子的学习、生活、好友,你们一个都没错过。
所以缪爸爸不要失落,缪荃宇正在变成你期望的男子汉,你也要勇敢哟!缪爸爸在预览今天的稿子时,又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