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线据调查人在自信的情况下,可以把潜力发挥到200%,而对于没有自信的人,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30%,因此可以看出自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信培养的关键阶段是6-12岁,此时的孩子如果在学校中的学业或人际困难会导致自卑感。
在日常接触,以及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外国的孩子更爱笑没更会笑,不论是面对陌生人还是家长同学老师。而在这笑容是来源于他们内心的自信。很多孩子在经历出国留学之后,回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小编的高中同学M,在留学归来后,已经不再是当年不敢和别人直视的班级小透明,他在与人交谈眼里的那份自信从容令人羡慕。
众所周知,国外名校申请不仅仅是要看成绩,个人经历等,与国内高考不同,名校大多需要面试。而自信是学校选择学生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自信的学生会更让人认为他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学生。欧美的各大名校在设计教育理念的时候,也将自信作为必不可少的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那么自信究竟为为何频频得到国际教育的青睐呢?研究发现
自信心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强。自信心高的学生,有着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集体表现为:其有更高的自觉性、更强的自制力和延迟满足能力。这就意味着,信心的人更自律。而自律是一个人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之后成功的关键。
自信心越高,心理健康程度越高
自信的学生,有着更少的心理问题和躯体症状,心理健康程度更高。对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每个人的心理健康都尤为值得关注。心理健康往往比身体健康对人的影响更大。而自信的人往往可以避免心理问题,这就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自信心越高,成人后社会适应越好
新西兰的一项追踪研究(5-16岁的儿童青少年)显示,拥有积极自我评价个体在成年后(26岁左右)社会适应状况更好。而我们的家长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嘛。
对比我们的孩子与接受过国外的孩子或是国际教育的孩子,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而造成国内公立学校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是:
学习选择较少,小学阶段的孩子主科仅为数语外,音乐美术体育常常会被主课所占据,很难满足全部孩子的兴趣,根据加德纳多元只能理论,每个人擅长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很多孩子无法在学校课堂中找到自信。
以应试教育为主,学习的目的百分之八十为考试,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大多无法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一些学生会产生我学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造成对解决日常问题缺乏自信。
考试竞争压力大 我们都知道第一名只有一个,对于机械化的考试往往不仅要求知识掌握,也包括应试技巧,考试心态等多方面影响着考试结果。因此,有一些不擅长考试的学生在长期以分数论英雄的情况下,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更严重的会产生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