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过后如何提升孩子能力?“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部分家长比以往还要焦虑。随着大批教育培训机构的关停,再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不透明和作业量大幅减少。绝大部分家长都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焦虑,面对空余时间大幅增加的孩子们,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更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利用假期让孩子持续提升。
在过去,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都掌握在教育机构手中,而如今这个“方向盘”猛然回到家长手里,让一大批家长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既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假期实现孩子能力的提高,也不知道如何让孩子不把心玩得太散。所谓“神兽出笼,家长忧愁”,也正是源于此。
然而对于一些有远见的家长来说。第一个“双减”假期的却意味着一个全面提升孩子素质的绝好教育机会。
01 有远见的家长都在忙什么:兴趣拓宽
80后的家长小时候都在推钢丝、跳皮筋,90后的家长小时候都在挖坑弹玻璃球。而到了00后乃至10后的孩子,很多家长无奈地发现这些孩子闲下来仿佛和手机长在了一起。
游戏可以是兴趣,但想要让游戏成为孩子们的主要兴趣活动,有天赋的人还是太少。因此给予一个孩子充足的兴趣培养空间就变得至关重要。
英国教育学家Lyn Fry曾表示:“如果家长在寒假为孩子安排了太多的事情,那么孩子永远学不会给自己找事情做。”
事实上,很多有远见的家长也致力于让寒假变成培养孩子兴趣的培养基。无论是乐高也好,读书也罢,家长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们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而恰恰是让他们闲下来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奥运冠军谷爱凌的妈妈即便身为滑雪教练也并没有强迫谷爱凌学习滑雪,而是带着她到滑雪场玩,让她自己培养出兴趣。这种非刻意的,而是让孩子自己做主,自由选择的态度恰好符合孩子好奇的天性。通过好奇培养出的兴趣可以让孩子产生内驱力,从而增强自我学习性和自律性,这样的兴趣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关键道路。
02 有远见的家长都在忙什么:培养孩子自我思考能力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已经见过太多随波逐流的人,他们面对观点很难思辨,而是采取一种听之任之,事不关己的态度。他们遇到任务往往只会呆板的执行,而不会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很难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说到底,这类人缺少的正是自我思考的能力,即“决定自己要做什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幼年时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因此,很多有远见的家长不会逼迫孩子去做什么。而是给他们留下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要做什么。
如果孩子真的没有主见,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进行一些“非结构化”的活动。相对于固定规则的活动(如下棋、篮球等),非结构活动更主张让孩子主导,比如没有目的的散步、玩沙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同自己的“内在”相处,在了解世界的同时设定自己的目标、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为未来培养出思辨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未来人生中的关键抉择中铺就套路。
这点也许短期内并不会立刻见效,但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长远投资。
03 有远见的家长都在忙什么:培养亲子关系
有哪个家长不羡慕广告片中的那一句“妈妈,洗脚”?可又有多少家长真正做到了在寒假中“多陪陪孩子”?
一个在孤单和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你又有多少把握在未来能够和孩子互相依靠?而如今“双减”寒假的来临,恰恰给了父母一个与孩子沟通感情的绝好机会。
这不仅是陪孩子玩闹,更多的是了解孩子成长内心中的迷茫与困惑,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业、交际关系处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积极的处理方式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让孩子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事半功倍。
对孩子多点耐心,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回报给你的东西将是无法计量的。
04 总结:抓住“双减”政策的本质看问题
双减政策本质上并不是让孩子在假期“大玩特玩”。而是国家为了鼓励素质教育而推出的一种积极举措。事实上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考试中对于学生素质的综合考察占比将大幅度上升。
以体育为例,各大省市近年来都在不断上调体育考试占比的分数,2020年云南省将体育分数上调到100分,而政治、历史、生物这些科目都只占到了30-40分的一个低阈值。同理,河南省也宣布将进一步提高体育占比分数,从2021年的70分上调到2024年的100分,与语数外这样的文化大课相提并论。
不只是体育,如今素质教育的春风已经由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逐渐吹到全国各地,未来的考试考核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文化课分数,延续几千年的“科考制”学习或将被素质教育淘汰,而“双减”政策则是其中最明显的信号之一。
所以这个寒假对于家长们来说其实要做得比以往还要多,从甩手掌柜到全面辅导孩子发展的多面手,实际上家长又再一次被拉回了竞争的起跑线上。未来家长之间综合素质较量,恐怕也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