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庄思爽:
“勤奋、刻苦、努力、自律”是我对小谭同学的印象,这是一个有着坚韧心志的女孩。她也会在考得不好时感到迷茫,但却从来不会放弃。如她所说,这可能是一段平凡的高中生活,但每一位不凡的深中人将它变得熠熠生辉。高三一年,我见证了小谭同学的不屈与成长。遇到难题,没有关系,整理思路,再来一遍;遇到挫折,没有关系,静下心来,重新出发;不开心了,也没问题,顶多郁闷一场,然后将烦恼抛诸脑后。小谭同学身上有一股坚韧的劲儿,我相信,就凭这股坚韧劲儿,她就能闯出自己的一条康庄大道。祝愿小谭的未来星光璀璨,繁花似锦。
最开始接触深中是因为卓越成长交流营,学长学姐的分享让我心向往之,我知道那是与初中三年截然不同的生活。后来通过了自招,在中考前就踏入了这所深圳最好的中学,所有人都觉得我应该很开心,但其实我挺茫然的。我开始思考,这里适不适合我,我又该如何在这所全深圳学生的梦校中自处。但随着我对深中的了解加深,我越来越适应新的生活,也越来越理解为什么深中是所有深圳学生的梦校了。
深中的文化传统,自然少不了社团生活。参与几项大型活动,负责联络外交,组织开展招新……当时的我并不为之惊奇,因为这是每一个深中人不会缺少的一部分。但当在大学里面试类似社团时,自我介绍时插一句“曾在高中加入义工联,参与组织部分活动”便能让面试官投来惊讶的目光。
除了朋辈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激荡,深中的老师也向我们展现了独属于深中人的魅力。
海克劳德用“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教会我们生活烟火,告诉我们不必死于日常;萍姐的有趣有才,在轻松的氛围中引我们入数学门的同时教会了我们许多生活哲理;阿爽清醒而强大的内心,像是一座灯塔,给了我们学习上的指引,也让我们重拾再来一次的勇气;强哥的“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重要的事情看淡”一度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给考试失利的我们带来慰藉;阿裴时而是亲切师长,在晚自习时对学习吃力的同学的谆谆教诲,似春风化雨渗入心头,时而又像是好朋友,为我们讲述未名湖的往事……啊,还有在西校的最后一天,有年轻的战场,有漫天的纸飞机,钟级给了我们恣意放飞的机会,也用一句“不要增加保洁阿姨的负担”教会我们自由唯有关在自律的笼子里才会熠熠生辉。
作为最后一届“归西人”(“西”指深中以前的西校区,深中人把高三打趣地称为“归西”),总归是有一些特殊的,我们拥有最长的寒假与最短的暑假,以及延期一个月的高考。直到7月份尘埃落定时,遗憾、怅然、轻松等情绪一时间交错涌来,高三生活才最终画上了句点。
高三的生活,比起高一高二,确实可以用枯燥来形容。一遍遍地过错题、背重点,一次次地从作业和考试中汲取材料编织知识网。而一轮复习往后的学习,甚至不能算是复习了,用重复来形容反而更加确切。重复中穿插着小考和大考,也穿插着课间的嬉笑与打闹。
在那时,晚自习前一段不想重复的时光,我用来和同学思维碰撞,从未来规划到考后调节,可以说是畅聊。这是难得的把自己从压抑的学习中解放片刻的时间,也是给过热的cpu降温,以期它能投入新一轮工作的时间。
遇到深中是青春里最美好的事情。有的人一直在怀念的那三年,或许只是平平无奇的三年。无论每年的成绩单有多少个清北,有多么的完美,大多数的深中人都将平凡当作生活的日常,平凡与遗憾似乎是大多数人的底色。《我与深圳中学的一千零一个日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好像我在深中这个集体里只留下了淡淡的一笔,但深中在我的世界里却洒下了浓墨与重彩。”好像确实如此,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是光环之外的人。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比国内大多数的高中生幸运得多。在深中的这三年,让我坚信: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或许途中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进入这里,收获的远比我想象得多。因为深中,让这原本可能平凡且呆板的三年,变得赏心悦目、光彩照人。
无论精彩或是遗憾,三年终究结束了。毕业季,风乍起,我们也该奋楫笃行,踏入新的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