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来源:K12谈 2020-06-04 59个人阅读

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欢迎关注K12谈发现教育更多精彩


K12谈 

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戚老师上篇《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上)》,收到很多同行老师们的热情肯定及支持,在此一并谢过,今天下篇继续开聊。努力求新知,很好,但对于之前学过的东西,重复领悟,并付诸文字,何尝不是一次更深入的学习?

戚老师的文字,有着绝对深刻的感悟及反思。这几个月,你听过多少课,又收获多少?如有可能,也欢迎你来稿(后台留言),让我们以更多的可能“遇见”彼此,听听你的故事。


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作者简介】

:

Vicky Qi 戚老师,10年+教龄,中文系本科毕业,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澳大利亚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教育学硕士,IBDP 语言与文学考官,现任澳门国际学校PreK-G12中文科主任。



正文  Vicky Qi 戚老师 | 编辑  龚琴(Helen) 


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三、 《躬行实践——概念驱动课程设计与实践之诗歌、戏剧篇》

主讲人:张樱、杨敏    点评:彭振

虞山书苑推出的系列讲座之一  5月20日 



我在想,这个讲座之所以叫“躬行实践”,因为它是一线教学与前沿教育理论研究的相互融合及相互促进,是UWC虞山书苑所推广的“以研促教,以教带研”一个很好的范例。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无论是主持人、讲者,还是点评人,都充满了热情,极具感染力。


在之前的讲座中,苏媛老师老师为学生提供的脚手架是具体能力训练的脚手架,张樱老师的分享其实也是一种“脚手架”,旨在探索IB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贯通、学科内部概念与学科知识及课程方方面面的贯通。


国际学校的老师们可能都有面对学生背景和水平极具多样化的“切肤之痛”(痛并快乐着),我们可以看出,张樱老师展示的课程设计能够很好地照顾到混合班的不同学生的需要。 


张樱老师分析认为,七个概念贯穿在文本创作的原则、内涵、目的和功能的方方面面,在所有的文本中都可能出现。因此,老师在备课时也许会发现,无论怎样将概念和四种文体搭配,都具有非常多的可能性,然而如何找到最能让学生清晰理解的课程组合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这不正是“以学生为主体student-centered”的考量吗?


两位老师的教学研究可以概括如下:首先从新大纲规定的诗歌、戏剧、虚构和非虚构四种文体中抽取出共有的概念“创造力、文化、交流”,然后尝试以这三个概念为驱动来分别进行诗歌和戏剧的教学,最后比较看看学生从诗歌中学习中获得的概念性理解是否能够迁移到戏剧及其他文体的学习中去。--非常有趣的教学实践,虽然对于听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些“烧脑”。

概念也是有层次建构的,比如,创造力→诗歌→意象。贯穿整个语言A课程的七大核心课程概念,可以具体体现在四大文学体裁各自特有的学科概念中,如“意象”、“音乐性”、“人物形象”、“场景”等等。而这些具体的学科内概念本身又可能互相交叉,比如,“意象”这一概念,不仅仅普遍贯穿在诗歌的学习中,在戏剧、小说(虚构文学)也有出现。如果学生在诗歌中掌握了“意象”这一学科概念,那么这种理解就有可能迁移到其他文学体裁和作品的学习中。


“意”指人的内心思想、意念、情感。“象”是形象、样子的意思,指物体展现出来的外在形式、样貌。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指作品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艺术形象。(摘自《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 中文A课程文学术语手册》第6页,董宁编著,香港三联出版社)


张樱老师讲到,诗人如何选择“象”,选择哪一个“象”,甚至选择同一个“象”的不同方面,都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从而造成不同的意象美;而读者的关注点不同,也有可能会误读“意象”。作为涉世未深、人生阅历不足的高中生来说,如何准确深入地理解“意象”,的确是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的。

相信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可能会给学生这样的一个“意象”列表:梧桐、芭蕉、流水、芳草——表达忧愁、悲哀,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杨柳、长亭、酒——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寄托离别后的思念;浮云、浮萍——表达身世飘忽不定,四处漂流,等等。


这样其实也是不错的,然而我们如何能确保学生们真正理解意象的内涵及使用情境,并能够将这种理解迁移到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文学体裁的文本中?张樱老师给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法:


“假如我是一棵树”活动,让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意”和“象”的结合:学生自己画“假如我是一棵树”,然后互相交换,解读别人的图画,去感知画作者想要通过“树”表达的意义和情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既是“作者”(画树),创造“文本”(画),也是读者(解读别人的画),通过细致观察与“象”相关的一系列因素、了解创作者所处的语境来正确解读文本和作者。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深入理解并感受“意象”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体现作者的创造力。


这个活动,在评论区收获了大量的赞,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茅塞顿开的感受吧!

后续杨敏老师的分享中,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她在课堂上对学生讨论的鼓励和促进,比如圆桌会议,选取戏剧人物中的某个人物角度进行质疑和讨论,并把文本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中来发现戏剧中人物发生矛盾关系的原因。


老师不去明确给出“概念”或主导学生的讨论,而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汇总和升华,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性理解。


——非常认同两位讲者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有机会体验,有机会换位思考,才能够形成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并将之迁移。


彭振老师的点评也称得上是另一个精彩小型讲座了!他提到了PYP纲领文件中对于概念的解读会对DP阶段有所启发,并对DP和PYP的“概念”做了一些对比和联系:DP语言A的七大核心概念,对应PYP中的“重要概念key concepts”;DP语言A中的学科内概念,对应PYP的“相关概念 related concepts”,这样的观点,虽未得到IB官方明确认定,但是不无道理。


下图截取自PYP unit planner官方模板1(《PYP Planners》)的一部分。

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PYP Planners https://resources.ibo.org/pyp/subject-group/Teacher-support-materials/works/pyp_11162-51665?lang=en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假设我们以某一文学体裁或文学作品为一个探究单元,那么这个探究单元中的“相关概念related concepts”,不正是这一文体内和这部文学作品涉及到的概念,比如,诗歌的意象、戏剧的场景设置、小说的情节等等吗?(当然PYP阶段的语言科目探究必是跨学科单元探究的一部分,不大会单纯探究某一文体,毕竟,PYP是transdisplinary, 而DP才是disciplinary,这里只是类比一下,如有误解,欢迎指正。)


作为最先从PYP教师角色进入IB领域后来转到DP阶段的“过来人”,个人认为PYP对concept driven的理解和推行做到了极致(当然另一个方面,由此带来的操作层面的束缚也使得PYP课程受到一些诟病)。


从这些年IB新大纲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出,很显然IB越来越倾向于纠正PYP, MYP和DP之间的错位,力求整个课程连续体(continuum)达到完美的衔接


如果有老师老师想要更深入了解PYP,先推荐下面这几本必读文件,在My IB中都有下载。

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Making the PYP Happen: A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primary education,中文版本《小学项目的实施:国际初等教育课程框架》


PYP Language Scope and Sequence (没有中文版) 


五月份讲座密集,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秀讲座无法在这里一一总结。


总的来说,除了在教学方面为大家带来的无私分享和启发,我更看重的是每一位讲者所具有的专业精神和热情,以及身上闪烁着的“IB终身学习者”的光芒。


就此,我个人有两点重要心得:


1.前辈老师们通过言传身教向我们展示了IB老师的形象:坐而能言(教育研究),起而能行(课堂实践),也就是李萍老师所提出的“以研带教,以教促研”。

虽然这是不容易实现的完美形象,但是借助不断的学习,我们总是可以离“完美”形象更近一些。


2.如果我们回头看看这些讲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或实践贯穿其中,也恰恰是李萍老师在5月23日的另一场讲座中明确强调的:如果教一个课程,对于这个课程的大纲和重要文件,老师们就必须要反复地、踏实地研读。


老师们不妨对照着来做如下的自我反思:对于我们在教的课程,无论是语言A、语言B,亦或是知识论或其他任何课程,我们有没有把这个课程中重要的必读文件全部通读甚至中英文对照反复研读?


在IB教师群中提出一个问题之前,我们有没有自己先在课纲文件中寻找过答案?当我们在IB教师群中求助想要直接拿到某一个IB课程文件之前,有没有先进入My IB去看看自己能不能下载得到?


疫情自初起至今,我对“知识爆炸”这个词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动体验。相信很多老师跟我一样,在过去的几个月手机不离手,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优秀的讲座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接收者的研究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也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筛选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并研究参与途径、熟悉各种播放平台的使用方法、在Google Calendar设置时间表和提醒,调整作息时间聆听不同时区的讲座,从各个讲座中汲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理和思考,到最后将所学应用到教学中,这不都是IB学习者(包括老师和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吗?


最后的最后,推荐一本书,契机来自于我们12年级高级班非IB学生近两个月的一个学习活动: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跟着设定的时间线进行阅读、分享和报告。看到学生们自己填报的书单后,有几本让我颇为惊喜,毕淑敏的《花冠病毒》就是其中一本。

读者来信-五月IB DP中文A公益课讲座超详细笔记+感受汇总(下)

该书最早出版于2012年,是医生出身的作家毕淑敏在亲历非典一线后沉淀8年方才动笔写就的一部小说。此次新冠疫情的契机下,出版社进行了再版,书中还还贴心夹了一封毕淑敏的亲笔信以飨读者。


毕淑敏自己把这本小说界定为“科幻小说”,一个原因我猜想可能是出于医学工作者的严谨,不想读者被里面的一些关于医药的细节误导,一方面,多多少少是因为书中大量的事件记述,非常巧合地映射了前不久疫情中的社会百态。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我相信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必将多次交锋,谁胜谁负,尙是未知之数”,因此也被一些媒体奉为“预言式”的小说。


我在想,最近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被大量研读,我们自己的《花冠病毒》却鲜少被提及。如果两者对比,是不是也是一个完美的互文案例呢?由于书还没有阅读完,这里不多做阐释和评论。有兴趣的老师们可以读一读,跟学生们一起学习成长,真的是非常受益的体验。


最后,模仿一下最近流行的“前浪后浪”语体作为结语:


行业大咖们谦逊地将自己称为“前浪”并勉励年轻老师们踏实阅读、积极向学、“教”“研”并重,无数优秀的“前浪”们都还在一线保持着永不磨灭的学习热情,作为“后浪”(八零后仍在不断学习中的我也自觉把自己归为“后浪”),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翻涌”呢? ‍


参考资料:

The IB Diploma Programme Final Statistical Bulletin, May 2019 Examination SessionThe IB Diploma Programme Final Statistical Bulletin, November 2019 Examination SessionPYP planner https://resources.ibo.org/pyp/subject-group/Teacher-support-materials/works/pyp_11162-51665?la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