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后,以陈毅市长为首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上海进行了接管和治理,上海的时局逐渐趋于稳定,市民生活也基本恢复常态,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很大的改进与增长。
据统计,到1949年底,上海市主要工业行业的用电量比解放前增长80.6%,织布、面粉、榨油、造纸、橡胶、机械行业的用电量分别增长一至三倍,开工率有明显提高。全市纱厂运转率在80%以上,染织、毛纺、制革、自行车等轻纺工业开工率均在95%左右,钢铁、机工业的开工率均在86%以上。新社会制度下的上海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不甘心失败,仰仗美国人的支持,将封锁上海作为“1949年5月到1950年5月最重大的任务”。
由于当时解放军的整体防空力量还比较薄弱,蒋介石不仅利用海上力量优势对大陆沿海口岸实行军事封锁,还经常从台湾和舟山基地派出轰炸机对上海进行轰炸破坏。
据统计,从1949年6月4日到1950年5月11日,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空袭多达57次,共造成上海市民1049人死亡,7人失踪,受伤和致残2100余人,炸毁民房3200余间。
特别是1950年2月6日12时25分至13时53分,国民党空军出动以美制B-24、B-25等14架轰炸机为主体的混合机群,一个多小时内分四批空袭上海,以电厂为主要目标进行轮番轰炸,上海市所有发电厂全部遭轰炸,主力电厂杨树浦发电厂的发电设备三分之二被损坏,全厂不能发电,全市工厂大都被迫停产。全市被炸死亡542人,炸伤836人,失踪5人,1 000余间民房被毁,受灾居民达5万多人。
空袭后,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进行全市紧急动员,开展反轰炸斗争。
7日,陈毅亲自前往杨树浦发电厂慰问、动员,经过电厂职工连续奋战和全市各方大力支援,仅用42个小时就恢复部分发电,然而上海的工业生产和市民的正常生活仍然受到了较大影响,造成经济损失达500万美元。
同时,由于潜伏特务的地面破坏和指引,新的轰炸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恐美病”在社会上蔓延,给社会经济秩序、工业生产以及市民生活都造成相当大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国民党的计谋得逞,必定会动摇上海市民对新生的人民政权的信心。
然而,人民军队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点困难算啥?国党军对上海的大轰炸,炸不垮新生的红色政权。2月12日,上海各界举行“反对美蒋轰炸,追悼死难同胞大会”。
陈毅在会上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他回顾了上海解放以来八个月的经历,认为“敌人的封锁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的,而我们有了相当成就”。陈毅表示,“深具革命传统的上海人民,依靠我们的革命团结,努力做各种克服轰炸的准备,一定能在美蒋轰炸中经得起考验,一定会更勇敢地站立起来”。
陈毅市长的讲话使上海市民受到极大的鼓舞,认识到国民党军飞机轰炸电厂是在做垂死挣扎。并表示,我们广大上海市民一定要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实际困难。宋庆龄曾经在写给朋友的信里讲道:“人们不能每天洗澡,供水受到了威胁,因此每家每户都要挖一口井。我们都点上菜油灯和煤油灯。”
上海的新闻媒体也表现得同仇敌忾。除了舆论宣传方面的工作之外,上海市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应急措施,全上海党政军与各阶层人士一道努力做救护、灭火和修复工作。发电厂、造船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煤气厂等重要企业都组织了武装纠察队,持枪跟解放军一起保护工厂。
为了反对国民党军的轰炸以及敌特的破坏,除了军事上邀请苏联防空部队来上海协防外,上海市人民政府还依靠人民群众采取了各种有效办法。1950年11月,市军管会发布命令,决定组织“上海人民冬防会”,各区组织冬防办事处,将上海里弄居民更大规模地组织和发动起来。
共建立了以“防特、防匪、防盗、防火”为任务的冬防服务队2020个,参加冬防队人员占全市里弄人口的67%。另外,还有结合各种政治运动和应大政方针之需而设立的里弄分支机构,如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委员会、爱国储蓄推进委员会、肃反委员会、中苏友好协会等组织的里弄支会。
里弄居民自发成立的处理居民生活、福利等问题的组织,于1951年最终发展成为里弄居民委员会。这是上海首创的一种居民自治形式。至此,居委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里弄中设立的新的基层组织,以软着陆的方式取代了原先沿用很长时期的“保甲制”。
反轰炸的胜利,使得上海以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将自身所具有的向心力强、凝聚力大、快速高效的特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新中国以及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