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湾外国语学校有自己的气象站啦!在第63个世界气象日前夕湾外举行了地理生物学科融合活动暨SIA校园气象站揭牌仪式介此,湾外成为吴江区民办学校中第一所拥有自动气象站的学校。
气象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刘海英、预警中心副主任潘哲、吴江区生物学科教研员李伟根、吴江区地理学科教研员孙海平、副总校长罗天涛、初中部校长董劲、各学科教研组组长以及吴江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们,与苏州湾外国语学校七八年级的学生们一起,见证了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的落成。
活动现场湾外以学科融合的方式走近气象这一宏大的主题专家犀利的点评精彩纷呈的讲座酣畅淋漓的知识竞答擂台赛学生们通过多样的活动享受了一场生物、气象与地理的融合知识盛宴
01气象站落成,为科学探究奠定坚实基础
苏州湾外国语学校六要素自动气象站(Six elements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由吴江区气象局捐赠,对环境温度、气压、环境湿度、风向、风速、降雨量这6类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可为监测校园小环境提供数据支持。它的落成标志着苏州湾外国语学校与吴江气象局共建的SIA气象科普与地理实践基地正式落成。
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与水循环相互影响,在生生不息的动态循环中,万物得以滋养,人类社会得以繁衍生息。这看上去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其实与我们每个个体的生活环境、生命质量、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为加强校馆合作,苏州湾外国语学校特聘吴江区气象局潘哲老师担任初中部气象社特约指导教师,吴江区气象局特聘苏州湾外国语学校地理组教师为气象科普特约讲解员。
02地理学科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感悟
气象站的落成为社团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气象社和天文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兵分几路,在校园进行实地考察。从水体,树木,土壤,建筑物遮挡对观测的影响,以及校园环境美观度等几方面对选址和布局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同学们对气象站选址和布局的见解各有不同,潘哲老师和李珈汶老师对学生们的想法是否合理作出了点评,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仪器的使用令变幻莫测的气象有迹可循,气象仪器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潘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气象仪器简史》微讲座,介绍了古代、近代、现代不同阶段使用的不同气象监测仪器,同时带领同学们畅想了未来气象监测仪器的发展。
03一场擂台赛,生物与气象知识的较量
本次学科融合活动,除了精彩纷呈的专业知识讲座外,还有一场生物与气象的知识擂台赛等着同学们。
本次擂台赛共有8支参赛队伍,每组4人,分攻守两方进行擂台赛。比赛分问答环节和抢答环节,比赛结束守擂成功的队伍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比赛开始后,报告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场上参赛选手们“打得火热”,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被抛出,选手们争分夺秒地作答,分毫的犹豫都能让全场都揪起心弦。选手们迅捷的反应和充足的知识储备让台下的观众连连惊呼。
一场酣畅淋漓的擂台赛落幕,由八(6、7)班的张向杰、张佑杰 ,七(1)班的周耀宇、陈延熙组成的 8号战队【湾外霜结棍队】获取了最终的胜利。
吴江区生物学科教研员李伟根老师为本次擂台赛的冠军战队颁奖
副总校长罗天涛、初中部校长董劲为同学们颁发“气象与生物知识竞赛拼搏奖”
气象局刘海英副局长、潘哲主任为参与气象站选址的优秀组员颁发地理方向奖章
去年,5位同学在地理组老师们和气象局潘哲老师的带领下,走访了八坼的田间地头,撰写的《24节气与农业地理》调研报告,在苏州市跨学科融合创新作业评比中获市一等奖。近日证书抵达,吴江区地理学科教研员孙海平老师为王泽灏、王子妍、周涵、马亦郗、屠淇宥同学颁发了证书。
吴江区地理学科教研员孙海平老师为在苏州市跨学科融合创新作业评比中获市一等奖的学生颁发证书
SIA校园气象站的落成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苏州湾外国语学校学科建设走上了校馆共建的快速路。相信学科组会抓住契机,以气象为切入点,认认真真上好科普课程,跨学科整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扎扎实实开展好社团活动,培养一批“气象小专家”,争取早日建成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罗天涛校长寄语:愿你们搭承学校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平台,深入探究科学真理,丰满理想羽翼,志存高远,心系未来!